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范文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14 16:27 热度: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低估了其重要性,在评价生物多样性价值时往往只注意到其具体的作为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直接价值,而忽略了其间接价值。后者又称环境的公益效能,具体体现在:它提供了生态系统演替与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物种与遗传资源,提供了多种服务功能,以及在形成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作用,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

  摘要:指出了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社区共管的基础提出了适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林业职称论文发表期刊,社区共管,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

  1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AB)于1979年提出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BR)的概念,它将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摆脱了传统保护区概念中消极保护的一面,同时赋予了保护区更多功能。2004年,起源于如果能同时满足发展和保护的要求,那么两者的利益就可以都不受损害的理念,形成了以社区发展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CBC)模式。CBC模式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作为保护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倡导更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保护的目的。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特殊和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但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边远山区,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人口众多,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冲突普遍存在,因此引入了社区共管的管理方法。近年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区共管的研究颇多,但在诸多问题上存有争议,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杜兴兰认为要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普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卢彰显和肖绍军通过对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实施社区共管、合理生态补偿、加大宣传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变生活能源模式等5项建议,促进社区与保护区共同发展。

  孙建忠和柴文运认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性。任叔辉和刘少华在研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时,认为应该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保证许多重要地段的标识性。1995年12月在联合国大学/全球环境基金/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资助下在百花村正式成立了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环境保护组织。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状狭长,难以控制当地居民进入保护区,保护区周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社区群众依靠保护区采集林副产品,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对保护区的依赖性强,其生产生活活动对保护区影响较大。保护区及外围普遍存在着放牧、偷猎、非法采集、盗伐等人为活动。保护区内牧民常年放牧,家畜践踏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损坏林木及地表,还会把病菌传染给野生动物,粪便污染溪水,也威胁到野生动物安全;周边社区尚有猎枪未收缴,近年来下扣、放铁夹、偷猎案件仍时有发生,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生命;对保护区内药用植物、食用菌以及竹子资源无计划的非法掠夺式采集,造成资源破坏,并干扰野生动物生存;居民为获得燃料和自建用房,盗伐林木现象屡禁不止。自20世纪90年代,通过与美国、加拿大、GEF、WWF、UNDP、IUCN、UNESCO、TNC、CI 及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云南许多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社区共管实践。本研究基于此,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期得出保护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2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区域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为保护区)的徐家坝地区(24°32′ N,102°01′E),海拔2400~2600 m。根据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监测资料,研究区域的平均年降雨量为1931 mm,旱季、雨季分明,雨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5%左右。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保护完好,主要由壳斗科、茶科、樟科和木兰科的树种组成。其中,壳斗科的硬壳柯、木果柯、变色锥,茶科的南洋木荷(Schima noronhae)、翅柄紫茎(Stewartia pteropetiolata)、云南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樟科的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木兰科的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多花含笑(Michelia floribunda)是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哀牢山分布着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被称为“动物王国”,是国内动物资源聚集的宝库之一。保护区的鸟、兽类多达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黑长臂猿、黑叶猴、灰叶猴、蜂猴、懒猴、熊猴、短尾猴、水鹿、黑麂、穿山甲、苏门羚、斑羚、绿孔雀、云豹、金钱豹、金猫、大灵猫、岩羊、林麝、斑犀鸟、红腹角雉、锦鸡、肉角鸡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珍贵经济动物、药用动物和观赏鸟,罕见种的相思鸟、多种画眉、噪眉、太阳鸟、三索锦蛇、眼镜王蛇、黑熊和赤麂等。保护区研究区域毗邻社区为彝族聚集区,主要为王家村和大柏村。社区为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饲养牲畜、家禽和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为核桃和烤烟)。   3研究方法

  3.1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以及保护区紧邻的王家村和大柏村进行了调查。2013年10月至12月,项目人员一直在保护区内从事实验工作,对保护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深入保护区毗邻社区进行访谈时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90份问卷调查,回收88份,有效问卷85份。在湿地访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了本次项目调查所需的基础数据。

