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总结研究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20 08:04 热度:


  1.7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控制
  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规定要求立模,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坡度与平整度。因搭板靠近桥头处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顶面距离较小、基层较薄,当压路机通过时,容易被压碎或形成薄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凡搭板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顶面不足10cm的,在铺筑下面层时一律将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凿除,统一用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填筑、磨平,从而保证了整个台背回填的整体强度。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桥头跳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压实度、灰剂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整体强度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从而形成桥头跳车。
  (2)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要存在允许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变化,这个问题在施工中仍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采用适当加长过渡路段长度给予缓解。
  (3)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不利于操作及人为的疏忽,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往往是桥头的薄弱环节,易发生裂缝和桥头沉陷现象,因此台背回填土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若确实不具备同体施工条件的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10cm成倒台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
  (4)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控制上产生误差。
  (5)为增强桥面结构层强度,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变更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并向桥头两侧各延伸10m,并同时在40m范围内用1%的纵坡进行调整。为保证路桥结合顺畅,结构形成一致,对变更前已施工的沥青混凝土统一用铣刨机进行铣刨处理。
  3、结论
  路桥过渡段上的路面的合理结构形式、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等问题引起了工程界的关注,必须对之进行总结研究。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总结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840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