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的种植和发展趋势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3-30 13:43 热度:

   高油大豆含油量高,是一种主要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本文主要探讨高油大豆的种植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大豆通报

  《大豆通报》杂志是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中国食品学会大豆食品分会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双月期刊。该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与大豆行业相关的政策、科研、开发、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规划建议、研究成果、阶段性试验、种植与深加工技术、国内外科技动态、科技信息、知识资料、经贸市场、学术活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场、企业介绍等。

  中国大豆主产区、高油大豆优势产区和商品大豆供应与出口基地主要在东北三省地区,素有中国“大豆带”之称。而大豆生产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两大优势产区,生态、生产和栽培条件有利于发展大豆生产,尤其是高油大豆生产,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大豆和高油大豆优势产区,是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实施地区。本文主要以黄大豆为主,介绍含油率21%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的高油大豆在中国的生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

  1、我国高油大豆的生产现状

  1.1大豆及高油大豆

  大豆(学名:Glycine 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高油大豆是指含油率达到21%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以下简称东北地区)是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

  1.2我国高油大豆的生产现状

  1.2.1生产波动式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全国大豆面积接近2亿亩、总产量达1000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加7000万亩和491万吨。大豆生产的发展使我国保持了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1957-1976年,大豆生产处于下降时期。1976年全国大豆面积降到1亿亩,总产量减少到664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豆面积恢复到1.2亿亩左右,亩产大幅度提高,由70年代末的70公斤提高到110公斤。1994年全国大豆面积、总产量分别达到1.4亿亩和1600万吨,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1.2.2中国大豆生产现状

  一是大豆产量连年下降,而消费却在逐年增加,中国大豆由纯出口国转变为纯进口国。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为如此,大豆也一直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1995年以前中国是大豆主要出口国,1996年以后成了大豆净进口国,到2005年大豆进口已达2659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

  现在,我国大豆对外依赖度非常高,2009/2010年度进口大豆数量约占国内总供应量67%。由于数量庞大,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受到国际大豆尤其是美国大豆价格走势的影响较大,两者正相关系数较高。

  从被称为大豆种植黄金地带的原产国,到现在“危在旦夕”的大豆产业形势,中国的大豆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一方面大豆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种植大豆的农户面对跌破种植成本的收购价格愁容满面;一方面进口大豆的数量不断攀升,大豆加工企业面对使用质优价廉进口大豆的跨国公司无力招架几乎全部停产或破产。

  二是大豆进口量的递增,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

  据了解,中国大豆主要是非转基因大豆,而进口大豆以转基因大豆为主。

  是不是中国的大豆在市场经济中根本难以和转基因大豆竞争?据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蒋新介绍说,现在中国原料大豆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有所提升,百粒重50克的大粒和15克的小粒特用豆已大批量推向市场,单产有所提高;已具有形成优质、非转基因、绿色大豆品牌的条件。

  三是高油大豆生产的主产区划分及主要品种。

  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种植。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中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东北春播大豆区及黄淮海夏播大豆区.

  高油大豆品种目前主要有脂肪含量在22.5%以上的品种:垦农18、红丰9号、垦鉴豆3号、垦农5号。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黑农37、合丰40、合丰41、垦农4号。

  1.2.3我国高油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

  一是品种和技术更新慢.

  由于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农民习惯于自留种子,种子经营单位缺乏积极性,育种单位也难以从品种开发中获得利润,自我发展能力差,使育种进展缓慢,导致品种更换周期长。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国才完成了第一次品种更换。大豆品种更新周期一般达7-8年,比其它主要农作物长2-3年。大豆栽培技术落后,新技术推广速度也慢于其它农作物。

  二是生产条件差.

  由于单产低,在强调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大豆被挤到边坡地、瘠薄地和寒冷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曾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但60年代后大豆面积大幅减少。由于投入少,大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条件差,导致单产不高不稳。

  三是高油品种种植分散.

