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所属栏目:水力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06 17:29 热度:


  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对工程特殊部位的要求,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对测温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底板范围内,下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部覆盖二层毛毡被,若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25℃时,继续在混凝土上加盖草帘被,直到温差<25℃为止。
  4注意事项
  4.1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的过程中,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就会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因此,要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排水坑和集水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4.2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1)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要控制一下振捣时间,以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
  2)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须及时采用2m长括尺,将多余的浮浆层刮除掉,按照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要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的时候,再进行混凝土面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进行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的工作。
  5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5.1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热量达502.42J,因而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在1~3d内放出的热量是总热量的一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发生在浇筑后3~5d内,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应力与温度成正比。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及水泥用量有关,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可能性也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5.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受到下部地基的限制,产生外部约束力。混凝土在早期温度上升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驰度大,压应力较小。但当温度下降,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会产生垂直裂缝。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造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因而在中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约束作用时,也会产生裂缝。
  5.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总和。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越高。如温度下降快,会大大增加外层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步骤。
  5.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包括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体积变形、干燥收缩和混凝土匀质性变形。混凝土中80%的水分要蒸发,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随着混凝土的继续干燥而使20%的吸附水逸出,就会出现干燥收缩。而表面比中心干燥得快,因而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导致出现裂缝。
  6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应低于0.6,混凝土塌落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格控制,塌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增加水,塌落度控制在10~14cm为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除必须进行物料、机具、技术和现场准备外,还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水泵、测温设备等。
  搅拌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运抵浇灌地点并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塌落度变化等现象,如发生离析,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和后方可入模。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振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为宜,具体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分层浇筑时,振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时要防止震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每完成一段,应随即摊平拍实。混凝土的养护。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要在12h内加以覆盖,并蓄水20cm养护至少3d。混凝土测温。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和温降的变化规律,应对混凝土进行全过程的监测控制。测温点的布置要有代表性,沿浇筑的高度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为80cm左右;平面则布置在边缘和中间,平面测点间距取5m。采用预留孔洞的方法测温,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在温度上升阶段(1~3d龄期内)第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第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测温工具选用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25℃时,若在混凝土升温阶段,要尽量减少覆盖,尽量让其降温;若在混凝土降温阶段,要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时间间隔较大,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混凝土分层浇筑面人为做成集水坑,将多余的水分集中后用隔膜泵抽水排出。
  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对下层混凝土进行养护,其强度达到1.2N/mm2、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室外温度之差在25℃以下时进行。分层浇筑间隔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温度降到大气平均温度为宜,一般为3~5d。工地采用相隔3d,分2次浇筑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的振动力,因此必须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防止模板产生过大的变形。在浇捣前必须认真检查,并要充分湿润。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基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shuili/87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