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称论文通稻3号水稻精量栽培模式生长动态研究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9-19 10:40 热度:

  水稻是南方地区大量种植的一种农作物,也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食材。关于水稻品种和栽培的研究,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发表过不少论文。本文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一篇农业职称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通稻3号水稻精量栽培模式生长动态研究。

   摘要 通稻3号水稻精量栽培模式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通稻3号在精量栽培模式下,旱育苗在3种密度条件下的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抛秧盘育苗在3种密度条件下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密度30.0 cm×13.3 cm的处理将最高分蘖期提前了5 d左右;旱育苗平均叶龄高于秧盘育秧0.2片;盘育苗方式在30.0 cm×13.3 cm和30.0 cm×26.7 cm插秧密度下,叶龄表现较小,旱育苗在30.0 cm×20.0 cm插秧密度下叶龄表现最高(15.3片叶);2种育苗方式下,3种栽培密度的株高增长量均呈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且密度越大株高越低。

  关键词 水稻,通稻3号,精量栽培,生长动态

  为实现吉林省委、省政府增产500万t粮食工程的战略目标,2011年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的《粮食安全生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的科技发展项目,水稻精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就是该项目研究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针对通稻3号在精量栽培模式下,采用2种育苗方式和3种插秧密度,研究其田间的生长动态变化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吉林省中晚熟粳型通稻3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二因素分别为2种育苗方式,即旱育苗(A1)、抛秧盘育苗(A2);每个因素设3种插秧密度,即30.0 cm×13.3 cm、1株/穴(B1),30.0 cm×20.0 cm、1株/穴(B2),30.0 cm×26.7 cm、2株/穴(B3)。3次重复,小区面积25.2 m2。

  1.3 试验方法

  试验用种用比重1.13的盐水选出成熟饱满的籽粒。4月4日浸种7 d,4月11日在28~32 ℃温室内催芽。种子破胸露芽后,于4月15日播催芽湿种密度为2 000粒/m2,约50 g/m2。5月29日移栽,移栽叶龄为6.2叶。试验区施纯N 165 kg/hm2、P2O5 69 kg/hm2、K2O 75 kg/hm2 [1-3]。底肥(耙地前)施氮肥50%、磷肥100%、钾肥60%,第1次追肥(6月20日)施入氮肥30%,第2次追肥(7月5日)施入氮肥20%、钾肥40%[4-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次重复定调查点10穴,6月5日至7月20日每隔5 d调查株高、叶龄和茎数。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水稻的茎数增长动态分析

  由通稻3号各处理的分蘖动态可见(图1),2种育苗方式30.0 cm×20.0 cm密度下,茎数变化上差异明显。处理A1B2的每穴有效穗数为23.9穗,比抛秧盘育苗高出5.2穗,也仅比处理A1B3、A2B3的每穴有效穗数分别少1.4、1.8穗,而另外2种插秧密度,不同育苗方式之间相差不大,处理A1B1与处理A2B1相差0.2穗,处理A1B3、A2B3之间相差0.4穗。旱育苗在3种密度条件下的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而抛秧盘育苗在3种密度条件下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从分蘖各时期来看,密度为30.0 cm×13.3 cm和30.0 cm×26.7 cm的有效分蘖终止期均在6月25―30日,而最高分蘖期分别是在7月5日和7月10日前后,30.0 cm×20.0 cm的有效分蘖期终止期在6月30日至7月5日,最高分蘖期在7月10日左右。

  2.2 不同处理水稻的叶龄增长动态分析

  由图2可知,从6月30日开始,各处理的叶龄增长才出现较大的差异,之前的叶龄差异很小。7月20日的叶龄最小的是处理A2B3,为14.9叶,最高的为处理A1B2,为15.3叶。从不同育苗方式上看,旱育苗平均叶龄为15.2叶,抛秧盘育苗的叶龄为15.0叶,相差0.2叶。

  2.3 不同处理水稻的株高动态分析

  由图3可知,通稻3号在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3个时间点内各处理间株高的极差都是3.0 cm,7月20日达到最小,为2.9 cm,该数值的最高点出现在6月15日,为5.8 cm,其次是6月10日的5.7 cm。6月5日和7月20日旱育苗的平均株高分别为28.7 cm和85.2 cm;抛秧盘育苗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1.5 cm和85.7 cm,插秧后株高相差2.8 cm,而抽穗前仅相差了0.5 cm。从6月5日至7月20日这段时间来看,各处理的株高增长量表现为处理A1B3(58.5 cm)>处理A1B2(55.8 cm)>处理A1B1(55.3 cm)>处理A2B3(54.7 cm)>处理A2B2(53.6 cm)>处理A2B1(53.0 cm),旱育苗的株高平均增长了56.5 cm,盘育苗的株高平均增长了54.2 cm,相差2.3 cm。2种育苗方式下,3种栽培密度的株高增长量均是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通稻3号旱育苗30.0 cm×20.0 cm处理的每穴有效穗数为23.9穗,比抛秧盘育苗高出5.2穗,也仅比2种育苗方式30.0 cm×26.7 cm处理的每穴有效穗数分别少1.4、1.8穗,而另外2种插秧密度,不同育苗方式之间相差不大。3种栽培密度条件下,均是密度30.0 cm×13.3 cm处理将最高分蘖期提前了5 d左右,对于通稻3号以粒多、成熟度高实现增产的品种来说更显重要。通稻3号在7月20日的叶龄最小的是抛秧盘育苗30.0 cm×13.3 cm和抛秧盘育苗30.0 cm×26.7 cm,最高的为旱育苗30.0 cm×20.0 cm的处理,旱育苗平均叶龄为15.2叶,比抛秧盘育苗多0.2叶。通稻3号在2种育苗方式下,3种栽培密度的株高增长量均是30.0 cm×26.7 cm>30.0 cm×20.0 cm>30.0 cm×13.3 cm,旱育苗有利于降低品种苗期及营养生长期的株高。

  4 参考文献

  [1] 陈温福.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李炯道,王克文.水稻超稀植研究技术[J].垦殖与稻作,2000(4):14-16.

  [3] 严光彬,李彦利,许哲鹤,等.北方粳稻“三早”超稀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焦占力.水稻旱育苗及壮秧营养剂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2):32-34.

  [5] 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4):1-3.

  [6] 张兆麟,朱丽芬,杨再荣,等.永胜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9):52-54.

  农业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种子科技》是中国种子协会和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本刊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

文章标题:农业职称论文通稻3号水稻精量栽培模式生长动态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zuowushengchan/281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