  高油品种的区域种植刚刚起步,推广面积小,种植分散,与其它品种混种、混收,基本没有形成批量商品。

  2、我国高油大豆的发展趋势

  2.1市场前景分析

  2.1.1世界高油大豆生产、消费和贸易发展迅速

  全球大豆总产量的85%用于榨油。二战后,各国对植物油和饲用蛋白的需求急剧增加,拉动了大豆生产和贸易的快速发展。2001年世界大豆总产量1.72亿吨,比1980年增长近一倍。大豆及其制品贸易量也大幅度增长,2000年达到9233万吨,其中大豆出口量4600多万吨、豆粕近3900万吨、豆油700多万吨,贸易额达到140亿美元,居各农产品之首。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主要进口国为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和地区。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大豆消费增速受到一定影响,而大豆生产仍保持快速增长,导致全球大豆供过于求。但从长远看,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大豆新用途、新产品的开发,大豆需求量还将继续增加,供大于求的形势将会改变,大豆价格将逐步回升。

  2.1.2国内高油大豆需求强劲增长,产需矛盾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油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产需矛盾突出,大豆进口急剧增长。目前我国高油大豆实际需求量约1800万吨,产需缺口1000万吨,只能依靠进口。我国于1996年开始批量进口高油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2001年达到1394万吨。当年进口大豆、豆油和豆粕用汇高达2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用汇最多的农产品。从我国大豆的消费水平和今后养殖业发展速度分析,2007年全国大豆消费量将达到3300万吨,人均24.4公斤,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高油大豆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吨,占消费总量的75.8%。

  2.2我国高油大豆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因品质、单产、间接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大豆难以与进口大豆竞争,但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改善大豆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将大大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

  2.2.1现实竞争力较弱

  一是质量差。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商品大豆含油率17.5%左右,比进口大豆低2个百分点,杂质和水分含量分别比美国大豆高2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二是单产低。东北地区大豆平均亩产119公斤,比美国大豆低4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公斤。

  三是间接成本高。东北地区大豆直接生产成本比美国低,但税费等间接成本高,农场社会负担重,导致大豆总成本高于国外水平。东北地区大豆每公斤生产总成本(含各种费用)平均比美国高0.24元,比巴西高0.76元。

  四是缺乏支持和保护政策。美国对大豆实行保护价和补贴政策,2000年大豆补贴达到25亿美元。巴西通过灾害保险、加大科研和基础设施投入扶持大豆生产。而我国对大豆产业缺乏有力的保护和扶持政策。

  2.2.2潜在竞争优势明显

  一是食品安全优势。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绿色无污染。近年来,由于各国加强了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管理,非转基因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美国、阿根廷转基因大豆生产发展迅速,巴西农场主也私自种植转基因大豆。

  二是市场区位优势。与北美、南美相比,东北地区大豆产区处于东亚大豆消费中心,日本、南韩和我国台湾省每年大豆消费量在900万吨左右,基本依靠进口。东北地区大豆通过大连港海运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运输时间短、费用低,具有一定优势。另外东北地区大豆在国内市场也有优势。东北及其周边地区是大豆主销区,京、津、鲁、冀和东北地区有2.7亿人口,年消费食用大豆约150万吨、豆油100万吨;该区畜牧业发展较快,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3,年消费豆粕500万吨。东北地区大豆在该区销售,产品运输快,运输和经营成本低,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较大。东北地区大豆直接生产成本约1.1元/公斤,比美国低0.35元/公斤,但间接成本(含各种税费)为0.58元/公斤,比美国大豆高0.55元/公斤。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垦系统社会负担等政策,可以降低间接成本。

  四是油脂加工业使用国产大豆有基础。目前,全国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2家,总加工能力达到2360万吨,其中东北、渤海湾以北地区约占60%,部分企业已开始在产区建立原料基地。

  五是提高单产和质量有潜力。目前,东北地区已经选育出一批高油大豆品种,总结出多套成熟的先进栽培技术,也有一批高产典型,只要加快推广,大豆单产和品质可以进一步提高。

  2.2.3、发展思路和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比较优势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单产和品质为突破口,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积极推进高油大豆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加大国家保护和支持力度,全面提高东北高油大豆的竞争力。

文章标题:高油大豆的种植和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39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