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猪苓模式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6-21 12:47 热度:

   猪苓是一种珍贵的药物资源,中医也离不开猪苓这种药物。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野生猪苓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必须用人工培植的方法来弥补这种缺憾。培植猪苓的方法有多种,野生猪苓资源濒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前景广阔。简要阐述了猪苓的栽培研究概况,并对我国人工栽培猪苓的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是国家科委(79)国科发条字341号文批准创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全国性自然科学期刊。本刊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本刊属于中国生物学类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植物学各学科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论文和简报;植物学领域的新发现及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结合本人工作,反映本学科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等。

  猪苓[Dendropolyporus umbellatus(Pers.)Jülich(1982)][1-2]是一种传统的多年生真菌药物,它浑身是宝,猪苓可入药制药,子实体(俗称猪苓花)是难得的营养、美味保健食品。现代医学证明,猪苓具有消炎、利尿、渗湿、通淋、退肿、降压、轻身耐老、抗癌、抗辐射等功能。除广泛用于临床中药配方外,还加工成饮片、猪苓丸、猪苓散、猪苓汤和猪苓注射液等新特药、中成药制品。猪苓的活性成分还可用于高级化妆品[3]。随着国内外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猪苓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其价格也因严重缺货而一路飙升,出现有价无货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野生猪苓“灭九族式”的狂采滥挖,不仅严重破坏了野生猪苓的生境,也使早已被我国列为“三级保护的野生中药材[4]”的猪苓资源濒临枯竭。保护野生资源,科学抚育,合理采挖,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人工栽培,解决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生态的必然要求。就我国猪苓栽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服务“三农”,推动猪苓人工栽培事业的发展,开拓农民增收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猪苓栽培概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一些中草药材生产场就曾进行过人工栽培猪苓的探索研究。1965年山西省药材公司在古县北平镇海拔1 500 m的山区建立了猪苓实验场。1968年甘肃陇南武都区的五马药场用采挖的野生菌核埋在树下的方式进行了多次仿野生栽培试验,但都未成功。此后,在采挖野生猪苓的过程中,更加留意对野生猪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大多数野生猪苓菌核表面有蜜环菌索附殖,且蜜环菌越多猪苓生长越旺盛。加之从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得到启发,1972年用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材进行伴栽试验初获成功。1978—1981年山西古县北平镇猪苓场[5]、陕西勉县张家河乡中药材种植基地[6],以及张言良等[7]、李承志[8]、李世全[9]等的试验都证明:猪苓繁殖必须伴播蜜环菌[10]。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了野生猪苓驯化、脱毒繁殖、有性繁殖、不同海拔林地、室内外等仿野生、半野生、代用料、全人工等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适合不同地区推广的多种栽培模式。

  2猪苓栽培模式

  猪苓栽培多在春、秋季节(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苓种栽培最好是春收(采)春栽,气温12 ℃时栽培[11]。纯菌种栽培则不受季节限制。栽培用种:纯菌种(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的猪苓菌、蜜环菌)、苓种(人工栽培的新生灰苓或幼嫩黑苓、野生猪苓,单苓重25~40 g)、菌材(新菌材、旧菌材、带菌树根)。栽培用料:树棒(材质较硬的阔叶树枝干,直径6~12 cm,截成60~70 cm的木段,并砍花或打孔,每根树棒砍花(或打孔)4排,排与排之间的孔口相互错开,深至木质部即可)、代用料(木屑、锯末、棉籽壳、玉米芯等)、枯枝落叶、土(黄砂壤、黑砂土[12]、砾壤土[13]、腐殖土或配合土,pH值微酸至中性)。栽培场地:各种场地(林地、果园、棚设、房前屋后、阴湿向阳地带、遮荫裸地、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均可)。栽培方式:窖式(窑、坑、窝、穴、槽、池、沟,多采用1~3层的小窖式栽培,窖规格:长70 cm、宽70 cm、深40 cm)、畦式(长不限、宽80~120 cm、深30~40 cm)、箱式(长40 cm、宽30 cm、深70 cm)及瓶栽和袋栽。栽培条件:温湿度(最适窖温(20±2)℃,不高于25 ℃,湿度30%~50%,不超过60%[11])、遮荫度0.4~0.7。瓶袋栽黑暗条件。

