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8-03-01 11:12 热度:

   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把握探讨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林业与社会

  《林业与社会》本刊宣传和传播社区林业的理论和方法、交流国内外社区林业的经验和模式,报道有关社区林业的信息,以及参与或方法的实验经验,以促进社区林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和参与或方法在中国的广泛应用。

  一、引言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而我国虽然森林资源总量还位于世界前列,人工林面积更是居于世界首位;但我国的林业工作还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发展的现状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已经逐步重视它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对林业需求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二、当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林权结构模式单一。在我国,森林资源基本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此林业产权结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但却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采育失衡,利用不全面。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全面,只有2/3的材料作为原木运出,剩余的丢弃,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3)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因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但这一机制尚未法律健全化。

  (4)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虽然目前国家在林业保护和管理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派驻森林资源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欠落实到位。

  三、加强林业规划管理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要做好林业管理,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应合理全面地分配工作人员,将林业的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年初做好计划、目标,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督促、落实工作,出现问题要彻底检查,决不怠慢。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广大员工原先"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最终为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在根本上消除传统"以砍伐为生、靠木头吃饭"的错误观念。其次,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活动、宣传单、报纸、电视广播等,或者局部干部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宣传,最终提高群众对森林的保护意识。

  (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林业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保护两大块,林政资源管理又包括林业的法规、林权、林木资源、林地资源、采伐及木材经营等管理[1]。因此,需要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工作,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采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发等行为,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每一片伐区签订林木采伐管理责任书,落实伐区责任人,并签订伐区作业质量跟踪管理责任书;伐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部门需要对林业规划设计进行抽查;伐后,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于年底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伐区质量检查验收[2]。完善的管护制度是一切林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而林业管理的职工是生态资源管护的最直接执行人员,其工作质量及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管理工作的成败,为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已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通过它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更好地落实责任,以达到对林区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并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定管护协议,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进行明确,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对那些玩忽职守、作风不良的职工予以更换调整,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3]。

  (3)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要抓好林业管理更需要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的培育。林业管护包括了对木材流通的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的防火工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护等等。首先,应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运输监督检查行为;其次,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工作,开展季节性的灾害普查,实行植物检疫证运输,严格防范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再次,认真贯彻国务院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加强森林防火的建设与管理,做好火灾预警检测、防火道、林火阻隔等措施,并对周边职工民众进行火灾应急演练,降低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然后,加强对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管护,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最后,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批复》和《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认真组织做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全国林地"一张图",为管好用好珍贵的林地资源,打下坚实的规划保障基础。

  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同其它产业一样,林业产业也分为三个产业结构:在第一产业方面,我们应该加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培育,加大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的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我们应该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实现"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林业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真正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2)发展生态林业。生态林业是森林三大效益的综合表现,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放弃必需的经济增长,我们必须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它体现在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这一理念上就是生态林业。

  生态效益经济是指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即生态林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业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效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植树造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有力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规模造林。大面积造林即提高了生态效应,增加了景观效果,又有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商品林宜林地上。

  (3)依法促进林业可续发展。我国的《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森林管护、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管理等章节,为我们实现林业可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了国家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森林采伐监督制度、林权变更登记公示制度、森林旅游服务市场管理制度、森林认证制度、森林林木林地抵押贷款制度等,要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从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程序、职权范围及其责任义务,规范林业主管部门的公共管理行为。进一步明确现代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林地占用问题日趋严重,且世界环境变化日趋复杂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病虫害、捕杀野生动物、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并运用数字林业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邢玉芹.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林业科技情报,2011,2(3):1911-1913.

  [2]刘义希.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2010,7(6):2320-2355.

  [3]周桂林.经济转型中林业资源管理法规的价值考量与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伊春市林权制改革为例.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2):3601-3604.

文章标题: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3798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