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夏大豆花荚期田间管理技术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31 14:16 热度:

   我国大豆的种植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淮北地区是安徽省也是全国大豆主要产区之一,大豆生产在该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淮北地区夏大豆花荚期田间管理技术。

大豆科技

  《大豆科技》1993年创刊,是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委员会与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是我国唯一一本以普及生产技术、传递行业信息、指导大豆生产为宗旨的专业期刊。

  从促弱控旺、防旱排涝、防病治虫等方面总结了淮北地区夏大豆花荚期管理技术,以促进当地夏大豆的高产栽培。

  大豆花荚期的田间管理在高产栽培实践中尤为重要。大豆由苗期进入开花结荚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肥水及阳光需求量大,因此该时期是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应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荚多粒多[1-2]。

  1 促弱控旺

  若进入初花期的大豆长势较弱,估计当前(5 d内)至盛花期仍不能封行的田块,可在初花期的雨前或者浇水前追施尿素45 kg/hm2或磷酸二铵75 kg/hm2,或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分别叶面喷肥1次,每次用尿素3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加水450 kg/hm2左右;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豆株长势,在初花至盛花期浇水1次。在大豆生长后期,喷施1%磷酸二氢钾,也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特别是肥力水平低的田块,增施有机肥和磷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3]。

  若密度较大,生长旺盛,初花期即封行有徒长趋势的田块,或遇阴雨连绵、氮肥量大造成豆株旺长,可于初花期用15%多效唑450~750 g/hm2均匀喷雾1~2次,2次间隔5~7 d,能明显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

  2 防旱排涝

  花荚期是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持续适宜的土壤墒情,可促进植株生长,利于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4];当耕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16%,且预计在7~10 d内无降雨的情况下要及时灌溉,不能在叶片凋萎后再进行灌溉。灌溉所用的水最好选用沟河塘水,灌溉以在10:00前、12:00以后进行为宜。大豆耐涝性较差,特别是开花结荚期遇淹水或受渍后易造成大量落花落荚,因此遇暴雨天气要注意开沟放水,排涝防渍。也可于5月底以前,利用农闲时间整修农田灌排设施,清理地头沟、主干沟、腰沟,以利花荚期遇暴雨天气时,能及时彻底地排除田间积水。

  3 防病治虫

  淮北地区夏大豆开花结荚期常见病害有大豆紫斑病、大豆纹枯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炭疽病、大豆灰斑病等。其中以大豆紫斑病较为常见,大豆纹枯病在花荚期遇连阴雨天气,密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生。大豆紫斑病菌可危害大豆茎、叶、荚及籽粒,病斑紫红色,叶、荚上病斑圆形,茎上病斑长条形,籽粒上病斑不规则形,尤其是脐部病斑颜色较深,严重时全部种皮呈紫色,无光泽,粗糙并具裂缝,严重降低大豆商品质量,结荚期高温多雨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可于发病始期、大豆盛花期和结荚期各施药1次,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 g/hm2加水450 kg/hm2,机喷15桶/hm2,可兼治其他真菌性病害;也可与防病相结合,进行叶面施肥,喷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加水450 kg/hm2,以保证后期的用肥需求。大豆纹枯病在旬降水量40 mm以上,田间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15~30 ℃的连阴雨天气,一般连作地或密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生。叶上病斑水渍状,天晴时病斑呈褐色,逐渐枯死脱落,并蔓延至叶柄和分枝处,严重时全株枯死。荚上形成灰褐色、水渍状病斑,上生白色菌丝,后形成褐色菌核,种子被害后腐烂。可于发病初期使用37%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 g/hm2加水450 kg/hm2均匀喷雾。

  大豆开花结荚期多种害虫混合发生。叶面虫害有豆蚜、红蜘蛛、造桥虫、甜菜夜蛾、卷叶螟、豆天蛾、斜纹夜蛾等;钻蛀茎秆及叶柄的豆杆黑潜蝇;蛀食幼荚的豆荚螟、食心虫以及危害根部的蛴螬等;一般7月上中旬初花期使用阿维菌素防治甜菜夜蛾,兼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螟、造桥虫、豆杆黑潜蝇等;在花荚盛期使用甲维盐喷雾防治豆荚螟、食心虫兼治豆天蛾、斜纹夜蛾等叶面害虫。在蛴螬成虫盛发期,可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等。7月下旬蛴螬的虫体小,可在大豆的根部撒施14%乐斯本颗粒剂22.5 kg/hm2,或3%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加细土750 kg/hm2,然后浅锄或浇水。如前期未对蛴螬进行防治,一旦在8月中下旬发现有零星发生时,可立即用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4 灌溉降温,保花保荚

  7月下旬后,淮北大豆主产区极易遇到伏旱,这时期光照强,温度高,如果气温达35 ℃以上,密闭的大豆群体内温度达38 ℃以上,若此时大豆遇旱(根际土壤含水量低于16%),植株中下部的幼荚、花及花芽因快速失水而干枯,从而造成大量落花落荚,植株体内氮素过剩,常常导致生长后期的贪青旺长。因此,花荚期豆田干旱必须及时灌溉。灌水可通过蒸发降低植株间温度,防止落花落荚,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增加产量,还有助于蛋白质积累,提高大豆品质。

  5 参考文献

  [1] 卢河山,吴风香.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4(7):19-20.

  [2] 周玲娣,杨兆光.邳州市夏大豆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53.

  [3] 王艳丽.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9):60.

文章标题:淮北地区夏大豆花荚期田间管理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8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