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措施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21 08:07 热度:

  摘要:道路和桥梁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加强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要严格遵守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规则。对道路和桥梁的技术特征及其变化均要如实记载,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道路和桥梁,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年代修建于各地城镇和各级公路上的桥梁,负担着十分沉重的交通荷载及繁重的交通量。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如建桥当时的资金紧缺,设计荷载及泄洪标准偏低,技术力量的缺乏,设计、施工管理的粗放,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和设备、手段、材料的落后,以致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考虑不周的缺点,施工也留下大小不同的缺陷。当时社会发展较缓,缺乏前瞻和预见,道路和桥梁投入运营使用之后,运营管理的长期滞后,管养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被忽视,管养费用被挤占、挪用,运营车辆长期普遍超载和严重超载未得遏制,道路和桥梁的技术状态未得到及时、细致的观测掌握。在寒冬酷暑、暴雨烈日、洪水冲刷、车船撞击的多年影响下,使得为数众多的农用、公路及城市桥梁,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病害,如桥面破损、栏杆断裂、伸缩缝损坏、桥头跳车、梁板或拱体裂缝、砼剥落、钢筋钢索锈蚀、钢结构裂纹锈烂、墩台断裂位移、挡墙倾斜错位、锥坡下挫坍塌、墩台基底冲空、桥头路基冲塌、河床护底冲翻以及河道被冲刷严重变迁而危及桥头路基等,已经破坏了道路和桥梁的正常良好状态。这种不良状态,除将大大缩短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之外,有的已经威胁着过往人车的安全而成为危桥,成了政府、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耽心的大事。
  对于事关行车安全的道路和桥梁设施的管理、检查、养护维修、大修加固、技术检定等方面,我国的道路和桥梁交通系统就施行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特别是道路和桥梁设施的管理,长期以来实行了道路和桥梁档案管理、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计划预防性维修制度,配合路桥检定、路桥试验、洪水冲刷观测、路桥大修和防洪工程,维护了路桥的正常完好状态,从而大大地延长了路桥的使用寿命,使得经历了几十年的酷暑严冬、暴雨烈日、洪水淘刷、战乱损坏和提载提速考验,除少数做了加固、换梁或改建之外,绝大多数的苍老旧桥至今仍保持着安全运营状态,为国家承担着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科学地管好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相关系统在较早之前就有建立道路和桥梁的技术履历书,对道路和桥梁的技术特征及其变化都进行如实记载;对已丢失的道路和桥梁基础资料,进行仔细挖探清楚;对于某些道路和桥梁有丈量结构详图,并据以检定其荷载等级。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颁行的《技术规程:第一辑土木工程(道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技术规程》、《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桥隧建筑物保养质量评定标准》、《桥隧综合维修验收标准》、《桥隧大修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都有对道路和桥梁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规定与习惯,有了道路和桥梁的试验、检定、大修设计、和大修施工队伍。同时,有一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留学归国、名牌大学毕业的技术、管理骨干。道路和桥梁不但内在大小病害得到了及时地整治、加固,而且那时已经进一步顾及到外表的整洁美观,实行了状态评分、评比制度。更重要的是相关技术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执行已成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道路和桥梁管理的科学、先进之处。
  由于道路和桥梁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道路和桥梁的运行关联性极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确保其日夜不间断安全、正点地运行,密切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救灾和人民生产生活等诸多大事,如果在一座小桥上中断行车一天,将使数以百计的客货列车停运,影响可波及数省,责任极其重大,所以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更加要强调稳重。半个多世纪以来,道路和桥梁的施工单位在确保安全、不中断行车、利用行车间隙或短暂的封锁时间进行道路和桥梁设施的修理、更换,从组织、计划、准备和技术措施方面的考虑,都是十分细致、周密和严谨的,都是考虑如何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正常运行,以顾全国家、社会的大局利益,保证道路和桥梁运输系统的总体效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铁路曾经创就三分二十五秒钟更换一副道岔,一个小时更换一孔钢梁的经验。但多年来所见的市政、建筑、园林、电信、电力、燃气、热力、公路等部门的施工,多图业主或施工单位自身的方便和利益,而少顾对社会、交通现状的重大影响,较少考虑其他单位的损失,轻易地令行车改道、阻断或阻滞交通,施工拖沓,因施工不当或不慎损坏公用设施给社会上其他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失的事例比比皆是,很是遗憾。
