人居环境构型的生态审美特征研究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9 10:10 热度:

  【摘要】从建筑地理的人与自然的整体思维出发,阐述了人居环境构型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化、现代化、理性化,建立系统的生态观,进而从自然生态审美与和谐化生存、多样一体与生态审美建构、“众生”与生命美感体悟、自然物象图腾与审美象征活动、“荒野”美学与“如画”美学转换的景观创制等方面研究了人居环境构型的生态审美特征,为进一步广泛探索建筑地理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审美;构型;特征;整体思维
  1引言
  由于建筑地理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交互感应,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虽然往往有失粗略,却不乏天才直觉,很早就能引出堪舆当代诸如生物圈或生态学等综合性、系统性科学的理论相契合的真知灼见。例如,建筑地理之注重“水”、“风”、“土”、“气”,种种有关论述,以至其模式化的表达形式,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以及一些重要概念或理论的模式表达相比较,就往往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本为从建筑地理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即是以自然为本,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审美特征。
  2人居环境构型的发展
  时展了,人类追求美好居住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了,特别是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理当切实尊重环境,顺应生态,追求营造理想的生存空间,并架构一种新的顺意心理环境。如果再能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知识加以引导,也许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推动和发展。关于人类居住心理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是仅凭量化分析就可以完成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古老东方思想中整体的方法,将“环境”、“建筑”、“人”三个相对独立元素分别予以研究后,加以整合重组,形成关联,有机统一;发挥传统建筑地理评价系统中模糊性的特点,在科学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模糊学、非量化的研究理念,从社会潜意识、深层心理因素、民俗学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评价学。新时代对建筑地理精髓发展的要求必须是科学化、现代化、理性化,建立系统的生态观。这种发展观需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既尊重历史又对当今现实有更强的适应性。
  3人居环境构型的生态审美特征
  3.1自然生态审美与和谐化生存
  之所以这样说,是要指明建筑地理理论中对自然生态的理解、融入及利用,不同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审美体验,也不是像艺术审美活动那样在自然物象中构建精神人格品质,而是在融入及利用自然生态的整体与系统形式,为人的生存活动服务。之所以说它存有审美的因素,原因有三:其一,它“顺化”自然生态的系统和谐结构。不论它融入及利用的哪一种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不是进行独体化的融入,而是整体系统的,是多样和谐的,对自然生态的这种和谐体认,成为建筑地理中的审美现象的客观基础。其二,它“合化”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生命结构体。建筑地理的人文生态现象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对生存论的建构,对本体论的体认,所涉及的地理学、心理学、艺术学、地质学、规划学、气象学、景观学等等,都是在“合化”中溶解了自然生态现象,使之成为一体化的和谐性的建构,成为生态审美的逻辑结构。其三,它从人的和谐化生存中“生化”了自然生态的生命感悟。这不仅是自然生态转换为生命化的结构存在,而且也转换为人生命体验的指示物,所以,所有的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不只是促合生命的活动,其本身都可以成为生命现象的象征体,或者直接就是对生命的理解,成为生态审美化的指示物。
  3.2多样一体与生态审美建构
  在万物中,不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自然现象,都在“气”的贯通中化为生命化的存在物。当自然现象和自然物成为命运关注物时,化为生命结构体时,当其与有机的、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合化”后,当这多样的生命体与人的生命存在“合化”后,就必须同体化成为生命活动的体统结构。这多样化的生命系统,相互间进行着物流与能流的互换,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从而转换为和谐的生命机能,成为审美化的生态系统。诸如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设置等,其择地、方位、布局等都必然要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形成协调的关系,创生系统审美化的道与人、人与人的和谐。
  3.3“众生”与生命美感体悟
  对于多样化的生命结构,我们可以称为是“众生”或“公众”,“众生”的自由与和谐,就是在建筑环境中人们进行的美感体验。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自由与和谐,从其理论形态的建构,记忆方法的运用,以及现实的操作层面,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理想形态。要深层次地进行这种美感体验,必然需要“众生”参与,在我们所认同的诸多的生命体中不论是有机无机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必须参与其中,这似乎是缺少哪种生命体,这种“吉”的审美元素都会成为有缺憾的,或者是难以实现的。对“上吉”境界的创建作为和谐自由化生存的体认,足可以促成生态审美化的体悟。
  3.4自然物象图腾与审美象征活动
  面对自然环境,建筑地理学要追寻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象征意蕴,探求自然生态现象何以对人类的生存起作用,以及人的生存活动对环境的存在有何作用(图2-3)。
