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下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论文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11-12 09:36 热度:

  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使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在行政、业务方面的上下级关系得到全面理顺,相关机构的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防疫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但是,新体制下防疫工作实际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仅以户县为例浅谈拙见。2009年,户县畜牧业总产值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4%,是国家级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省级肉牛、笼养鸡和奶源建设基地县。因此,以户县为例,探索新体制下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于持续提高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为其他地区发展健康畜牧业提供借鉴,具有积极意义。
  
  一、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基本现状论文
  
  1.动物免疫情况
  按照规定,户县地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实行强制免疫,新城疫实行全面免疫。据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户县存栏生猪13.91万头,家禽164.08万羽,羊0.87万只,牛0.89万头;前三季度出栏生猪15.66万头,黄牛0.81万头,羊0.73万只,家禽79.1万羽。全县累计W病免疫接种动物30余万头(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接种26万余头,猪瘟免疫接种27万余头,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接种300余万羽,应免密度和挂标率均达到100%。另外,新城疫、布病、结核、狂犬等防治工作也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2.防疫机构设置情况
  户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县乡两级管理体制。户县农业局是全县兽医行政主管机关,加挂户县畜牧兽医局牌子,设畜牧兽医科,编制4人。局属分别组建两个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和18个财政全额拨款股所级事业单位。其中两个副科级单位分别是: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编制人员20名;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人员20名。18个股所级单位即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1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总编制数为72人,其中有4个站各编制5人、10个站各编制4人、4个站各编制3人。
  3.防疫机构运行情况
  主要贯彻实施《畜牧科学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畜牧科学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畜禽养殖档案和标识管理办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户县农业局主管全县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畜牧科学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主要实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和畜牧科学动物防疫监管执法工作。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的调查、监测、诊断及预警等技术性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另外,聘任了若干名村级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员,实施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加挂畜禽标识。
  
  二、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论文
  
  尽管户县的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强制免疫按照上级要求实现了应免尽免的目标,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
  1.计划疫苗的问题
  按照《2010年陕西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强制免疫必须使用规定的疫苗。这些规定使用的疫苗,都是上级部门通过政府招标,统一采购,然后按照各地畜禽存栏情况,逐级发放供应的。目前,计划疫苗的供应只有一种规格,而且偏大,比如猪瘟弱毒疫苗统一都是40头份的。实际中,防疫员往往走街窜巷一整天,免疫注射的散养户生猪总头数还不足20头。这样免疫较少的生猪也需要使用较大头份的疫苗,浪费很大。而且,群众自防的时候,饲养2~3头的、十几头的,往往都要带走一瓶疫苗,由此造成疫苗利用率不高。诸如此类情况,在其他计划疫苗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2.踏栏入户的问题论文
  畜牧科学动物防疫的对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大型养殖场、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和散养户。一般情况下,大型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场都具备自行免疫接种的条件。但是,目前农村散养户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散养户的特点是面广分散,防疫基础设施差,往往需要畜牧科学动物防疫人员帮助其完成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任务。防疫员要完成散养户的免疫注射任务,必须挨家挨户上门注射疫苗。全县500多个村,按照防疫人员年报酬不低于1200元的标准,上级拨付经费可以聘用110人,人均承担4~5个村的免疫接种任务。而实际中,我们参照社会技术用工标准,2010年聘用的村级防疫员不足60人。这就相当于一个兽医防治员同时兼任几十,甚至上百个养殖场户的防疫员。每进入一户都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客观上增加了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本,增加了动物疫病交叉感染的几率,如有不慎,还存在一定的疫情传播风险。
  3.季节性免疫的问题论文
  从2004年开始,动物强制免疫的病种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口蹄疫一种,逐渐增加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成为四种,而且还增加了新城疫为全面免疫,都要求接种密度达到100%。上级部门将强制免疫为主的免疫工作按照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形式进行安排,疫苗每半年供应一次,物资一年供应一次。而实际中,畜牧科学动物防疫机构特别是参与动物免疫接种的人员较少,要完成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的任务,必须通过常年持续开展工作,才能实现,要在两季安排的90天左右时间内完成,难度很大。因此,常年开展工作,就需要物资能够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及时供应。很显然,两季供应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防疫形势,应该逐渐突破,至少应该变为季度供应,甚或按月供应。
  4.变态反应的问题论文
  按照生物学知识,抗原进入动物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原性物质,即抗体,同时,也可能出现其他
  过敏性反应,即免疫变态反应。强制免疫的四种疫病和新城疫免疫注射后,均有一定比例的变态反应现象出现。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接种后出现变态反应的死亡率0.4%左右,高致病性蓝耳病0.14%左右,口蹄疫0.22%左右,猪瘟0.05%左右。因此,结合户县畜禽存栏情况,应免尽免的情况下,年出现变态反应死亡的畜禽不在少数。尽管生产实践中,统计数据和上述数据有偏差,但是客观上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免疫反应死亡畜禽真实存在。而此方面,国家对养殖户的补助是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标准,标准低,补助资金很少。另外,针对变态反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施用的药物等,更缺乏经费支持。
  5.情监测的问题
  疫情监测是动物疫情预警的重要内容。按照生物统计学原理,样本采集的数量达到一定比例,抽检样本才有代表性,监测结果才更接近真实情况。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疫情监测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一方面疫情监测采样会对养殖场户的畜群造成应激,进而出现一定的生产损失,而此方面缺乏资金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助。另一方面,实验室检测所需要的试剂、诊断液也需要资金购买,而此方面上级部门是不曾安排经费的。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疫情监测抽检样本比例较低,监测范围相对较小,疫情预警的及时性不强。
  6.畜禽标识的问题
  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动物出生后30天内必须佩带畜禽标识。畜禽标识是动物疫病追溯体系的内容,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将标识的佩带与动物的初次免疫结合起来实施。目前,畜禽标识和疫苗情况相同,走政府统一采购途径,标识为二维编码顺序标识,小袋分装,表面贴有包装袋编号。但是标识推行以来,我们比照包装袋编号与包装袋内标识号码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而且每袋内装的标识数量不等,在95—105枚之间。这样实际工作中,标识登记就很不方便,任务很大。
  
  三、建议性措施论文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采取如下措施:
  1.应增加畜牧科学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设兽医官,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可以充分借鉴振兴计划的做法,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到县乡畜牧科学动物防疫机构工作,提高技术力量,不断壮大基层畜牧科学动物防疫队伍,缓解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的压力。
  2.安排充足的工作经费,用于解决免疫变态反应死亡补助和疫情监测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同时,可以聘用更多的社会专业人员到村级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员队伍,逐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基层畜牧科学动物防疫踏栏入户工作形式的需求。各级政府应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积极推进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
  3.政府统一采购的疫苗及标识生产中标企业可以在疫苗的供应规格上尽量多提供几种,供应的环节尽量减少,满足基层动物免疫注射的实际需求。同时,标识的包装必须按照每包100枚的数量,严格包装,而且必须保证标识号码连续,便于统计。
  4.政府计划供应的防疫物资,应该常年持续供应,打破每年两次的季节性供应形式,全面满足基层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正在转变的全年免疫形势。

文章标题:新体制下畜牧科学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xumu/1063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