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莱高速公路青马段第九合同段桥头施工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17 16:46 热度:

  引言
  青莱高速公路青马段第九合同段地处人口稠密、交通较为发达的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马庄和孟疃三镇境内,全标段线路全长13.22Km,路面宽度为34.5米,设计时速120Km/h.桥涵数量达53座,平均间隔249米设有一座结构物,为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桥头与路基地段平顺,杜绝出现跳车现象,特对桥头地段施工质量及各项要求均作了特别的分析与要求。
  1.桥头跳车原因
  台背处下沉
  台背施工质量重视不够,台背地基处理不到位、基坑处理不彻底,填筑材料较差(含泥量、粒径、级配等)、材料含水量控制不到位、分层厚度、机械碾压次数、边角处理压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台背处下沉。
  台背与路基交界处开裂
  台背范围内填筑虽按施工严格要求,但对台背与路基交界处的台阶开挖不到位或台阶宽度及高度均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从而造成此交界处成为最薄弱处导致竣工通车后路面开裂
  搭板断裂
  搭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台背填筑不密实、搭板没有在路基填筑预压期稳定后进行施工、桥头搭板没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或搭板混凝土施工养护不到位而造成早期裂纹等原因造成了工程竣工通车后出现搭板断裂而导致桥头跳车。
  桥头处路面不整平
  由于桥头处路面结构型式与一般路基处不同,特别是基层和下面层均在此处结束或开始,造成各路面层在此段成为施工质量最薄弱,路面平整度较差而出现跳车。
  伸缩缝处不平整
  伸缩缝施工温度控制不到位、或没按厂家要求的施工温度进行施工、伸缩缝的顶面安装不到位、伸缩缝处填充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及平整度等原因造成伸缩缝处跳车。
  2.桥头处施工
  桥头地基处理
  桥头地基自身强度及密实度很大程度影响到桥台背的施工质量,根据第九合同段的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图中采取了桥头地基强夯处理。
  3.1.1锤重与落距
  夯锤重与落距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锤重和落距越大,加固效果越好。设计要求锤底静压力在25~35Kpa之内,夯击能1000KN•M。根据本合同段机械设备实际选取:①直径2.2m的圆形钢锤,夯锤重10t,锤底面积3.8m2,锤底静压力为26kPa,落距确定为10米;②直径2.4m的圆形混凝土钢板锤,夯锤重12t,锤底面积4.5m2,锤底静压力为26kPa,落距确定为8.5米。
  3.1.2夯击次数与遍数
  根据设计要求,强夯两遍之后,满夯一遍以便将松动的表层土夯实。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照施工现场得到的夯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根据强夯试验结果适当调整夯点夯击次数。
  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④每台夯机配备累计式计数器,以记录每台班的夯击次数。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应详细记录每台夯机每一夯点的起止时间和夯击次数。
  根据工程实际地质及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夯击次数不同.
  3.1.3夯点布置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与设计要求,第一遍夯点按正方形布置,夯距5.3m,第二遍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点的中间。详见《强夯夯点平面示意图》。
  3.1.4两遍夯击的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是指两遍夯击之间一定的时间间隔。两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消散所需的时间,一旦夯击后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即可进行新的夯击作业。根据本合同段的实际地质情况,第一遍夯击与第二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周。满夯与第二遍夯击之间的间歇时间视气候、气温决定,一般控制在3天左右。
  3.1.5强夯范围
  为了避免在夯击后的土中出现不均匀的边界现象,从而引起桥头处的不均匀沉降,故必须放大强夯加固范围。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路基坡脚线以外3m范围内为强夯加固范围。详见《强夯处理宽度示意图》。
  结构物基坑回填
  3.2.1基坑的清理
  基坑的杂物及松散的土体全部清除,排除基坑内的积水,平整基坑底部。
  3.2.2基坑回填
  选用渗水性材料进行回填,所用材料为天然砂砾,材料要求按路面底基层标准进行试验和进料。由于基坑处空间较小,采取人工分层下料,冲击夯进行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逐层填筑。每层进行检测压实度,压实度不小于96%.
  台背填筑
  3.3.1材料要求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选择天然砂砾作为填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1.5毫米。相应指标按路面底基层砂砾标准进行要求,且填料中不得含有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
  3.3.2填筑范围
  基础顶面开始回填(基础顶面以下为基础回填,基础回填采用级配砂砾),台背填土为倒梯形,其顺线路方向的长度应自台身起坡线开始,底面宽2m,斜坡坡率为1:1,顶面宽度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锥坡填土要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3.3.3台背与路基交接处的处理
  台背与路基交接处先开台阶,台阶高度控制在30厘米,宽度不定,直到台阶处路基填筑密实处为止。
  3.3.4台背填筑要求
  在台背的基础顶面开始用红油漆每间隔15厘米画出填筑厚度的控制水平线。填筑时按15厘米厚度乘以相应宽度作为进料数量,不允超量进料,得于控制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测砂砾的含水量,尽量接近压实的最佳含水量,否则及时调整填料的含水量。压路机能压到的地方,一定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控制压路机行走速度在3公里/小时以内,起步时平稳。靠台背或相应边角处及时用冲击夯进行夯实。压实度检测频率控制在每50m2至少一个点,为保证其有代表性可增加至2~3个点。
  搭板施工
  搭板在台背填料沉降期后进行施工,沉降期一般控制在8个月左右。搭板施工前,对台背填料表面或其搭板的底面处必须进行处理,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做好混凝土及钢筋的质量工作,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裂纹。搭板处锚固筋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控制搭板的顶面标高及平整度。
  桥头面层铺筑
  桥面铺装前按设计及规范作好防水层,特别是桥面砼标高的控制及施工的平整度,影响到沥青路面摊铺的平整。施工时注意防止沥青铺筑时的推拥等现象。桥面面层铺筑时与桥台背处的面层一次成型。
  伸缩缝施工
  伸缩缝施工是在沥青铺装完成后,进行锯割处理,掏出伸缩缝两侧预留的凹槽,清理干净,按伸缩缝生产厂家要求的安装温度进行施工,并控制好伸缩缝顶面的标高及伸缩缝型钢顶面与线路纵坡一致并点焊固定,按设计要求处理好槽口内的材料填充,保证与路面平顺。
  3.结束语
  (1) 克服桥头跳车必须严格按规范施工,选择渗水性好的材料,或在风化填料中掺加石灰或水泥予以稳定,加强检测频率和过程控制。
  (2) 建议在设计时挖方段结构物的台尾考虑设横向排水盲沟;路堤的桥台背处的两侧路基边坡进行全部封闭处理,以减少雨水对该段路基的影响。
  (3) 台背与锥坡均用同一填料,一起填筑,保证台背与锥坡质量均得到控制。
  (4) 台背用砂砾填筑时及时检测其含水量,由于砂砾渗水较快,其含水量变化较大,需及时调整填料的含水量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
  参考文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山东省青马高速公路第九合段设计图
  

文章标题:浅谈青莱高速公路青马段第九合同段桥头施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77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