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多维阐释

所属栏目:导演论文 发布日期:2014-08-27 15:38 热度: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是日本著名的系列电影,共分为三部,上映时间分别为2005年、2007年和2012年。三丁目是日本的平民街,影片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不同小人物平凡而不寻常的故事。该系列电影公映后受到广泛好评,曾囊括日本学院奖的12项大奖。

  [摘 要] 日本系列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通过平凡的生活场景的描写、小人物卑微命运的刻画以及对夕阳场景的梦幻渲染,展示了卑微中显期待、萧瑟中含热力、平淡中寓真淳的生命主题,传达一种平和而又充满张力的生命体悟,也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隐藏着多重旋律,在小人物卑微生活中包含对梦想的无限期待,在夕阳的静美中显现出对生命的非凡超越。通过对电影的美学、哲学、文化意蕴等多维阐释,揭示其情感、梦想与生命的三重主题。

  [关键词] 核心期刊,平凡生活,小人物,梦想,夕阳场景,生命体悟

  影片将故事发生时间设定在二战后,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战争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没有痊愈,如影片中宅间医生的妻子和女儿死于战争,他带着思念孤独地生活;另外一方面,随着战后经济逐步复苏,社会不断进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自行车、电动车、电风扇、可乐汽水、爵士乐等各种新奇事物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重振旗鼓建立新生活的决心扎根于人们心底。三丁目的人们带着复杂的心情,在美丽夕阳的陪伴下,辛酸或快乐地生活与成长。

  一、平凡生活的情感复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俄罗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影片塑造了典型的小人物形象,其中有不得志的文学青年、修车坊的主人、从乡下进城打工的年轻人、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还有生活艰难辛酸的舞女等,通过展现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凸显他们独特的精神。他们的生活平凡而普通,社会地位卑微而渺小,但生活塑造和磨砺了这些小人物,使他们具备吃苦耐劳、真诚善良、乐观积极、心怀梦想等闪光人格。

  龙之介是个穷困且不得志的小说家,他因写小说被父亲赶出家门。父亲离世后,他才明白真相:父亲其实是龙之介最忠实的读者,但父亲采用一种“没有退路”的方式迫使龙之介破釜沉舟,绝处逢生。后来,龙之介以相似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赶走了淳之介,表面上不同意淳之介写小说,心里却希望淳之介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龙之介遭到淳之介生父的轻视和怀疑,同时也为自己无法给予他所爱的人广美以幸福而懊恼,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给淳之介和广美带来幸福,龙之介决定再次冲刺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作品一俟完成,就被刊登于《纯青》杂志,并获得了芥川奖的提名,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龙之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作品所流露的真挚情感,获得了大家的赞许。

  这些小人物执著于一种信念: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在生活的泥淖中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中,而且还体现于影片整体所展现的情感复调中:人物命运的晦暗和无助所标注的凄婉旋律,背后却藏着一种给人隐隐带来希望的音符,构成另一种明亮的情感旋律,这种隐藏的旋律一直在提醒着人们:即使生活欺骗了你,即使命运欺凌了你,也永远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望和对未来的希冀。

  二、小人物的大梦想

  种子在冻土里梦想着春天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它梦见蝴蝶轻轻地吻它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它梦见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种子呵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顾城《梦想》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着力于小人物命运的描画,表现这些小人物在生存重压下的种种困境,为了凸显关于梦想的主题:小人物怀揣着大梦想,生活的灰暗遮不住梦想的光辉。梦想与希望使人产生强烈的愉快。柏格森是如此解释这种愉快:“所以是一种强烈的愉快,乃是由于这个事实:依照我们喜好而被设想的未来,同时通过许许多多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方式都同样吸引我们,都同样有实现的可能。即使我们所最爱好的一种方式成为事实,我们也无法得到其他各种方式,从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心目中的未来却充满无穷的可能,因而好像比事实上的未来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希望比占有所以更加明媚动人,梦境比现实所以更加明媚动人,道理就在这里。”[1]梦想的魅力在于它是未来的无穷可能。

  生活的落魄潦倒、命运的残缺并没有挫伤小人物追逐梦想的锐气,龙之介窘迫拮据得只能买个戒指盒来求婚,淳之介在学校饿着肚子为了省钱买米,广美为了替父还债迫不得已去跳脱衣舞,然而即便是身处这种困局,但是每个人都在执著地编织自己的梦想。龙之介经常会翻出《纯青》杂志,希望终有一天能获得芥川奖;广美总是仔细端详她尚未戴上真实戒指的无名指,坚定地相信着爱情;淳之介内心孤独自卑,但一旦拿起钢笔写小说,他便感觉非常快乐满足;铃木则文常雄心勃勃地期许着自己所经营的小小修车坊将来能成为大规模的、国际化的汽车公司。

  无论这些梦想或小或大,是近是远,只要有了方向,全身心地去追逐它、守护它,在这一过程中便能看到幸福的曙光,正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所说:“梦想者带着他的梦想全身心地进入了幸福的实况。”[2]17有梦就有希望,而希望能驱散现实的阴霾,带给人无尽的幸福感觉,尤其是经受生活种种考验的小人物,在梦想剥去苦难的硬壳之后,更是对这份希望珍视万分,倍加呵护,幸福也就因此而生。

  影片中最浪漫的一幕,是龙之介拿着空的戒指盒向广美求婚。龙之介说:“对不起,跟我结婚吧。我的钱虽然只够买个盒子,不过很快盒子里的东西……我的稿费再多一点的话。”广美让龙之介为她戴上这只想象中的未来戒指: “给我戴上,那个总有一天能买来的戒指。”这是最朴实最真挚的幸福约定。

