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向浅析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5-06-01 15:51 热度:

   摘要:公路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对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交通车辆不断的增多,对公路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本文主要是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现状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交通运输;发展趋向

  引言

  为了保证公路的质量水平,我们不仅在公路修建时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公路修建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部门面临严重挑战,针对公路养护存在的重建轻养、站点布局不合理、激励机制不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一、公路养护的目的和意义

  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如果公路缺少保养,路况必然会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在整个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关系着行车是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因此,路面养护质量是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我国公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精简机构,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提高资金效率,全面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最终实现公路管理与养护生产分离,积极培育和发展公平竞争,形成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实现公路养护决策、养护投资机制的科学化,养护管理机制的现代化。

  二、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随着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公路养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公路养护在整个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公路养护体制目前仍然带有很大的计划经济的特点,与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造成养护资金短缺、公路养护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经常出现管养脱节、顾此失彼的现象,已建成的水泥路保洁不及时,路面被厚厚的泥土覆盖,刚建完的公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县级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散,机构设置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

  三、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在养护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建设轻养护”思想严重。由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现有路况,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单位来说,不愿意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对所管养道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导致对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公路管理站由于受传统养护思想影响,加之技术力量落后,只注重了对破损路面的维护工作,而忽视了对公路的常规性保养,造成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投入的浪费,影响了公路的社会形象。

  (二)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养护管理仍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养护经费采用拨款方式。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公路市场化经营的需求。尽管各省市在养护管理机构及组织方式上较为健全,但由于体制的影响和养护市场的封闭型管理,已愈来愈严重地影响了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和管养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有些地方管理观念陈旧,人员机构臃肿,分配机制缺乏活力,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站点布局不合理。部分养护站管养里程长,养护人员少,公路养护工作基本是请社会力量完成,从而增加了养护成本。与此同时,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原有站点数量过多,特别是一些支线公路站,扫帚、铁锹还是主要的养护工具,养护生产停留在原始手工作业状态。干支站点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养护生产工效不高、干支养护失衡的现象。

  (四)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各个县市大多数公路养护经费依然采用事业管理体制,依靠上级拨付,不管养护程序如何,质量好坏,费用都是一样多,调动不起职工积极性。加之于材料费上涨,职工工资及人员增加等,造成养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致使养路和养人的矛盾较为突出。

  四、公路养护工作的相关对策

  以上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规章制度,加快机械化进程,树立绩效管理观念,强化业务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建养管并重。养护是建设的延续,良好的养护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十二五时期,将是公路行业由建设为重走向建养管并重的过渡期,也是社会各界对公路服务水平的高度关注时期,面临新形势,要强化认识,积极转变思想,进一步抢抓机遇,特别是要重视通过争取提等后的国省道的改造改善工程,建养管并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二)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促进工作。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和公路局的考评要求,将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中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内容制定成检查标准,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定期不定期的对公路养护质量、路况和养护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以促进养护规范化程度和养护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关键,所以,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更需要加强国产养护机械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途径筹集养护资金。由于公路公益性较强,养护资金需要长期投入,单靠上级拨款是远远不够的,须多途径筹集资金,争取政策,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多承接工程才能保证人员工资发放和公司运转,才能为干部职工谋取更大的福利。一是组织精兵强将争计划、跑项目、拓市场。公路交通事业国家扶持投入性很大,谁跑得多,谁盯得紧,谁就获取更多;目前公路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公路养护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等。预防性养护可以缓解养护目标和养护经费不足的相对予盾,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变被动养护为预防性养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推动发展。

  五、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养护体制的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实现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引入竞争,走专业化、机械化的路子。

  (一)养护队伍更加趋向于一专多能。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因此需要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机械配套,才能完成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公路的养护维修所涉内容很多,如路基、路面、各种交通设施以及绿化等等,而每一类维修,经常是临时需要组织,因此公路维修组织一定要人员技术全面、一专多能。

  (二)养护作业方式更趋向于机械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养护机械化是确保公路具有快速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路基、路面、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等方面的养护作业基本上采取机械和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只有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业,才能实现高效、安全、畅通的基本要求。

  (三)养护管理体制逐步走向集中、统一。公路建设初期,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管理上的多元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交通量的增大,更带来了养护的问题。一处或一段维修、关闭,就会使整条路甚至局部的路网不能发挥效益。因此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对交通和维修掌握有一定的分流、调度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

  结语

  总之,必须重视公路的养护工作,公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及养护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民强.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与问题[J].交通世界,2008.5.

  [2]李祝龙;丁小军;赵述曾.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对策[J].公路,2002.8.

  [3]陈虔礼.认真做好公路桥梁养护维修工作.广西交通科技,1994.2.

  [4]闰步俊;郭天星;刘学军;王艳凤.县乡公路建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0.2.

文章标题: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向浅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2696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