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10-18 09:29 热度:

  摘要云龙县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存在饮水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云龙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管理、建后管理和水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的思路和建议。
  主题词:农村饮水安全,云龙县
  
  1、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是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3个地州的结合部,东与洱源县和漾濞县接壤,南与永平县、保山市相交,西与怒江州泸水县毗邻,北与剑川县和怒江州兰坪县交界,东西最大横距97.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09公里,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县。县城位于沘江下游的沘江和狮尾河交汇的台地上,属县境中部的诺邓镇,距大理州大理市157公里,距省会昆明市570公里。
  全县辖四镇七乡,86个村、社区(办事处),全县总人口为20446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85703人,城镇人口为18762人。全县总耕地面积24.0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38万亩,旱地面积17.68万亩。
  云龙县地处横断山南段滇西纵谷区,地势北高南低,怒江、澜沧江、沘江纵贯境内,受江水的强列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的破碎复杂的地貌形态,古有“岩疆”之称。全县4400.9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高寒区为191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4%;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中暖区为231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5%;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为18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1%。全县最高点为表村乡的喇嘛枯山,海拔3663米,最低点为怒江边民建乡岔花村的红旗坝,海拔730米,两地相对高差2933米。
  云龙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成效显著。截止2009年我县已完成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90件,受益乡(镇)11个,解决了2627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县农村人口大部分分布在生活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的山区、半山区,干旱缺水,贫困面大,饮水困难及饮水安全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根据《云龙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的相关数据,截止截止2009年底,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150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5%。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14388人,水量不达标16904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14899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25315人。
  2、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饮水水质超标
  我县饮用水水质超标主要因素有先天和后天两种,部分乡(镇)村社居住地由于地质矿产等先天因素,饮用水源自身含氟、砷和其它矿物质严重超标,而有些村社位于血吸虫、苦咸水区域,饮用水水质不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这些先天因素的水质超标,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后天因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人畜活动加剧,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城乡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等造成了新的污染,导致部分村社水源受污染,新增了饮水不安全人口。
  2.2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
  云龙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许多村社居住地地势较高,水源位置相对较低,有些甚至附近几公里才有水源,取水较为不便;有些村社虽然有水,但受季节制约,季节性缺水严重,干旱季节缺水时需远距离取水;有些是工程老化严重,加之人畜的增长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水量不足造成了农村饮水困难人口增加。这些因素的制约使全县部分村社存在农村饮水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加上近几年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使农村生活用水日趋紧张。
  2.3技术薄弱
  由于我县农村多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寨分散,供水地点分散,规模较小,因此,工程实施难度大。
  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工程的实施面较广,乡(镇)水利管理站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很难在每个工程地点都安排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加之单件工程投资小,一般都在10万元以内,均需群众投工投劳或集资,点多面广,无法开展监理工作,因此,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及资金控制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加之农村供水的广泛性、区域性和复杂性,有些问题抽样代表性差,尤其是水质方面的问题,所以导致许多已建项目解决方案不合理,采用工程形式单一,没有做到工程因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及水源水质不安全等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工程形式、规模,因而农村饮水安全达不到标准。特别是我县属贫困县受资金、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标准低,许多新技术推广较为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全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进程。
  2.4管理落后
  由于我县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群众管理观念淡薄,建后管理难度也大,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是报废就是不能正常运行。多数工程由于属村、社自行管理,因此运行机制不活,特别是我县属贫困县,群众贫困面广,水费征收困难,工程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水的商品属性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给工程运行管理造成了困难,工程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
  3.1合理规划
  根据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合理规划,合理布局。要以适度发展规模大、覆盖人口广、供水保证率高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为龙头,以规模适中、投资和运行费用小,适宜农村人口分散的分散式引水工程为重点。以自流引水为主,因地制宜地采用工程措施,合理解决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
  针对供水工程的核心是水量和水质,以及用水户方便程度,无论是集中式供水工程,还是分散式供水工程,无论工程规模的大小,水源的安全是首要的,在满足水源的保证率、水量的要求上,优先考虑利用优质水源,确保广大农户喝上安全、优质的“放心水”。
  3.2加强领导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领导组,由分管水利副县长任组长,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领导。加强政府的组织和领导,落实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的配合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定和措施。
  3.3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是节约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要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并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工程所在村社以及用水户协会组成的工程管理组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及时记录处理建设中遇到的技术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实行报账制,工程款按进度进行拨付,实行账务公开,并接受审计和用水户协会的监督,使工程项目资金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尽可能节约工程投资。
  3.4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
  工程建成后,能否长期发挥效益,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良性运行管理机制。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落实管理组织和人员。对一家一户的水池、水窖等供水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管、自用体制;规模小、多户共用的供水工程,应在受益农户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合作小组;对规模较大,跨村、跨乡的集中供水工程,应组建受益农户广泛参与的股份合作制供水管理组织。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促使工程实现良性运行。
  农村供水提倡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县乡两级组建由供水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供水协会以服务为宗旨,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信息,技术和维修服务。
  3.5加强水源保护
  根据水源工程的不同类型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的排污口的管理,加强山溪箐流以及水库库区用地的森林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净化水体、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坚持整治管理并重,治水与治本相结合,建立完整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而有力地遏制和缩小水源源头水污染现象,保证农村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4、结语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不但解决了农村吃水难的问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章标题:云龙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1354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