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24个小时后便可脱模。
(5)爬架顶升。拆除导轨与附墙挂座的钢销,将千斤顶上轭和下轭的转向开关同时转向上位,启动千斤顶油泵,将导轨提升至上端的附墙挂座上,并用钢销将导轨与附墙挂座栓接在一起;将提升千斤顶的上、下轭转向开关同时转向下位,启动油泵,爬架与附墙挂座脱离并完全附在导轨上,千斤顶顶升,带动爬架上升,经多次顶升使爬架提升至设计标高后,将爬架上的保险销与附墙销接爬架提升完成。爬架的四个面可同步提升,也可分面分步提升
爬架提升到位后,安装下一节段爬架提升所需的预埋件,先合外模,再合内模。重复上述步骤,开始下一节段施工。
4.4液压自爬模结构体系
液压自爬模结构体系由模板系统、爬架架体系统、工作平台等组成(见图2)。
(1)模板系统
模板采用进口芬兰维萨木胶合板,厚度21mm,并设有竖肋(20cm高木工字梁)与横肋(双[14槽钢背楞)。每块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用钢板固定,加设两道加固背楞,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这种模板质地坚硬,材质好,可多次重复利用,经济实用,标准化程度高。
(2)爬架架体系统
爬架体系统分为桁架、爬升两部分,其中桁架部分由上架体和下架体两部分组成。上架体与模板合为一体,下架体是整个爬模系统中的承重结构,与上架体连为一体。上架体可在下架体的滑道上移动,爬升部分中液压设备全部堆放在此处。
液压自爬模架体系统中爬升部分由液压系统、导轨、预埋件组成。导轨是整个爬模系统的爬升轨道,它由两根[20槽钢及一组梯档组焊而成,供上下轭的棘爪将载荷传递到导轨,进而传递到埋件系统上。液压爬升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缸、上轭和下轭四部分。
(3)工作平台
本套液压自爬模系统共设置了5层工作平台(见图2),1号、2号平台主要用于劲性骨架的安装、钢筋的绑扎、砼的浇筑,为一般的承重平台;3号平台为主承重平台,用于调整模板、堆放施工用物品;4号平台为爬架的提升操作平台,用于安装液压起重设备;5号平台主要用于人员的上下电梯、拆卸爬架预埋件,锚固区塔柱的截面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等工作的工作平台。
4.5施工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1)塔柱水平支撑系统
在桥塔两塔柱顶部连接板未施工前,大曲线桥塔塔柱悬臂长度达70余米,若不采取辅助措施,塔柱将偏离设计位置,且塔根区段拉应力过大,截面混凝土宜开裂,为此在塔柱悬臂范围内需设置多道水平横撑,横撑位置、刚度及顶撑力经分析计算确定。本桥塔塔柱共设置三道内撑,顶撑力分别为135t、121.5t、185t。
(2)劲性骨架制作及定位
塔柱施工过程中,劲性骨架作为塔柱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固定的主要受力及参照物,其整体刚度及位置的正确与否意义重大,为此采用专用胎架分节段制作劲性骨架,并经预拼装检验合格后方可吊运安装。劲性骨架采用空间三维测量法放样定位,为方便定位及节段拼装,在每节骨架四周设置基准测点进行校核,确保劲性骨架的安装精度。
(3)施工测量
为防止塔柱逐节段施工放样误差的累积,塔柱施工放样时不得采用相对高程,应采用绝对高程,即按照大曲线型塔柱的圆心与半径推算出每施工节段的立模高程(即放样定位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并采用全桥测量控制网,以空间三维测量法检查各放样定位点的准确性。
5结论
大曲线型桥塔造型新颖美观,实现了结构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本桥塔的顺利建成,说明我国已掌握了大曲线桥塔的建造技术,这对丰富桥梁形式、推动桥梁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