  3.2数据分析

  认知度 = 符合标准数量/样本总数。

  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Origi数据处理软件。

  4结果分析

  4.1当地社区家庭经济状况

  调查显示,保护区紧邻的社区为王家村和大柏村,总人口约为1885人。其中彝族为主要聚居民族占765%,其次为汉族和瑶族等。社区居民家庭主体为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和六口之家及以上分别占到282%和294%。社区家庭年收入5000元及以下的家庭占388%,5000~10000元占 294%,10000~20000占94%,20000元以上只占到12%。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务农占647%,外出打工占259%,生意或投资占 24%,其他收入来源占59%。

  分类不知道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对受保护动物的认知度21.2%7.1%10.6%16.5%37.7%对受保护植物的认知度24.7%5.9%11.8%11.8%30.6%

  4.2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程度

  保护区毗邻社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结果。表1显示,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保护动植物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保护动植物缺少有效认知的比例都超过了1/5。但值得高兴的是,占到1/3的居民对保护区受保护的动植物有较为良好的认知。调查中发现,近两年约624%的社区居民没有在保护区周边见过野生保护动物了,见过1种的居民为106%,见过两种的为59%,见过3种及以上的居民为59%。

  在涉及是否会自觉加入到保护野生动植物行动的调查显示,706%的社区居民会自觉加入该行列,118%的居民表示不会加入,另有176%的居民表示得看实际情况。由于两个社区毗邻保护区,所以野生动物对社区居民农作物的偷食和破坏一直存在。此次调查显示,近两年已经有776%的居民的农作物没有被野生动物偷食或破坏,只有224%的居民表示农作物依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当农作物受到野生动物破坏后,当地社区居民的态度各异。占753%的居民表示会想办法制止这种情况,141%的居民表示会置之不理,59%的居民会在农作物旁投食其他食物以减少农作物的受害,只有35%的居民表示会去捕获这些野生动物。国家对在保护区周边,因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偷食等行为对当地农作物造成损失的,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受损程度对农民做出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在调查中,只有 353%的居民表示了解这一政策法规,一半以上的社区居民都不知道此项政策法规。

  4.3社区生产生活与保护区的关系

  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居民在成立保护区之前就一直生活在保护区内。调查显示,占506%的居民移栽过保护区里面的野生植物,包括食用植物、中药材、优质树种等。余下494%的居民从未移栽过保护区里的野生植物。保护区里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这些种类中不乏野生蔬菜、优质中药材、食用菌等。调查显示,有82%的区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森林采摘具有实用和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进入保护区采摘过1种野生植物的居民仅为35%,采摘过两种的居民占到318,采摘过3种的为24%,4种以上的只有35%。在对待野生保护动物方面,从未狩猎过的居民占到670%,271%的居民表示现在已经不再狩猎,而59%的居民表示偶尔还会进入保护区狩猎。

  4.4保护区管理部门对社区的指导

  本次调查的两个社区为彝族聚居地,许多家庭饲养了黑山羊、牛等半放养的牲畜,保护区有时候也会成为他们的放牧地点。调查显示,941%的居民不会进入保护区放牧,47%的居民表示会进入保护区放牧,12%的居民会偶尔进入保护区放牧。保护区管理局为保护区的直接管理部门,负责保护区管理和其他的相关事宜。调查中发现,682%的居民表示保护区管理局每年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相关活动,153%的居民表示没有开展,而165%的居民表示从未开展此项活动。在对保护区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知情情况上,294%的居民表示了解一部分,占518%的居民表示了解甚少,有188%的居民表示完全不知情。因此在对保护区管理局当前的宣传教育活动的满意度上,有188%的居民表示不满意,482%的居民基本满意,212%的居民表示满意,仅有118%的居民十分满意。

