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6-02 14:26 热度:

   森林可以平衡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林业是国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内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研究述评。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林业科技》林业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江西省林学会、省林业科学院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良种、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生态、林业经济、森林花卉、森森蔬菜、乡村林业和城市林业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适合广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专业院校师生、林场职工和林农阅读。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论坛、调查报告、林业与新农村建设。

  从决策单元、指标体系、测算方法、测算结果四个方面,对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领域的国内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决策单元看,现有文献多采用地域空间与利益主体两个视角,前者集中在全国与省份层两个层面,后者集中在农户与森工企业两个主体;现有文献的投入指标主要采用林地、资本与劳动,产出指标主要采用林产品产量或林业产值;从测算方法看,现有文献主要采用DEA、SFA、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基于C-D函数的生产率指数四类;从现有文献的测算结果看,无论是全国、省份等宏观决策单元,还是农户、森工企业等微观决策单元,其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表现出不高、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的态势。

  如何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近二十年来,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兴趣,他们基于不同的决策单元,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不同的测算方法,得出了一些非常意义的测算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为方便今后开展测算研究,非常有必要对这些研究义献进行系统性综述。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综述研究方法做了些初步尝试。于明霞等对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内容包括林业财政投入的效率理沦、林业财政投入效率的内涵与类型、林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田杰等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综述,南于他们在综述过程巾并未考虑价格因素,其效率实际上是指技术效率,所综述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技术效率的概念与测算方法回顾、技术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总结、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梳理、提升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的对策总结。总体上看,这些综述研究文献在综述性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为后续效率与生产率方面的测算研究及综述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献指引。但是,现有综述性研究文献数量偏小,内容侧重对技术效率及会计视角的财政支出效率,没能涵盖生产率测算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由于现有综述研究文献关注的主题范围较广,对测算研究文献关注与分析程度不够;另外,投入指标体系虽有所涉猎但未能展开深入讨论。基于此,本文从决策单元、指标体系、测箅方法、测算结果四个方面,对该领域的国内典型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这对进一步开展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研究而言,既能获得决策单元确定、指标体系构建、测算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启发,又能从中获得测算研究拓展方向的指引。

  1.决策单元和指标体系

  对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首先要界定决策单元。表l是对现有的典型文献进行总结。关于决策单元,从地域空间视角看,林业生产效率与生产率的决策单元包括全国、省份(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等。现有义献的决策单元选择全国或省份的较多,选择地级市或县较少,尚未见到选择乡镇或村庄的文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数据可得性。目前,中国关于全国与省份的林业统计数据相对丰富,并且埘外公开;关于地级市与县的数据相对薄弱;关于乡镇与村庄的林业统计数据非常薄弱,即使存在也很少进行整理或对外公开。

  从利益主体视角看,决策单元包括农户、林业企业(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加工企业与上市公司)、林业部门(机构)与林业经济组织.从各类文献分布看,决策单元选择农户与森工企业的较多,但选择国有林场、加工企业、上市公司与林业部门(机构)的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也是数据右得性,比如,农户数据主要是通过实地调研获得;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每年都有统计数据,并通过《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对外发布;上市公司的数据是每年对外公开的;国有林场也有一些数据,但缺乏全国性、区域性的统一口径的历史数据;关于私营企业,学者只能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但获取存在诸多困难。

  从产业视角看,决策单元包括林业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郑松青等在测算中围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时,将决策单元定为造纸产业与煤矿开采业、木材加工业、服装业、通信设备制造业。

  确定决策单元之后,需要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不同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指标往往也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从投入指标看,大致可以归为林地、资本、劳动三类;从产出指标看,即可以归为一个价值指标,比如林业产二值,或收入,或利润,也可以归为多个指标,比如森林蓄积与林产品价值。

  2.测算方法

  从现有文献采用的测算方法看,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面分析(SFA)、DEA -Malnic[iiist生产率指数及基于C-D函数的生产率指数四类(见表2)。DEA与SFA都是在构造生产前沿面的基础上测算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属于相对效率,其效率值在同一样本中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但由不同样本测算的效率值通常不具可比性。在林为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研究中,DEA构造的生产前沿面通常确定性前沿面,尚未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与SFA相比,DEA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考虑生产前沿面的具体形式,只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数据。目前,各种DEA模型有十几种之多,尤其是随机DEA与网络DFA模型的出现,这使得DEA能考虑随机因素,能考虑投入与最终产出的各阶段之间(尤其是中间投入)的联结关系.但就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研究而言,被采用的DEA模型主要包括三类:处理规模不变G2R,处理规模报酬可变BC2与多阶段的超效率DEA模型。SFA考虑了随机因素的影响,构造的生产前沿面是随机前沿面,采用的生产函数是C-D生产函数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选择函数形式时,国内一些文献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实际上,需要通过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来选择具体函数形式,这是一个不断尝试、筛选的过程。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国内学者采用该方法在面板数据基础E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基于C-D函数的生产率指数是测算林业TFP的简易方法,特别适合时间序列数据

