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居聚落居住空间浅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15 06:31 热度:

  摘要:华夏大地因其气候,人文不同,养育出民风不同的民居形式,从南到北,民居的形式千姿百态。华北平原地区的民居聚落形式虽以四合院为蓝本,但也呈现出独有的性格。本文从河北民居形成的因素出发,分析聚落居住空间的四个基本层次。
  关键词:河北民居,聚落,形成因素,居住空间
  
  聚落可以认为是由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场所,在物质上表现为一种空间关系、环境景观、建筑实体,并通过物质实体表现出经济、文化现象和历史演进过程。处于华北平原的河北地区的民居形式虽沿袭了四合院的模式,但也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1.河北民居村落形式形成因素
  1.1平原地形,用地宽松平整(地理因素)
  地处华北平原,用地宽松,地形平整,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受地形限制小,分布密集,规模大。建筑选址常在平坦、宽松地段,为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基础。
  1.2气候寒冷,日照需求高(气候因素)
  河北大部分地区处于中温带,气候寒冷,民居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很少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呈现规整的形体。
  1.3规整,简洁的审美观念(人文因素)
  南北建筑风格样式的差异还缘于南北居民的文化习俗、喜好和审美观念。北方表现为规整、简洁、一致,且大多数传统民居的装饰比较抽象。
  2.从居住空间的四个基本层次上分析平原聚落和住宅的特点
  从聚落到住宅单体,形成从整体到个体的组合关系,对民居的分析也需采用从整体到单体的步骤。
  
  2.1聚落的区域形态——间距较大,关系稀疏
  华北平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程度相差无几,处于劳动协作与共同防御贼匪的需要,人们往往聚居一处,形成较大的村落。在村落的选址上也不同于山地,一般是择水而居,村落周围筑土墙,功能类似城郭。居民密集,以百户以上的村落为多见,而村落周围耕地的多少决定了村落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华北平原村与村之间距离较江南为远,且村与村之间关系稀疏,相对闭塞。
  零星聚落是一个新村落发展的开始,从文献分析来看,华北平原很多零星聚落都是通过移民形成的,早期移民基本上是散居的状态,这些散居的聚落不外两种结合方式,一是各移民聚落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成村,缺乏较大的核心聚落,各零星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各自独立成村;二是以附近较大村落为核心,在原有村庄以外的地方定居下来,形成一个个零星的聚落,这部分聚落中一些会独立成村,一部分则和附近较大聚落融为一本,分与合取决于与核心聚落的空间紧密程度,也与村庄的内部竞争有关。
  村庄周围大多修筑围墙,这是自身防卫的需要,据县志载:“雍正二年奉旨,着各村庄周围筑打墙垣,挑浚壕沟,两头设立栅栏,夜则上锁,令各保长掌管,各备防盗器具,挨门轮派,支更巡防”。从清末绘制的《青县村图》中可以看出,确实有部分村庄周围筑有围墙,设有庄门。不过,这种有围墙的村庄并不普遍,但“支更巡防”却是各村所坚持的。
  2.2聚落之间关系——整体自然有机,围绕公共性建筑组织村落布局
  平原地区民居形成的肌理没有山地聚落的错落层次,但是在平原地区,传统的村镇聚落大多是自然生成,在建造之初并没有一个规划的意向,而是由居民动手建造,经年累月形成规模,由于施工方式以及材料、数量的不同,单体建筑呈现各不相同的形态,从而在整体的村落面貌上形成了“自然有机”的平面聚落图式。
  华北平原民居形式一般是简化的四合院形式,正房是一字型,开间一般是3-5间,屋顶形式有平顶和坡顶两种,平屋顶一般有囤积粮食的作用,坡屋顶多出现在多雨的山区,建筑形体简洁,单体体型不大,墙体较厚重,开窗简洁,这也是有效地减小了建筑的体型系数,更有利于冬季保温。
  2.3住宅——整体方正规整,单体关系清晰明确
  总的来说,河北民居以院落为单元,多高墙,一般不对外开窗,十分重视建筑的防御性能,同时高墙在功能上也能抵御风沙,院内自成一片天地,建筑注重功能和实用性,遵循传统理念,推崇端庄大方的建筑形象,喜爱对称格局,与其尊长爱幼、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相吻合。
  这种院落式的组合,因单体建筑较四合院建筑简洁,因此在空间围合上没有四合院那种强列的围合感,但院落的利用上与四合院类似,其伦理功能仍很清晰,一般长辈、尊者住正房,儿女或地位不高的住侧屋,或是住正屋的端房间。这样以来,正房配合东西侧房,由围墙围合成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2.3.1正房
  平原地区民居的建筑平面清晰简练,让人一目了然。北面正房称“堂”,由长辈居住,有五开间和三开间不等,正房多高大,宽敞,冬暖夏凉,装饰装修的标准在全院居首,是整个院落中地位最高的建筑。正房的地平面居全院最高,由石头或青砖铺设而成,下三个或五个台阶则为庭院地坪,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得超越正房山墙。这种控制方法使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良好。
  2.3.2正房平面布局
  从建筑的平面来看,河北地区房间分区明确,通常为3-5间,进深1-2间,南侧为起居、卧室,北侧多为厨房、卫生间及一些储藏空间,各房间划分明确,通常正中为堂屋,作为起居兼接待客人之用,卧室分布在两侧。
  2.3.3东西厢房
  多为三开间,房门居中开启,窗户朝院内开,厢房地面、屋顶高度均低于正房,房间进深开间比正房为小,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在独院式住宅中河北民居通常把西厢房作为厨房。比较高级民居的正房和厢房朝向院子的一面都有前廊,能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但只在正房和东西厢房前建有廊子,各个廊子之间并不贯通。
  2.4住宅的组成部分或构件本身
  相比较而言,河北民居院落中各建筑细部的装饰甚为简洁,而且不少部位的装饰图案比较固定,各民居建筑间没有过多变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标题:河北民居聚落居住空间浅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9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