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梦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1-09 15:26 热度:

   笔者认为,实现伟大中国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因此,三农与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三农问题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科学》广西省农业期刊,1940年创刊,是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农业生产新经验、新产业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针对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和对应策略,以期为实现中国梦和振兴三农有所启发。

  一、21世纪“三农”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的目前现状

  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不管在技术上、农业的基础设施都相差甚远。技术水平低,农业的基础设备差,农业的生态环境差,很难抵抗自然灾害。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约束十分突出,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的匮乏。随着21世纪口的猛烈剧增,中国人均的耕地面积1.5亩。随着21世纪中国人口高峰期的到来和城市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将更加严峻;第二是水资源缺乏,预计2030年后,缺水将会越来越严重,农业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中国农业目前存在很大矛盾与新的问题。

  (二)农民的经济的收入少

  近年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的过剩,农产品销量低,价格低于劳动力,导致农民的收入低,目前我们的农场品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体现了产品多,优质品少,这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并且将导致难销的状态,这就大大影响经济的增长。

  (三)农村经营规模小

  农村几乎都是小户经营,规模甚小。使得农村很难实现大规规模经营和效益的获得,再者土地的分散,农业资金的匮乏,严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农产品价格高,缺乏市场的竞争力,更加约束农业后期的发展,所以解决农村经营规模小,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关键步骤的。

  (四)乡镇农业发展缓慢

  随着乡镇农业发展的缓慢,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曾经靠农村经济发展的乡村已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到农村,导致农民对农业的大幅度依赖,城乡的差距在逐渐的扩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城镇发展艰难

  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的减少,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是靠非农产业,只有彻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客观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内部主要问题和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二、21世纪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

  (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经济稳定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会突出,农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性将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所占的位置。中央反复强调粮食农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处于人多地少,因此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客观的面对粮食安全性,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粮食的供求平衡,客观面对粮食供应形势,采取措施调节粮食生产,这样才能确保全国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二)全力推进农业文化的生产

  农业产业文化是随社会的经济需要而产生的,在改革初期,实行家庭承包制,其制度具有长期可发展的潜力,将任务分配到每个家庭中,必须进一步发挥其潜力。将规模小,经营范围小摆脱,走向高效,摆脱传统的制约,农业生产化将解决这个弊端,进而提高农业的产量。

  (三)创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技术

  现代化农业,是以科技为基础的农业,在世界农产品的竞争下,原是以价格为竞争,正在转变以价格、质量、科技为主的全方面竞争。因此,要着眼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化的创新,加强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使农业创造出新型的科技体系,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前列,国家对农业的质量要求将更加重视。21世纪,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将依附现代科技,将科技运用到农业中,提高农产品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以科技为主,为农业事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通过承包、租赁、以及转包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农业化,将科技和农业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的产生。

  (四)加入WTO,发展农业优势

  加入WTO,改变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将农业经济机构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更大范围的吸纳外资金。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进行学习并改进农产品的质量,拓宽农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业效益。人多地少是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只有通过合理分配,相互合作,才能打破地区农业区域的界限,只有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形成一些高科技技术产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成特色产业,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五)提升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既要注重其内部问题,又要注重解决外部条件。发展小城镇是推进中国城镇重要的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适布局,合理规划,把重点放在有潜力的城镇中去,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挥农村地域的经济优势,这样中国经济将可获得持续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大量的引进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这样将大大提升城镇建设以及很好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实现中国梦,“三农”是基础

  (一)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及作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设道路,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十几亿人民有饭吃,让亿万人民进入小康社会,将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的家园,推出“三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标。

  (二)如何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

  过上小康日子是中国农民的梦想,同时也是党的目标。在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工富裕了,工农乡镇共同发展,才会共同走上建设小康,实现中国梦。体现在农民的收入快速增加,从1949年到2012年,全国人民人均收入从44元提高到7917元,这将是经济的一个提升。农民生活水品提高,人均的消费从62元提升到6000元,短短几十年,就可以看出消费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减少到3000多万,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三)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中国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家庭收入,改变传统农业,拓宽农业功能,培养新的收入,加速改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农产品价格合理,增加产量;让在外工作的劳动力积极返乡回家创业,加大培养农业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将农民工工资稳定提升;加大农业的补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大幅度增加农民生产和收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的收入,将土地承包制落实到人头,将会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家园

  新世纪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不平衡,不能找到发展的问题所在,工农城乡的不平衡是目前经济的主要构成矛盾所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加大统筹城乡的发展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掌握好生产发展、文明生活、公正的管理、村容整洁,这是中央主要提倡的目标,首要的是解决好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再者就是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将城市公共服务做到最好;最后,就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问题,实现城乡一体新型城农关系,从而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明.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6.

  [2]王璠.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自十六大以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7.000476-02

文章标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中国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jingji/3457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