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2-25 15:43 热度:

   摘要:按照3级9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用聚类分析法将陕西省11个市(区)划分为农业经济领先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地区三类,得到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陕西省

  1研究背景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部,下辖1个副省级市、9个地级市及1个示范区,是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陕西省按地理位置分为关中、陕北和陕南3个部分,传统上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也是按照地理位置分为关中、陕北和陕南3个部分。本研究打破传统习惯,按照农业经济发展指标划分陕西省各市(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聚类和相关分析,研究陕西省各市(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推荐期刊:《农业经济与管理》始终坚持国家科技期刊办刊方针,紧紧围绕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中心工作和发展前沿,及时跟踪和报道农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技术,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提供信息,为世界各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也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鉴的资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在新形势下,该刊将一如既往,继续办好本刊,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学界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测方法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无统一的看法。在研究了各种模型指标配置的基础上,按照指标评价体系应全面覆盖、结构层次合理、繁简得当、代表性强的要求,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等原则,将陕西省各市(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设定为由3个层次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是由1个一级指标(农业发展水平)、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2.2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所用原始数据均来自《陕西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是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计算整理得到的。由于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能直接用于评价,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的是z-score标准化法,将数据的原始值使用z-score标准化法转换为新数据,即新数据=(原数据-均值)/标准差。

  2.3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评价。聚类分析是对样品即个体以某种相似性为度量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样本的农业发展水平分为几类,从而发现同类间的相似性和不同类间的差异性,以利于更好地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政策。应用系统聚类方法,采用平方欧氏距离对陕西省11个市(区)的相似性进行计算,聚类方法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也称Ward方法。

  3聚类结果与分析

  3.1谱系聚类图与分类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聚类后,聚类的成员表如表1所示,树状图如图1所示。按照表1和图1,可以把陕西省各市(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划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为杨凌示范区,属于农业经济发展领先地区曰第二类为西安市和咸阳市,属于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为铜川市、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属于农业经济发展中地区。

图1

图1

  3.2农业基础与农业经济发展

  以乡村人口占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代表该地区农业基础的状况。从分类结果来看,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与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一方面,第一类的杨凌示范区该指标为94.78,排第一、第二类的西安市和咸阳市该指标按简单算术平均值计算渊考虑到计算的简便性和说明问题的需要,未按加权平均值计算,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代替),数值是65.27,第三类其余地区按简单算术平均值计算,数值是32.29,第三类明显较低;另一方面使用本研究数据对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做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642,也说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是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每一乡村人口占用耕地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做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231,未通过相关性检验,从三类地区该指标值也可以看出,乡村人口占用耕地并非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

  3.3农业生产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

  以每公顷耕地所占用机械动力数、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使用量、每公顷耕地平均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代表该地区农业效益的状况。从表2可以看出,每公顷耕地所占用机械动力数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752,机械动力数越多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越好。每公顷耕地平均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56,农用塑料薄膜平均使用量代表着设施农业的应用,第一类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后两类。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使用量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193,未通过相关性检验,并非化肥使用量越大越好。根据调查发现,陕西省农村在化肥使用上有的地区存在着过度使用的问题,因此而未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4农业效益与农业经济发展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面积油料产量、单位面积蔬菜产量代表该地区农业效益的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三类地区之间差异显著,收入越高说明农业经济发展越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面积蔬菜产量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和0.783,从三类地区这两项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值来看,差异显著。单位面积油料产量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543,通过了相关性检验,后两类在单位面积油料产量上与第一类差距较大。

表3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使用3级9个指标将陕西省11个市渊区冤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聚类为农业经济领先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地区三类,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在这三类地区中差异显著。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每公顷耕地所占用机械动力数、每公顷耕地平均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是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提高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显著。从陕西省各市渊区冤数据来看,乡村人口占用耕地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不能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借口。

  从陕西省各市(区)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使用量来看,已出现部分地区过度使用化肥的情况,建议相关地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试验,从而提高化肥使用的效益。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单位面积蔬菜产量这两项指标在三类地区间差异明显,说明后两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单位面积油料产量第一类地区产量远远高于后两类,后两类差异不明显,建议加大对第一类地区的技术在后两类地区试验、推广的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后两类地区在单位面积上油料的产量。

  参考文献:

  [1]KAUFMANL,ROUSSEEUWPJ.FindingGroup泽inData:AnIntroductionto(clusterAnalysis[M].NcwYork:JohnWiley&Sons,1990.126-163.

  [2]BONZED(,HENNOEILLAAY.Clusteringpaneldataviaperturbedadaptivesimulatedannealingandgeneticalgorithm泽[J].AdvancesinComplexSystems,2002(4):339-360.

  [3]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年鉴2009-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5.

  [4]韩守富.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7):80-83.

  [5]钭一土,郑文钟.浙江省农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与地区比较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6):9-12.

  [6]王晓蓉.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39-41.

  [7]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8]谭爰花,李万明,谢芳.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0):7-14.

  [9]林正雨,李晓,何鹏■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15-19.

  [10]朱剑峰,朱媛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4):120-124.

文章标题: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jingji/4006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