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之环境科学论文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4-23 15:20 热度:

  摘要:本文环境科学论文阐述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意义,并对破坏我国气象探测环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气象探测环境;破坏原因;对策
  一、论文引言
  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1],是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观测资料的前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2007年11月29日,回良玉副总理就在国务院专报信息《我国气象探测环境遭破坏日趋严重》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期稳定的气象探测数据是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做好应对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予以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探测环境和设施,努力保证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
  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意义
  气象探测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探测环境,保护探测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微观层面上,保护探测环境,才能保证探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和可比性。中观层面上,气象探测是整个气象事业最前端、最基础的部分,探测环境遭破坏,探测数据不准确,气象事业就会失去可靠的根基。气象事业主要的业务包括观测、预报、服务三大部分,预报预测与提供服务都是建立在观测的基础上的,没有准确的观测,预报预测就不准确,也就无法为社会提供服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探测数据不准确,提供的公共产品就很容易出问题,就不能很好地为广大老百姓服务,还可能给广大群众造成误导,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原因
  (1)缺乏有效的保护工作机制
  按照《气象法》的规定,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虽然现在有气象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各项条款,有法可依,但在城市的规划发展决策中,很少考虑到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各项条款,法律法规缺乏执行力度。
  (2)缺乏对探测环境的认知力度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脚步离气象台站的距离越来越近。原本呼吸自然气息的气象观测台站,现在却越来越多地呼吸人类的气息。传统的观念认为气象就是普通的气象预报,如今天下不下雨,温度是多少等等,殊不知正是气象观测为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而探测环境的破坏就将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对策
  (1)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是气象探测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是进行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和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做好气象服务和气候变化应对工作,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2)大力加强气象法规的宣传
  国家重视气象业务,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如《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我们要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力度,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借助舆论监督纠正破坏、影响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提高公民、法人单位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自觉性。通过媒体举办关于保护探测环境和设施的知识竞赛,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增加全社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意识。
  (3)完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备案制度
  气象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备案制度,及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报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建设、规划部门在制定、审批城市发展规划和重要建设项目时,要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确保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不受破坏和影响。
  (4)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之中
  应把气象部门列为当地城市建设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城市建设规划,从源头上把好关。要建立气象部门与安全、建设、房产、环保、规划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协作。同时,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检查制度,开展执法检查,坚决制止破坏或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5)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2008年2月我国南方遭遇持续时间很长的雪灾;2010年7月5日北京出现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超过历史同期记录;这迫切要求我们气象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预报预测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民,得到社会的认可。
  (6)慎重选择气象探测场址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探测环境有着明确的要求(见表1),
  站类或项目
  名称 国家基准气候站 国家基本气象站 国家一般气象站 太阳辐射和日照等
  与障
  碍物
  距离 
  成排 ≥障碍物高度的10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5.71° ≥障碍物高度的10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5.71° ≥障碍物高度的8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7.13° 
  在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的高度角≤5°;四周障碍物不得遮挡仪器的感应面
   
  孤立 ≥障碍物高度的10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5.71° ≥障碍物高度的8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7.13° ≥障碍物高度的3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18.44° 
  与铁路路基距离 ﹥200m ﹥200m ﹥200m 
  与公路路基距离 ﹥30m ﹥30m ﹥30m 
  与大型水体距离 ﹥100m ﹥100m ﹥50m 
  与作物、树木距离 观测场四周10m范围内不得种高于1米的作物、树木
  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大于500m
  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酸雨监测站参照执行
  面临搬迁的测场在选址时要慎重,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科学地规划,选择不易再次搬迁,能够满足探测环境的要求,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场址,到当地政府、规划局备案,保证探测资料的连续性,为资料的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孤立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30m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22.5°的障碍物。“障碍物高度的倍数”是指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的距离与障碍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大型水体距离”是指水库、湖泊、河海等水体的历史最高水位距观测场围栏的水平距离。
  五、论文结语
  气象站点的资料可靠性对研究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各级气象台站必须切实做好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山区存在着违章建筑物不报先建的现象,容易产生漏报建的死角。因此要求观测员在值班日记工作栏中注明气象探测环境有无变化的情况,为天气预报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区铭香,叶志红.浅谈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3):77-78.
  

文章标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之环境科学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1179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