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承台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4-24 08:18 热度:


  4)混凝土表面及泌水处理。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较厚。混凝土浇至标高后,先用平板振动器捣实,再用3m长刮尺刮平、搓压、整平。初凝前用铁滚筒来回碾压数遍,用木抹子打磨,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初凝后、终凝前再次用木抹子搓平,以闭合收缩裂缝。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出现的泌水和浮浆,主要是以引流为主,将水引至后浇带流入集水坑,再用潜水泵随时抽到基坑周边的集水坑经沉淀后排出。
  5)埋设冷却水管。混凝土浇筑前在基础厚度中心区域埋设一层水管直径48mm,管距10m,7个独立环路的冷却水管,每路管线长度控制在200m以内。为使同一管路各部分温度均匀,将通水循环设计成水流方向可变,以削减混凝土早期20%~25%的水化热,使温降收缩减小,减少开裂。
  5)加强混凝土养护。为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二次抹面后立即进行养护。在混凝土表面采用两层不透水、气的塑料薄膜加两层麻袋被进行保湿和控温养护,以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并根据测温记录及时掀开或加盖麻袋被进行散热或保温,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5℃,混凝土降温速率小于3℃/d,以避免出现有害裂缝。混凝土浇捣完毕,由专人保湿保温养护21d。
  6)辅助措施。现场搭设保温棚,搭设范围为主楼筏板四边向外延伸3m,保温棚四周用塑料布围挡,天棚均匀挂设50盏碘钨灯备用。根据测温记录,低温期间辅助加热升温,以提高周围环境温度,预防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引起裂缝。
  3结语
  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控裂要求,通过采用上述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温控措施以及现场温度监测等一系列综合温控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且易于实施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相信能够有效的避免桥梁承台及类似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以保证混凝土的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桂英.浅析混凝土温度裂缝[J].青海科技,2008,(04)
  [2]秦军.谈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与裂缝控制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
  [3]李胜,孙保沭,王海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与防治[J].水利技术监督,2005,(0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桥梁承台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49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