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8-16 08:59 热度:

  摘要:新农村建设问题集中了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和全局性。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就做好村镇管理工作结合当地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村镇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较深刻理解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管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好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将高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能够更快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及道德素质。
  
  一.渝西地区农村建设与管理现状
  (1)新农村经济建设与管理
  渝西地区位于成渝经济带中重庆与川东主城区的过渡地带,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地区,包括12个区县,面积达到了18828平方公里,262个乡镇人口达到了1021.55万人,占据了重庆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渝西地区多为丘陵,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人口的限制导致人均占有量不足,但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非常良好,人均GDP在重庆属于上层。
  近年来渝西地区的新农村经济建设成效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有三点最可喜的变化: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了一定的发展,以潼南桂林的蔬菜产业集群,合川的生猪产业集群以及荣昌的畜牧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集群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二是农业区域布局逐渐合理化,农业结构得到优化,使得生产力稳步提升,产品质量也有了保障;三是出口产品数量增加,像江津的桔柑等农产品已经走出了国门。这几点印证了渝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但是,在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忽略潜在的不足。例如上文提到产业集群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产业集群化程度仍然不高,专业分工也并不明确,这就需要相应管理部门集中零散农户与企业,将产业集群更加系统化与合理化。又如部分区县盲目“多元化”发展,照搬照抄其他区县的产业模式,忽略了产业结构,功能,模式的独立性,虽然看似红红火火,但实则冷冷清清,面对这样的局势,管理部门更应该提倡“一枝独秀”,把强势产业做好做大,有了龙头产业,才能更好的带动小企业以及农户的集中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力度,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完善企业集群化的制度,将资产更加的集中。所谓管理,就应该在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将凸显的问题集中考虑,综合解决。
  (2)新农村政治建设与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在农村的工作重点凸显,必须在村民的素质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引导农民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更好的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包括渝西农村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政治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由于农村居民数量多,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城市居民来说偏低,在进行政治建设的同时必将出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这时教育问题的弊病又显露无疑,所以新农村政治建设要想做好,必须要将教育的列车提质提速,将政治建设融入教育体制,在素质教育迅速爬坡的同时,政治建设必将潜移默化的上一个大台阶。政治建设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政治思想觉悟不高,必将影响村民各方面的发展,这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格外重视政治建设,并始终不渝的贯彻《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3)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
  渝西地区作为重庆三大经济区之一,人均GDP比重庆人均GDP偏高,比重庆市区人均GDP偏低,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以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良好,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各县区开展群体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提高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已有的优势,村委会应当坚持发扬,使之更上一层楼。当然,由于各县区的情况不同,永川、荣昌等经济强县的文化管理工作应当相对简单,其余较落后县区的文化建设工作更要该严抓。
  (4)新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
  由于渝西村民的居住特点是分布较散,且交通又不方便,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包含方面极广,其中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尤为突出,很多区、县、村民仍然有“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现实问题,在渝西地区尤为突出的就是上学难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而逐渐增多,如今已成为渝西地区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渝西地区距离重庆主城区跨度很小,导致很多夫妇去城区另谋生计,在家无人看管的孩子无学可上,很小就担负起了家庭的担子,这不得不说是政府部门的失误乃至失职。教育乃名生之本,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在我认为新农村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农村教育体系完善,让每个孩子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这就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早的统筹规划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真正解决农村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今年来国家调拨大量资金投入全国医保体系,为不少看不起病的农村家庭减轻了负担,但是问题并没有全面解决,对于药物价格的监督管理仍需加强。住房问题则更多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儿童有学上,病人能看病,家庭有房住的新农村,才是我党积极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渝西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1号文件,5号文件及十三届八中全会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到了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再次提出建设新农村发展的必要性,结合时代特征,我对渝西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总结了一些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统一的工程,它对农村的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其中难点有三:思想观念束缚;增收渠道狭窄;基础建设落后。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管理部门树立系统发展观念,因地制宜的把过程与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并且以长远利益为大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政策激励增收,以改革促进增收,以法律保障增收,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创建理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
  三.渝西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便是开始提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政府管理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优点与必要性,带动村民积极性才能保证建设的一路通畅,并处理好村民主导与政府引导的作用关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让村民体会到新农村带来的利益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建设中去;加大村镇规划力度,衔接好村镇与市区的基础保障体系。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过程完美统一,才能真正将渝西地区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王越.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重庆市林业局.2006-02-05
  [2]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2006

文章标题: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gongcheng/1301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