  4.5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

  保护区目前已经开展了规模适度的生态旅游项目,并在保护区里面修建了观景台和环湖观光道路。在保护区是否应该开展旅游活动的调查中,106%的居民认为不应该,400%的居民认为应该,494%的居民认为应该适度开展。目前保护区里已经没有居民居住,所以保护区发展旅游业之后,毗邻的村庄自然成了为一部分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的最佳场所。在村庄是否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区旅游开发这一问题上,82%的居民认为不应该,282%的居民认为应该,而占到636% 的居民表示听从政府安排即可。村庄积极参与到保护区旅游活动中有多种参与形式,129%的居民认为应该积极兴建农家乐;106%的居民认为应该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153%的居民认为应该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188%的居民则表示听从政府的统一安排;认为应该把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和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占到106%;认为应该将兴建农家乐、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和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三者相结合的居民占到176%。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讨论分析

  5.1提高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保护区毗邻社区居民对保护区中的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度很低,许多无意的破坏源于他们对这些物种的不了解。当地社区为彝族聚居地,居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家庭除了上学的孩子识字外,家庭成员的文盲率很高。但这并不影响对居民的教育,居民世代生活于保护区里或边缘,对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认知体系。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年迈的居民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保护区里的许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具有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林间产品。所以,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利用社区的学校作为教育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教育手段,加强孩子对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利用社区居民农闲时间,组织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会居民辨认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增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度。通过此项措施的逐年推进,当地社区定会逐步对保护区产生全新的认识,并慢慢加入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列中。

  5.2科学合理地利用保护区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被社区居民广泛利用的为植物资源,大体可分为药材、野生菌类、野生果实、经济林木四类。自然保护区一直沿用传统的“保垒式”保护方式,由于忽略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很少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社区居民世代生活于此地,本就依靠仅有的自然资源生存。划为保护区后,由于实行绝对的封闭政策,使得许多居民丧失了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当地社区居民647%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82%的居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采摘具有经济价值的林间产品以补贴家用。保护区有超过50%的居民移栽过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并且有近10%的居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采集林间产品,这些表明当地社区和保护区是存在有非常紧密的经济利益链条。保护区南华县管理局在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南华县大力推广境内野生食用菌保护工程,社区居民采集野生菌可达30t左右,产值近百万元。这一工程既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也极力增强了居民对保护区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因此,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野生可食用和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上,应该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与合作。积极联系科研单位,对可利用植物资源进行质量和技术评估,科学合理地引导居民引种和合理采集,既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又增强他们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

  5.3赋予社区参与、监督权利,实现社区共管

  根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解释,社区共管是指共同参与保护区管理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的过程,通常指当地社区对特定自然资源的规划和使用具有一定的职责,同时也是指社区同意持续利用资源时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总目标不发生矛盾,其主要目标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社区发展的结合。保护区与所在社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单纯的政府管理已经出现许多弊端,并引起了保护区域社区较为激烈的矛盾。赵俊辰认为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共管具有参与的广泛性、权属的明确性、激励的有力性、冲突调解的及时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地适应性或可接受性六大特征。目前,国内外的保护区管理工作都在积极寻求保护区与所在社区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案,而社区共管是目前研究和探索最多的方案之一。对此,保护区应该下方部分保护区管理权限,加大社区对保护区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参与、监督。调查显示,目前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满意度并不高,只有212%的满意和118%的十分满意,事实证明社区居民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愿意积极加入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所以,采取政府下放权力到社区,积极组织社区成立自治保护管理组织,是未来保护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杜兴兰,孟凡玲.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126~127.

  [2]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指南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何明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隆阳管理所实行社区共管的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4,129 (1):40~42.

  [4] 刘霞.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

  [5] 卢彰显,肖绍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探讨――以广东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江西林业科技,2011,4:53~56.

  [6] 任叔辉,刘少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发展对策 [J].北方园艺,2006,3:50~52.

  [7] 孙建忠,柴文运.永昌东大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J].甘肃科技,2008,24 (2):16~18.

  [8] 苏扬.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 [J].生态经济,2001,3:60~61.

  [9] 王加连,刘忠权.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475~479.

  [10] 王光美,蒋高明,彭羽,等.基于社区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为例 [J].生态学报,2005,25(6):1459~1465.

文章标题:林业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范文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231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