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斤顶起顶
梁体预应力施工完成之后在每个支墩顶布置两台千斤顶,将模板松动去处梁底垫块,然后解除左右贝雷梁中间横向连接,之后安装横向导轨并落梁。
2、横移横移距离为2.7m,两幅箱梁同时施工过程中横移应保证至少错开一跨进行。横移采用钢轨(43kg/m)作为导轨,倒链进行拖拉,钢轨顶部除锈抛光上抹黄油,轨底采用卡板与墩顶分配梁固定,轨顶外侧设置限位块。
经查横移滑动静摩擦系数为0.05~0.1,模架横移单边重量为35.1t,模架滑动摩阻力为1.76~3.51t。按照模架斜率3%,其水平分力应为:
sin(arctg0.03)×35.1t=1.06t。滑动摩阻力min>1.06t故在横移中可不考虑纵向滑动的因素。选用5t倒链分别5个支墩上同时进行拖拉作业。
3、横移要点
①千斤顶起顶及导轨设立、滑座安装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横向中心位置和墩中心保持一致。起顶过程中油泵到达一定负荷,下垫块松动即可,千斤顶行程不宜超过10mm。
②横移速度应控制1m/min之内,同时应同步进行,以防止模架纵向挠曲变形。
③横移最外端必须在导轨上设置限位块,同时用钢丝绳与梁体栓固保险,以防模架侧翻。
④横移过程中应有测量人员对墩顶挠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时应停止施工。
⑤横移中如果发现倒链拉不动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贝雷架各个约束进行逐一检查,查明原因并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⑥横移过程中如发现模架下滑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应采用增加导轨表面粗糙度、前端设置固定点,后端设置限位点等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四、支架模板系统纵移及缆风设置
1、概述及工艺流程
在一节段现浇箱梁预应力施工完成之后即可对支架模板系统进行横移,根据移动模架计算书,模架前端最大挠度为6.1cm,上前支墩前应在前支点起顶,滑座相应调整到位之后继续拖拉上支墩。为减少调整工作量和确保纵移的正常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前支墩顶面高程按照-1cm~-2cm进行控制。
2、纵移拖拉及滑座的选择
①倒链的选用
a、纵向水平分力sin(arctg0.03)×35.1t=1.06t
b、水平摩阻力经查轴承滑座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02~0.04,摩阻力max为
35.1t×0.04=1.4t
c、摩阻力为1.06t+1.4t=2.46t故采用在前墩设置两台5t倒链。同时考虑纵移行程总共35m,故在前进方向第二墩上另设两台5t倒链以作更换之用。
摩阻力min为0.7t<1.06t,故对模架先用倒链栓牢,之后进行滑座安装。
②轴承滑座的设置
轴承滑座直接由厂家定制,本身的具有特点为:承压、导向(横向限位)以及减少摩阻力的作用。每个轴承滑座受力为3t,为防止受力不均匀,每个支墩墩顶均布置4个(墩旁支墩各设置8个),即保持每个移动支架接触面上共布置24个滑座。
3、纵移步骤
①纵移前的准备工作
a、检查并设置好纵向对拉缆风绳,每个支墩左右单侧各设立2根,用倒链收紧,保证钢丝绳受力在3t以上;
b、安装各支墩顶部临时工作平台(宽度1m,满铺脚手板,并与临时支墩采用螺栓连接)
c、在横移2.7m完成后,在安装滑座之前在前进方向墩身拉杆孔上分别设置两台5t倒链,与单侧模架前点连接临时固定,以防止模架滑动。
d、之后对贝雷架再次起顶,设置纵向轴承滑座,调整轴承滑座精度控制在±1mm之内.滑座底部四脚与墩顶分配梁采用φ16mm栓接;滑座每侧模架底部设置4个,保持和贝雷桁底接触面总共设置24个滑座;
e、拖拉时两侧对称均匀拖拉,拖拉速度不超过1m/min。
②纵移的中间调整工作
a、继续对单侧模架进行拖拉;拖拉至距前支墩1m处时对模架底和前支墩1墩顶高差进行观测,如模架底低于前支墩顶则必须在模架前支点处设两台千斤顶,调整模架底高于前支墩2cm以上后方可继续进行拖拉。
b、模架拖拉至前支墩1后,用千斤顶调整模架底部高程,安装前支墩1上的4各轴承滑座,在充分保证接触面24个滑座受力均匀后继续朝前支墩2前进。在纵移过程中对支墩的倾斜度进行观测,确保支墩在纵移中倾斜度在0.5%之内,并对缆风绳检查和收紧,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并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c、纵移至前支墩2并距离支墩2m之前更换后墩上的两台倒链,对模架底和前支墩1墩顶高差进行观测和调整。继续拖拉至距前支墩2约1m左右距离时和模架纵移上前支墩2后,重复上述顶升和滑座高程调整的过程。
d、纵移到位后应进行纵向限位,之后方可解除轴承滑座并安装钢垫块。
六、施工中注意事项
1、现场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施工人员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操作应系好安全带;
2、在模架系统横移与纵移之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对约束应予以全部解除,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之后方可进行移动;
3、在纵移的过程中应有测量人员对支墩的变位情况作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4、轴承滑板安装精度为±1mm,以尽量使滑座整体受力均匀;
5、支墩钢丝绳揽风必须设置牢靠,并保持3t以上内力;
七、结束语
该支架与其它结构形式的移动支架相比,具有构造简单、自重轻、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不可否认它所具有的自动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的不利因素,可它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已能为工期紧、施工条件差、造价低的工程在逐孔现浇连续梁的施工方法上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