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论文发表农田水利建设的策略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3-09-25 11:13 热度:

  农田水利建设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河北农业科学》创刊于1992年,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CN13-1197/S,中国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1008-1631。

  摘要: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策略

  引言

  我国地域广阔,但是水资源十分短缺,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匹配。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指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扩大田块,平整土地,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改良低产土壤等。

  2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处于亚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农作物经常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抗旱救灾,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的重要任务。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充分的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农作物会长期遭受干旱,树木干枯、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水土流失等问题则会发生。

  3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4农田水利与各种因素相关

  4.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4.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4.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5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5.1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领导,实施政府领导负责机制,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纳入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须做好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管理法规,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做好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另外,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实施先整体规划后局部规划最后细部设计的战略,保证农田水利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利用国家财产。

  5.2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5.3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强排灌区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切实做到帮助农民增收,使农业增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以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在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必须拓宽投资渠道,调整农业土地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金,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筹集资金。

  5.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的策略方法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对水利工程建设做好科学规划;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广,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新工艺、新技术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改革。

  6结语

  我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在目前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论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地位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2):134.

  [2]王海星.互助县农田水利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5,267.

  [3]吴治蓉.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8):103.

文章标题:农田水利建设论文发表农田水利建设的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1881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