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淮安大产业的思考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24 16:57 热度:

  关键词:培育,大产业,思考
  摘要: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助推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大产业战略,加快培育三大千亿元产业,对于提升淮安工业化水平、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培育淮安大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解放不够
  具体表现在缺乏进取意识、创业意识和开放意识。淮安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但自身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造成一部分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中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在与上海、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较中,感到自卑,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在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中,又表现出某种优越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表现出要么信心不足要么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缺乏浙江人那种不安现状、奋发进取的强烈追求富足生活的欲望;缺乏浙江人那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强烈创业激情;缺乏浙江人那种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开放意识。
  (二)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低
  2008年,淮安地区生产总值为915.83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563.25亿元,同比增长31.8%,但横向比较差距明显,在苏北五市中倒数第二,仅高于宿迁。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5.51:49.49:35.00,二、三产业比重偏低,淮安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是淮安今后一段时间的艰巨任务。
  (三)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企业是是市场的主体。一个地区是否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决定着该地区经济是否具有活力,也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据统计,到200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116家,是苏北五市中数量最少的,仅占到苏北五市总数的12.1%。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也不容乐观,2008年,淮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利税、利润的增长均居苏北末位,分别低于苏北平均速度3.2、13.6和17.1个百分点。产品中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较少,在国内市场有影响、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不多。同时,现有的一批骨干企业对全市工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大,不能形成联动效应,企业、行业间分工协作程度不高,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四)资金缺乏
  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694.54亿元,占全省的1.9%,占苏北的1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51.74亿元,占全省的1.7%,占苏北的16.3%;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55亿美元,占全省的1.8%,占苏北的15.6%。另外,在直接融资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在内地上市。许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严重缺乏,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淮安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培育淮安大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营造培育大产业的环境和氛围
  1、营造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和思想环境。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培育大产业对淮安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干事创业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宣传、培育、鼓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创业激情和开放意识。
  2、营造加快发展的投资环境。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强化为培育大产业服务的观念,着力营造务实的办事环境和高效的政务环境,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3、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扰乱发展环境的行为;密切关注、及时排查和疏导改革改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及社会不稳定因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通过建立干事、用人的激励机制,让德才兼备的干部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全社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良好氛围。
  5、营造与大产业相匹配的人才成长环境。注意加大对大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倾斜,采取鼓励措施,引导人才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流动,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聚。淮安大产业培育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特别注重企业家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
  (二)加快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
  1、加大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主导产业的培育力度。其中特钢和盐化工新材料两大产业基础较好,电子信息产业是淮安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取得的重大成果。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销售收入力争分别超过千亿元。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长与大产业相关产业链条,力争实现预定的目标。
  2、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基础较好,我们要根据淮安要素禀赋、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大做强这些传统优势支柱产业。
  3、积极培育新能源、新医药两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这两个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导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淮安市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其尽快成长。
  4、着力培育一批由大产业、大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今年市委2号文件对培育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切合淮安实际,且操作性很强。课题组认为,还应着力培育一批由大产业、大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建议根据淮安要素禀赋、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往往比政府提供土地优惠、税收优惠更加有效。企业之所以能有很好的成长性,很大程度得益于产业链的相对完备。一个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很大的吸附作用,吸引新的企业不断加入到这个产业链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从产业层面看,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传统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显著是培育淮安产业集群的一大制约瓶颈。要依托资源优势,下大气力拉长产业链条,迅速扩大规模,提高集聚效应,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规划加大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的力度。
  通过以上四大发展目标的推进,打造江苏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尽快形成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
  (三)积极落实大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市委2号文件对实施培育大产业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从宏观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到微观的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重点项目安排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8年3月以来,市委市政府结合淮安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完整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归纳起来就是前面提到的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两大新兴产业”。应该说,淮安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可行性很强,接下来就是要求全市上下紧密协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发展规划,保证制定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同时,需要运用管理学上的滚动计划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和目标完成序时进度考核。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奖培育大产业的有功之臣。
  (四)着力实施“四百工程”
  为了实现淮安市大产业发展规划,使淮安市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必须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特色园区为载体,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支撑,重点推进“四百工程”。
  1、百亿项目工程,壮大产业规模。要以实施大项目为重要抓手,重点主攻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2、百亿企业工程,培育产业龙头。要提高重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采取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企业通过投资控股、联合并购等多种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充分发挥各产业内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张。
  3、百企创新工程,提升产业层次。淮安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与打造江苏新兴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制约淮安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弱,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体。建议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想方设法吸引和培养一批制造业的技术开发拔尖人才,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百牌名品工程,提升产业竞争力。品牌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十分重要。当前,淮安市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品牌还很少,建议筛选10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品牌,建立动态百企品牌培育库,制定国家、省、市级品牌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探索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发展品牌的新举措,为企业提供品牌策划、品牌设计和品牌包装服务,提高品牌产品的信任度、美誉度和知名度,为品牌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文章标题:培育淮安大产业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jingji/66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