  2.1苓种栽培

  2.1.1蜜环菌枝+树棒+苓种。按上述规格挖窖后,松窖底整平,在窖底铺1层3~4 cm厚枯枝落叶,压实后排放5~7根树棒,棒间距8~10 cm,按端1侧3的摆苓法,将苓种紧靠砍花树棒的两端和两侧均匀地摆放。用事先育好的新菌枝夹放在苓种两侧和树棒间,菌枝端口最好是一端紧接苓种,一端紧接树棒鱼鳞口。用细枝节填充较大空隙,再用腐殖土填实小隙,再以同样方法摆放第2层树棒、苓种、菌枝、覆薄土填隙,铺放1层10 cm厚的枯枝落叶后,用土封顶,厚15 cm,最后用树枝、落叶盖窖顶即可。

  2.1.2蜜环菌材+树棒+苓种。用事先培养的新菌材(或砍花、打孔现接种的蜜环菌菌棒)或栽过天麻的菌材,按3~4根新树棒加2~3根新菌材(或旧菌材)铺窖接苓,其他步骤与上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用栽过天麻的菌材来栽猪苓,往往因后续营养不足,产量相对较低,故栽过天麻的菌材只能用作添加材料,不能用作主料,如作主料,则需在栽培窖内增放大量树枝叶,以提高猪苓产量。

  2.1.3蜜环菌材+树根+苓种。在大树下、树旁灌丛、杂灌林或间伐的林间空地树桩旁80~100 cm处挖窖,目的是借用树、树桩的侧根及须根作为蜜环菌、猪苓生长的直接或间接营养来源的“长效菌材”。挖窖时尽量保留树侧、须根,并在较粗侧根的两侧砍鱼鳞口,根下面垫上1层落叶,在砍有鱼鳞口根的两侧紧贴摆放新菌材,使菌材上密生蜜环菌的鱼鳞口贴向树根的鱼鳞口,再放苓种于菌材的鱼鳞口处,尽量使苓种面多与蜜环菌接触。下好苓种后,覆盖1层树叶,然后用细土覆盖,并轻轻压实,最后用枯枝落叶盖顶。完全依靠天然条件生长,任其生长。

  2.1.4蜜环菌种+树棒+苓种。窝底铺树叶后,将人工培养的蜜环菌种掰成1~2 cm的小块均匀撒在树叶上(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再撒上猪苓生长素[14]),每窖用种量500~750 g,树棒摆在撒好蜜环菌的树叶上,树棒间距3~5 cm,用树叶与腐殖土混合物将树棒间隙填平,再将苓种均匀摆放树棒两侧和端头,然后覆树叶,盖腐殖土,最后用树枝叶苫盖窖顶。

  2.1.5蜜环菌种+代用料+苓种。用木屑(锯末)、棉籽壳、玉米芯[15]等作栽培基料,可窖、箱、畦栽,一般种植2层为宜,分层撒播或穴播,用优质的蜜环菌种400~800 g/m2。撒播:先铺1层树叶或腐殖土,在铺代用料(玉米芯用水浸泡1 d,浸透沥干余水)后,料面撒蜜环菌种,均匀摆放5~6个苓种,再用同法进行第2层播种。穴播(木屑、锯末、棉籽壳培养料):穴距5~8 cm,深3~4 cm,将蜜环菌种放入穴内,后均匀摆放5~6个苓种于蜜环菌穴上。最后覆土盖叶,保湿控温管理。

  2.1.6猪苓与天麻混合栽培。春、秋季进行窖或畦栽,采取下栽猪苓(2层)上种天麻(2层)的栽培方式,窖或畦底铺放上年栽培过天麻的培养料和菌材(剔除腐朽或无菌索菌材),注意不要完全使用旧菌材,应加入一些新树棒或新树根与旧材间放,下苓种后用旧的培养料填充空隙,以同法再播1层,之后用培养料填至与地面平。上面再用新旧培养料和新旧菌材栽培2层天麻。猪苓与天麻混合栽培,可达到互调养分、减少天麻秋后烂麻、促成猪苓与天麻双丰收的效果。管理上注意基料含水保持在40%左右(每月喷水1次即可);畦(床)温15~25 ℃(视季节不同,采取相应措施)。此法栽培,天麻可每年采收1~2次,猪苓每2年采收1次。