                                                               tb.jpg
                                                                                    图2-3“四相”图腾图
  依照建筑地理传统宇宙观,以天上星象分的东西南北四方宿名而名之,以徵其方位。例如《地理人子须知》:“《曲礼》注云: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然则地理以前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别四方之山,非谓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因建筑地理追求南向为正,则东西南北与左右前后之一致;但又因有非正向者而习以四兽称之,则不论东西南北只言前后左其意象,除前后引论《青囊海角经》,尚如《葬经翼》:“以其护卫区穴,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武垂头”、“朱雀翔午”。言简意赅,生动说明了砂山对于良好生态与景观及心理感受,即对于环境质量完美,作用是相当大的。砂山居于来龙或主山之前,互成对景而照应者,其“近而小者,案也;远而高者,朝山也”,也是以格局而论。要求“近案贵于有情”,“但端正圆巧,秀媚光彩,平正整齐,回抱有情为吉”;而“远朝宜高”,“贵于秀丽”,有呈“远峰列笋天涯青”之势,等等。其意象,重在空间心理感受上:“穴前无山,则一望无际为前空”,“易野一望无际,有近案则易野之气为之一收”,盖朝案可使“穴前收拾周密,无元辰直长、明堂旷阔、气不融聚之患”。这里所谓“穴”或“明堂”,以今天的观念解释,实指内钦围会的场所;而所谓“气”、“情”,则为心理氛围。不言而喻,建筑地理对朝案的讲究,以今日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等观照,其意匠实是相当高明的。
  据尹弘基研究,如《葬书》所言,得水比藏风更重要。但在建筑地理中,不管怎样,水系不如山脉受重视,因为水道特征很大程度上依山势而定。吉地前必须要有水。在云中城中,黄河就是所谓的水。从理想上讲,一条宽缓舒展的河流应从吉祥地前一定距离处流过,左右两边还应有两条小水流,这些水流在建筑地理中非常关键。在云中城中,黄河的形态及流向表明了云中平原的吉祥,它也成为军事要地所具备的重要条件。
  在中国宋代胡舜申《地理新法》的文字中这样解释到:“山是静止的物体,属阴。水为运动的物体,属阳。阴的特征是恒定不变,而阳性则变化不常。吉凶与相水密切相关。如果山比作人体,水即为人体中的血管。人体的生长、衰老取决于血管的状况。当血液绕周身循环,顺流畅通,则人体健康强壮。反之,则身患疾病或死亡。这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无一人可例外。这条法则要求水路流向正确、山脉位置得当以便构成吉祥地。总之,水路应自吉方流向凶方,如此则吉;若水路自凶方流向吉方,则凶,因为它冲破了该地的生旺方……”考察穴前的水道交会(水口)也很重要:自白虎和青龙而来的水道应交汇于明堂之中,明堂为风水穴前的平台。水口应闭合并与两座抱山的距离相等。据说当水口距两山远近相当时,青龙和白虎二者平衡。云中城中可见,阴山与蛮汗山区极为青龙和白虎的关系,二者与黄河的距离基本平衡,地形的平衡或对称是风水的基本原则。水意味着财富和成功因此,为了带来财运和大胜,有流水的穴前聚集是必要的。黄日淳曾说过水道交会可使水流缓慢,平缓的流水正是建筑地理所要求的条件。观察“得水”和“破水”的方向也很重要。如胡舜申《地理新法》所述,水道流向比流水的其他条件都重要。当从流水状况来看某地的吉凶时,进水(得水)方向和去水(破水)方向都很关键。
  3.5“荒野”美学与“如画”美学转换的景观创制
  建筑地理学中生命存在的生态支持系统的美学构建,依存着“众生”参与与和谐情境的追寻,表现了两种阐释原则:一是自然化阐释,一是艺术化阐释。这里,我们借用美国人艾丽森•比耶雷的话命名两者,即可为“荒野”美学的阐释原则与“如画”美学阐释原则。这种“荒野”神话的美学维度作为对自然状貌的阐释,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和谐性,它注重整体系统化自然景观的选择与构置,其二是对生命活性动力存有的公共作用。
  所谓“如画”,在18世纪末的西方,“原指事物很生动,视觉上很独特,能够用图画表现出来——开始用来指称绘画风格的一种类型”。“如画”的景观弱化了自然生态审美和人的艺术化审美体验进行合理的融合。
  在建筑景观最终构形上,它呈现着一种转换性的趋向,既由对“荒野”景观的创制、“荒野”神话的阐释,以及对“荒野”美学的体悟转换为对“如画”景观和美学的体验,亦即由自然景观到画面景观的转换,使之具有了一种艺术生态审美化的环境构型。
  4结束语
  在人居环境的选址和营造过程中人类面临着种种问题,而中国传统建筑地理学的“天人合一”原则,不乏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生存繁衍与建筑地理息息相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建筑地理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庄严神圣的命题。
  建筑地理论有着显著的美学价值,尤其注重自然美、象征美、构图美和人文美的创造,其美学理论对传统建筑有着普遍而深远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理念有着重大启示。中华民族的祖先注重对建筑环境的追求,尤其注重对优美自然环境的追求,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生态观正是当今世界建筑、城市选址规划以及人居环境建设的主流。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类更应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建筑地理这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地理分支,必将受到国人的尊重和广泛探索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高奇,刘晓明.居住区风水设计理念探讨[J].中外建筑,2006.06.
  [2]褚良才.易经•风水•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2
  [3]王深法.风水理论与人居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雷铎.生态环保城市与天人合一理念[J].广东省社会科学,2007.9
  [5]妙摩慧度.中国风水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
  [6]郭志恭,郭援.风水学一中国传统城乡规划学[J].基建优化,2008.2

文章标题:人居环境构型的生态审美特征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108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