  从技术效率分解看,主要包括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看,主要包括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上述分解均没有涉及配置效率与配置效率变化,其原因是林业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获取存在困难。

  3.测算结果

  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上述四类方法对林业的效率与生产率进行测算,获得一系列分析结果。从地域空间视角看,在全国层面,田淑英等测算发现:1993-2010年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总体较高(技术效率均值为0.994),但2003-2010年技术效率出现了下滑(技术效率均值为0.932),且年度之间波动加剧。在省际层面,宋长鸣等(2012)测算发现:2002-2009年全国各省份林业平均技术效率差距不明显,其中,内蒙古、辽宁、吉林等这21个省份的技术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余9个省份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存地级市层面,赖作卿等。测算发现:广东省广州、河源、东莞等9个地级市技术效率等于1,其他12个技术效率小于1。

  从利益主体视角看,对于农户,李桦等测算发现,2007-2011年福建、江西省样本农户对林业的纯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但规模效率下降幅度较大,导致(综合)技术效率有所降低,并且,总体上看,农户林业技术效率不高,仍倾向于粗放式经营,偏好周期较短的经济林;苏时鹏等测算发现,2004-2009年,浙江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江西增长较慢,福建反而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对于森工企业,李琳等测算发现,黑龙江森工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王玉芳等测算发现,2000-2009年黑龙江森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增长率为12.6%,并且,技术进步的年平均增长率(9.8%)明显高于技术效率的年平均增长率(2.5%)。对于上市公司,李维娜测算发现,在中国13家林业上市公司中,只有“东方园林”的技术效率等于1,其他12家与其差距较大。对于林业部门(机构),邱��慧测算发现,中国台湾省林务局8个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东势处最高,花莲处最低。

  从产业视角看,郑松青等测算发现,2008-2009年中国造纸产业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57%,增速高于其他四类产业;2009-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将为11%,增速低于资源密集型的木材加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有色金属冶炼业两类产业。

  4.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

  纵观国内文献可知,在林业生产效率与生产测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决策单元看,主要采用地域空间与利益主体两个视角,前者文献集中在全国与省份层两个层面,后者文献集中在农户与森工企业两个主体。在确定决策单元之后,需要构建好投入产出指标。投入指标主要包括林地、资本与劳动,产出指标主要包括林产品产量或林业产值。从测算方法看,主要有DEA、SFA、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基于C-D函数的生产率指数四类。从文献的测算结果与研究结论看,无论是全国、省份等宏观决策单元,还是农户、森工企业等微观决策单元,其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表现出不高、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的态势。

  考虑到林业生产的长周期与林业多重效益的特点以及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特点,未来在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方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或完善:

  首先,从决策单元进行拓展。加强对乡镇与村庄的测算研究,加强对国有林场、林业部门(机构)、林业经济组织、林业行业协会等利益主体的测算研究。

  其次,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林业当年的投入带来的产出往往要在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如何解决林业投入与产出的非同步性问题是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的关键性难题。国内一些学者把森林蓄积量引入投入指标,但如何对林分森林蓄积量动态监测仍是个技术难题,未来可以考虑运用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各地区各林分森林蓄积量的动态变化。

  再次,考虑林业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现有的文献关于林业产出侧重经济效益,对生态与社会效益关注不多,未来可以考虑增加衡量林业的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产出指标。

  第四,拓展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的测算范围。由于获取林业生产要素与林业产出品价格信息存在诸多现实困难,现在尚未见到研究文献对林业生产的配置效率或配置效率变化进行测算,未来可通过加强对价格数据的收集工作来推动配置效率的测算分析研究。

  最后,探索应用新测算方法,加强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分析。未来可加强距离函数理论的应用,探索随机DEA、网络DEA模型的应用,加强DEA与SFA的结合,采用DEA-Tornqvist、DFA -Fisher等生产率指数方法。

文章标题:国内林业生产的效率与生产率测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3585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