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的 实践与思考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1-15 10:22 热度: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绿色发展春潮涌动,现代渔业步履铿锵。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使命,当前渔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提质增效,优化升级,已成为渔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现代渔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的决策部署,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加强渔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多机制联结的渔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下面,结合实际,探讨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仅供参考。

当前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的 实践与思考

  一、稻田综合种养,是当前渔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最健康、生态、实用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是适应当前渔业绿色发展要求的有效探索。通过稻鱼(虾)共生、稻鱼(虾)互补,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具有增粮、增鱼、增肥和节地、节肥、节工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渔旅融合”发展,是提升渔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渔旅融合”就是将水产养殖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利用养殖区丰富多采的山水风光资源和渔业养殖场地、设施等资源,与水产养殖经营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在休闲旅游业日益成熟的今天,渔业休闲旅游也成为许多水乡渔村实现水产品养殖经营效益提升的重要经营方式。

  三、集装箱养殖,是实现工厂化工程化工业化养鱼的有效探索

  集装箱养殖模式就是将池塘养鱼过程转移到工厂化的集装箱,实行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通过水质测控、粪便收集、水体净化、恒温供氧、鱼菜共生和智慧渔业等功能模块,达到循环水利用、环保节能、绿色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

  目前较常用的集装箱养殖是一拖二式集装箱,采取两个箱从事水产养殖,一个箱专用于水处理。养殖的载体是集装箱,突破了传统养殖概念中占池塘、占厂房的束缚。集装箱养殖区占地少,不必新开挖池塘,不改变原有土地用途与属性,节约用地,保护水域生态资源。主要构造包括养殖箱、微滤机、气提管、罗茨风机、臭氧发生器、热源系统、智能中控系统和生化池等,在相对封闭的集装箱中完成养殖全过程,实现“鱼、菜、藻、菌”协调共生,水体循环利用,饵料精准投喂,废水污物零排放。根据相关试验,集装箱单位水体产出能够达到普通池塘养殖的20倍左右,而单位产量耗能仅为普通池塘养殖的 30%左右。集装箱养殖模式融合了离岸养殖、标准生产、技术集成等优势特点,体现了绿色发展、三产融合等现代理念,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环保,产出高效,是水产养殖从工厂化走向工程化、从工程化迈入到工业化的有益探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发展康养渔业,是契合时尚健康潮流的养殖经营新门路

  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康养渔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水产品、农(渔)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渔业融合新业态。

  康养渔业实现途径比较广泛,如:水产养殖、渔业观光、渔村休闲等,主要以渔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一是开辟特色餐饮。经营者可以借特色养殖优势,开办特色鱼宴、全鱼宴等鱼类美食经营场所,以名贵鱼高颜值、高品味和高营养价值吸引顾客,例如有些生态鱼庄、野生甲鱼馆、生态鲟鱼馆、香辣蟹馆、“虾先生”“李二鲜鱼”等等特色渔虾养生店铺总是食客爆满,就是因为这种特色餐饮十分迎合当代人注重健康、注重品味、注重营养的消费习惯。二是开发特色产品。利用养殖场优势开展特色水产食品加工,将各种优质水产品通过现代加工,制作特色风味食品、个性化食品、快捷食品,可以销售产品,提升附加值,增加效益。像成都冒菜中的“龙利鱼”、浙江的 “麻辣小龙虾”等就是通过特色加工,成为了老少皆宜、趋之若鹜的俏销水产品。

  五、“渔体”“渔光”结合,是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增收的重要经营方式

  “渔体结合”发展模式就是利用养殖区丰富的水域及场地资源,将水产养殖与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活动的开展,宣传推介当地水产养殖特色,销售推广养殖品种,打造水产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加水产养殖收入和活动收益。例如很多水产养殖场通过开办垂钓业务、举办钓鱼比赛、组织水上运动、举行龙舟大赛、开展亲子水上娱乐等系列体育运动或体育赛事,既卖出了自己养殖的产品,又获得了活动收入,并且提高了养殖场的名气,一举而多得。

  “渔光”就是充分利用渔业水域资源,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在充裕的养殖水面上,安装光伏发电装置,通过蓝色多晶硅组件,汲取大自然的能量,再通过电缆,将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向电网,产生光伏发电收入。同时,在养殖水面开展水产绿色养殖,通过养殖达到增收目的,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综合效益。例如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实施“渔光互补”项目,利用药湖丰富的水资源,分期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装置,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既节约了土地,提高了水面资源利用效率,又实现了绿色发展,是水产养殖与电力工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探索。

  《当前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的 实践与思考》来源:《渔业致富指南》,作者:王文彬。

文章标题:当前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的 实践与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xumu/4174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