  2.2纯菌种栽培

  用人工繁殖的纯菌种栽培(特别是从猪苓子实体分离的有性纯菌种[15]),正常情况下40~90 d即可形成菌核,100 d左右菌核可长到100 g大小,3~4年后产量可达15~30 kg/m2,比传统的半野生栽培缩短采收时间1~2年,产量高出1.0~1.5倍。纯菌种栽培0.5~1.0年就可采种苓。非纯菌种半野生栽培的则要在栽后2~3年才可采收种苓。正常采苓后,可将小块苓及与蜜环菌连在一起的菌核继续留在窖里,并添加新树棒、粗树枝和枯枝落叶,再过3~5年又可采挖。

  2.2.1蜜环菌+猪苓菌棒。采用2层窖栽,将已打孔、并孔接了猪苓纯菌种的菌棒,摆放于铺有树叶的窖中,在树棒的间隙中填放新鲜的小树枝,之后在层面上及菌棒两头撒上蜜环菌种铺盖 1 层树叶(也可在所铺的树叶上撒少许猪苓菌种[16-18]),再覆上3 cm厚的腐殖土,铺树叶,放菌棒、填树枝、撒蜜环菌、盖树叶和覆土,上层覆土呈龟背形,高出地面5~10 cm,最后盖上树枝落叶养菌。

  2.2.2猪苓蜜环菌棒。此法的特点是1根树棒上接种2种菌。即在打孔(或砍花)树棒上,间孔接种或分排接种猪苓菌和蜜环菌2种菌。接种的树棒直接下窖栽培,无需再使用任何菌种。对于分排接种的树棒,在摆放树棒时,把接蜜环菌的那排孔朝下埋入腐殖土(或湿砂)内,接猪苓菌种的排孔朝上,裸露在空气中,上层覆盖农膜。此法具有省工省时、效率高、污染少、结苓快的优点。

  2.2.3蜜环菌种+猪苓菌种+代用料。同2.1.5栽培相似,用优质的猪苓菌和蜜环菌种各400~800 g/m2。撒播:下层撒蜜环菌种,上层撒猪苓菌种。穴播:穴距5~8 cm,深3~4 cm,梅花点状。也可一行穴播猪苓菌种,另一行穴播蜜环菌种或2菌间穴播种。

  3结语

  野生猪苓资源的枯竭、濒危,给猪苓的人工栽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猪苓人工栽培,不但前景广阔,有利于保护野生猪苓资源和环境,而且能缓解供需矛盾,创造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随着猪苓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技术新、投资少、程序简、省工时、易操作、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的栽培技术成果和创新模式涌现,服务于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4参考文献

  [1] 张长青,章松柏,孙正祥.猪苓菌的称谓及学名的更替[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11-212.

  [2] 张长青,章松柏,鲁红学,等.猪苓菌丝培养特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05-107.

  [3] 关良洲.猪苓栽培新技术[J].北京农业,2004(4):17.

  [4] 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EB/OL](1987-10-30).  [5] 山西古县猪苓场.人工培植猪苓的新成果[J].中药材科技,1978(1):19.

  [6] 韩汝诚,张维经,张正民,等.猪苓与蜜环菌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0(2):6-8.

  [7] 张言良,陈功夫,刘涤瑕.猪苓人工栽培初报[J].陕西新医药,1978(2):65.

  [8] 李承志.猪苓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初报[J].中药材,1981(3):7.

  [9] 李世全.猪苓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变家种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0(3):13.

  [10] 徐锦堂,郭顺星,李灵玉,等.猪苓菌核生长发育规律观察[J].中国医学杂志,1991,26(12):714-716.

  [11] 谭自春,陶长友.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5,27(2):17.

  [12] 李树森,傅世贤,张前福,等.猪苓林地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9(1):35-36.

  [13] 熊志凡.猪苓室外露天人工栽培技术[J].作物栽培,2004(8):17-18.

  [14] 丁乡.猪苓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07(10):33.

  [15] 关良洲.猪苓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2004(1):42.

  [16] 雷兆德.猪苓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4(2):38

  [17] 张立臣,张国荣.猪苓菌种的栽培方法[J].人参研究,2006(3):40.

  [18] 俞志成.猪苓菌种的制作与栽培加工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1997(2):28.

文章标题:人工栽培猪苓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186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