  巴什拉认为:“梦想不是精神的虚空,它更是那感受到心灵充实的时刻所赐予的礼物。”[2]81梦想是一种填补残缺的礼物。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有一个神秘的魔盒子,被她打开后,各种的不幸跳出盒子,贫穷、疾病、灾难等猖獗于世间,潘多拉赶紧关紧盒子的盖子,才将惟一美好的“希望”保存了下来。有了希望,人们就有了被拯救的可能。而希望实际上就是梦想。梦想能充实心灵、慰藉人生,填补残缺,怀抱梦想和希望,便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达到一种自由无拘的境界,梦想甚至能将普通人铸造成“超人”,如尼采所说:“超人是尘世的精义。让你们的意志说吧:超人是尘世的精义!我向你们发誓,弟兄们,你们要忠于尘世,别相信那些向你们侈谈超凡脱俗的希望的人!他们不管有意无意都在放毒。”[3]超人并不是彼岸世界的高不可攀的神人,他是此岸世界里脚踏实地于凡尘而又勇于超越自我的凡人。影片中的小人物在看似绝望的生活中维系一份梦想,乐观地播下希望的种子,即使现实的不堪如同冻土,但这颗历经磨难的种子终会破土而出,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三、夕阳场景下的生命体悟

  金亮的太阳,收起最后一缕浮光,沉入晚霞的海洋。渐渐暗淡的幻想,像夕阳一样,还燃烧在远方的村庄。

  ――顾城《夕时》

  夕阳的沉落不意味着终结,它是生命绵延的象征,柏格森认为绵延是:“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意味着不断精心构成崭新的东西。”[4]生命生生不息的创造,就是生命自由与美的表现。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影片中屡次出现夕阳的场景,每个场景都设计得美轮美奂,别具匠心,体现了生命所带给人的意味深长的非凡体悟。

  第一部影片结尾,小六坐在回故乡的火车上,龙之介和淳之介走在回家的路上,广美站在舞厅的露台上,铃木一家坐在小货车上,不约而同地欣赏着动人的夕阳,这一幕场景所表现的是生活心境的温馨平和。

  第二部影片中,迷人的夕阳映照着河上的大桥,知江带着一平和美加在桥上欣赏美景,知江回忆起往事不禁感慨:“好怀念的感觉,妈妈以前常在这里等一个人,不过后来他去打仗,不晓得现在怎么样了。”就在此刻,旧情人突然出现了,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彼此间曾经的约定都已成为云烟,旧情人不禁感慨:“如果不是战争,我们早就……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以后这里也会越变越多吧。”知江的心中也许闪过一丝遗憾,但一平呼唤妈妈回家的声音,将她拉回了现实生活的平淡充实中,她只能淡淡地跟他道一声珍重,轻轻告别过去,这一幕场景所表现的是人们对往昔情感的超越。

  第二部影片结尾,铃木一家和小六登上了刚建成的东京铁塔,大家兴奋不已,唯独一平因为美加的离开而失落,他模仿大人的口吻说:“夕阳真令人感伤,好痛。” 而此时,龙之介、广美、淳之介也在桥上,沐浴在余晖中,淳之介说因为我们三个一起看,所以夕阳才如此美好。在这一幕场景体现的是对生命真情的珍重。

  第三部影片结尾,小六和菊池医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去蜜月旅行的火车上,小六感慨:“我一直被这轮夕阳守护着。”铃木一家在送走了小六后,走在夕阳里,憧憬着被年轻人开创的未来。龙之介“赶走”了淳之介后,感到了落寞和冷清,广美却说那个孩子的将来令人期待,龙之介对怀中的幼女说:“能看见吗?就是这条街的夕阳,很美吧,真希望等你们长大了,还能看见今天这夕阳,要是一直那么美,就好了。”这幕场景所体现的是对过去淡淡的依恋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

  创作者采用夕阳的意象,隐喻一种生命张力背后的平和与满足,即生命经历光和热、冲动和躁动之后回归到平淡与祥和,这是生命的大境界,是人们经历过战争苦痛、生命流离之后的大感悟。夕阳笼罩的大地,温暖、柔和、辽阔、壮美,但这种美都即将沉入黑夜,“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古诗十九首)时光容易流走,最后一抹光辉更值留恋。对夕阳的审美观照,加强了对生命的体悟,使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畅想,启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有限的个体融入无限的时空,命运的无常转向自然的永恒,彰显出了不朽的诗性的张力。另一层面,夕阳的意象与“回归”关联,夕阳沉落,白天的纷扰喧嚣将平息,象征着回到精神的原点,心灵的起点,蕴涵了纯洁、宁静、淡然的美。

  落日的过程只是短暂的片刻,但它的动人心魄的美的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哲人讲天人合一,与其嗟叹人类的渺小短暂,不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自然之大包容了人类之小,夕阳某种程度象征着广阔自然,永远的夕阳温暖着芸芸众生。影片中一平感慨:“明天,后天,就算是50年后,夕阳也会是这么美的。”

  寻常巷陌人家,共同沉醉于芳草斜阳,每个灵魂都滋养着一枚“永远”的夕阳,如同顾城的诗:“渐渐暗淡的幻想,像夕阳一样,还燃烧在远方的村庄。”它的沉落不是寂灭,它依然燃烧着,点亮了星星的路。

  [参考文献]

  [1] [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2] [法]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3] [德]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6.

文章标题:核心期刊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多维阐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daoyan/225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