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 凝 土 裂 缝 的 防 治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19 08:13 热度:

  摘要: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地质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方案。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目前,在中国房地产的品质竞争时代,“住宅砼楼板裂缝”已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热点。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使其防患于未然。从设计、材料、施工、养护、成品保护等几方面浅谈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设计方面:由于住宅平面布局较长,设置不合理;楼板中预埋线管多,结构设计考虑不周,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使其收缩不利。在凝土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所以在设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住宅平面应尽量规则,避免平面。
  2、伸缩缝、后浇带要设置在合理的位置。
  3、当楼板中的线管较多时,应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
  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小,不要大于c30。
  5、合理配置钢筋,确保钢筋配筋率。
  6、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处理好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设计,设计中合理配置构造钢筋,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充分考虑采用构造配筋等加强措施;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二、材料和施工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由于不少地方没有商品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机,使每罐搅拌出来的标号不均匀,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同,产生裂缝。
  2、外加剂加入过多。为了提高模板的利用率,节省模板,所以在现场搅拌时,过多的加入早强剂。使早强剂用量超过其使用上限,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快,混凝土产生裂缝。
  3、施工荷载加入过早,导致混凝土裂缝。由于工程每个施工段较小,工期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或砼初凝后又受到振动等因素可能直接造成砼楼面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在承受弯、压、拉应力时,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4、养护的时间和方法不当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注后3~4小时左右其表面
  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干燥天气条件下,或者是被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力而导致开裂,裂缝由此产生。由于施工进度快,本层混凝土的养护也就完毕,养护时间不足和养护方法不对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5、主筋位置严重位移或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导致板面负筋或支座的负弯距使结构受拉区(板面)出现裂缝。
  6、粗细骨料含泥量过大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从而诱导裂缝的发生。
  7、后浇带施工不慎,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疏松砼未彻底凿除,施工中施工缝留置处理不当,造成板面的裂缝。
  8、水灰比过大引起的裂缝。工人有时便于施工操作随意加大水灰比,使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使楼板表面出现裂缝。
  9、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
  10、过度的抹平压光使砼的细骨料过多浮到表面,形成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接触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砼板表面龟裂。
  施工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合理选用外加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计量便用。
  3、砼浇筑要求为避免产生离析,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合理布置施工缝,在施工浇砼前,施工缝处先铺水泥浆,砼应细致捣实。
  4、砼浇筑后养护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防止在砼表面干水泥刮抹,防止烈日曝晒等。
  5、杜绝过早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6、正确选择养护时间和方法。混凝土浇筑面受到风吹日晒,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早期保温保湿养护,对减少干燥收缩有一定作用。
  7、混凝土工人在浇筑时,对裂缝容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区域要有专人护筋,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8、混凝土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
  9、浇到面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实,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最后,在施工中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和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通过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浇注后的防治措施,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新型泵送混凝土技术及施工作者:马保国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8月
  
  (2)新型混凝土实用技术手册作者:李继业刘福胜编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3月    职称论文

文章标题:混 凝 土 裂 缝 的 防 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65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