  在城市系统中和城乡结合地段的道路和桥梁,甚至公路桥梁,由于其重要性不比铁路桥梁,管理制度建立较迟,管养队伍的建设和责任的确立严重滞后(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编、由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才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即使是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我省,《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办法(暂行)》,也是在2004年9月1日施行的,国内有好些高速公路似乎尚无自己稳定的维修队伍),且至今执行力度较弱。尤其是缺乏管理历史基础的中、小城市,重新建、轻管养的短视认识没有解决,以致城市维护资金被挤占,道路和桥梁的管理与养护无人负责、无钱进行,其技术力量更是极其薄弱,有些才几年或十几年前建造的大桥,设计、竣工资料就已缺失,其历史和现状无记载、无检查,不懂得检查甚么?怎么检查和记载?养护甚么?怎么养护?哪里重要?哪里次要?哪些病害需要及时整修加固?如何加固?以至小病、中病无人管,到大病成了危桥时才突感惊慌!道路和桥梁的运营管理本来就较难,又长期失控,车辆超限、超速、尤其是严重超载,给道路和桥梁造成极大的损害。道路和桥梁一方面是遭到强力损害,另一方面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检查、养护和救治,其寿命能长吗?使得有的桥梁才建好十几二十年,就因病害严重、承载力已大大降低而成为危桥。再加以缺少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技术人员参与分析决策,加固乏术,不能保证安全,以致耗费巨资,将桥梁拆除重建;亦有由于对浅基础认识不足,防护不力,致使千年古桥在暴雨洪水中被冲毁,损失巨大,殊深痛惜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车辆载重量、车速和交通量已大为提高,在过去三、四十年所建造的低标准的、长期失养的农用、公路及城市的道路和桥梁能否继续服役并安全运营,已成为公路和城市建设决策部门的一件大事。但是,有病害、甚至病害严重的危桥,如果有正确的检查分析与诊断,以新技术、新材料给予加强、加固一般是能够继续安全运营的,并且能使其原有载重等级得到提高。此项检查、分析、加固的费用,一般只是新建费用的10%-20%.而且在加固过程中,除少量重车短期绕行之外,勿须全部中断交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了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道路和桥梁经过检定加固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数十年的事例,在道路和桥梁上可说是屡见不鲜。几十年来,几代土木工程专家学人,在铁路、城建、公路系统从事着路桥、水文、建筑和其它土木工程的养护维修、科研、试验、检定、大修加固、施工、设计以及建设管理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事道路和桥梁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对病桥、危桥有所分析和研究,并实施加固设计和施工,对辛勤为人们工作的路桥,如医生之对于各种病人,实行“救死扶伤”,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德之物-道路和桥梁,健康地继续为人们工作和造福。
  另一方面,要抓好道路和桥梁工程项目经理的管理技能,顺利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在企业内部,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部工作的总负责人,对外可以作为企业法人的代表在授权范围内负责、处理各项事务,因此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由此可见,项目经理是与项目分不开的,离开了项目,也就不存在“经理”,因此,要探讨道路和桥梁工程企业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就不能不说项目管理,有怎么样的项目管理,就必须有怎么样的项目经理去管理,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变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也应与之相适应,否则就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项目经理对项目的管理主要限于对施工项目的管理,也就是说对一个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施工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项目管理的发展与改革促进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以及施工项目规模的越来越庞大与复杂也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项目经理通常只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家和任务执行者。而现代项目经理不仅要有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经营管理等其他多方面能力,比如对项目部成员的激励以及与业主、监理、设计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的策略保持一致的能力。项目经理必须通过人的因素来熟练运用技术因素,以达到其项目目标。也就是说,道路和桥梁工程的项目经理,必须使项目部成为一个配合默契、具有积极性和责任感的高效率群体。因此,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大环境与普遍采用项目法施工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相关道路和桥梁企业的项目经理若要实现预定项目管理的各种目标,项目经理要严格遵守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实施性专业规则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顺利实施。

文章标题:论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84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