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与合院的居住空间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18 09:11 热度:

  [摘要]胡同与四合院的组合是北京历史文化与传统合院空间的重要载体,它构成了旧城市街坊的基本构架。胡同与合院空间,一方面营造了居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则保证了生活空间的开放性,以确保满足其不同的使用者以及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创造一种宜居尺度。本文通过对胡同与合院空间的研究,结合场所、空间、社会情感等多方面分析角度,提出传统合院居住特色,与对当今居住空间理论探索的启示。
  [关键词]胡同与合院、空间形态、运动流线、行为场所
  1.概述
  胡同与四合院的组合是北京历史文化与传统合院空间的重要载体,它构成了旧城市街坊的基本构架。本文通过对北京胡同与合院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交往空间的分析,运用新理论探讨传统居住空间的特色,在居住空间理论的应用。
  北京最初街道系统类似于网络模式的布局,城内主要干道因中轴线而呈南北走向,大部分胡同则为东西水平走向,联系着不同住区院落。作为传统空间结构方式的物化表现内容,胡同在城市空间中作为流动与连接的通道构成实质的街巷网络体系,承载着其中市民频繁的交往与移动功能,对于其中居民而言,它不仅是国王通道,更是公共的社会聚落场所,它支撑并强化着邻里相互的社会关系,将呈“碎片”状态的社会生活“印迹”通过某种关联连续起来,是一种片段的连续,是城市的拼贴图景。
  2.胡同与合院的空间形态
  将胡同与合院联系在一起分析,是因为它们互为载体,互为依托,没有合院也许胡同不能称之为胡同,反之亦然,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传统居住区域。为更直观的了解胡同与合院的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选取1982年北京旧城地图,先从整体入手分析,当时胡同系统相对现在保存完整,能够更准确分析传统居住区域与整个旧城空间网络的联系,并对某个区域内部进行空间分析。
  胡同空间网络格局明晰,肌理层次丰富,传统区域与城市空间关系是整合的,该区域整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但其内部结构对于陌生人而言却是复杂的。区域中并不存在类似于西方广场的公共空间,中国社会传统的公共交往活动多发生于街道,事实上,此类空间本身即表现与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或社会组织所经历的变迁。
  3.胡同与合院中的运动流线
  3.1线性空间
  根据人们体验与使用空间的方式以及胡同街巷的线状分布情形,对胡同与合院空间区域的表达选取了轴线式分析,这里轴线具有视觉感知与运动状态的双重含义。以南锣鼓巷地区为例,该区域街巷系统层次丰富,类似“鱼骨”式的构架,根据其不同的使用类型与“运动”模式,并结合轴线集成度的高低范围可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主要道路,作为一个连续系统,它直接联结着城市道路,主要为机动车服务;第二级为地方性道路,深入住区邻里核心,虽然也允许机动交通,但它更多是联系主要道路与诸多小路(胡同),是一种过渡系统;最后一级为小巷胡同,是直接连接住区院落的通道。那些长直的街道为许多小路所分割,最终形成的是连续的步行通道与适宜的街区尺度,对于胡同区域中的居民而言,第二、三级街道所构成的街巷网络才是他们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和“延伸的生活区域”。
  3.2胡同边界的存在
  胡同与合院的传统邻里间并未有清晰的界限,也就是说居民之间交往交流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但对于整个城市而言,胡同在城市交通上的作用类似人的毛细血管,传统的胡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交通功能,成为周围居民交往活动的重要空间。每当夏夜傍晚,胡同就成为居民的天堂,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老人下棋聊天。胡同所具备的良好的相对安静和稳定的空间,正是胡同外车水马龙的大街所缺乏的。这里的边界并不一定用墙来界定,它更像是一种情感空间,分界出了胡同与合院的传统邻里空间和整体城市空间。
  由此可见,胡同与合院组成的交往空间有以下特点:①围合程度,胡同空间有着适度的围合,胡同外围城市空间街道脉络清晰,但胡同内部却是结构丰富的,一种庇护与领域意义的空间;②街道网络特征,第一级主要道路联系胡同区域与整个城市,是街区外形轮廓;第二级道路则是具有渗透力的街道空间,将街区划分为邻里单元;最后一级的胡同即是内部通道;③可达性,这些街巷都是可感知与可达的,整个街道网络系统使胡同区域很好地融人整体城市空间,并在其内部创造了复杂丰富的空间层次。
  4.新理论分析传统居住区域的探索
  4.1空间与场所的意义
  场所理论认为,场所是由具体的实在物质、形状、肌理、色彩构成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环境的特色。任何场所的营造都应该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环境与功能联系。在城市环境中,不同地区、时代有着不同的界定街道、广场、园林、院落等基本城市元素边界的语言,正是这些语言的组织使不同的场所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品质。城市不同场所类型在城市节点和标志性建筑的组织下形成城市可识别的整体环境特色。
  空间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连续的双向互动过程,人们在创造和改变着空间环境的同时,自身在各方面也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如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等。作为社会生活载体的住区公共空间反映了都市特有的生存形态,不同层面的生活在这里呈现,连其本身也成为城市生活场景的标志了。在这方面,城市中传统住区的公共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此类空间注重文脉和谐,直接而不自觉地将地域文化、价值观、梦想和情感转化为现实的环境形态,并且居民们的空间观、营造意识也充分反映在其中。
  4.1.1胡同与合院的空间意义
  北京胡同与合院空间,它的存在有着深远魅力,它既是作为地理空间,更是作为社会交往的聚落场所,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情感价值的意蕴,是北京悠久、丰富历史文化的浓缩与沉淀。
  姜纬堂说:“由于它(胡同)在北京的街巷中拥有特殊的群体规模,表现出作为地方特色的意义,因而常被视为北京街巷的概称与代表,从而发展为一种文化范畴。”某些其它城市,胡同的数量并不少于北京,但胡同文化却远远没有北京发达。关键就在于北京胡同的历史积淀之深厚,在于胡同还是整个北京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几百年对于宇宙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有着这样漫长历史的城市街道却并不多见。
  4.2空间结构形态对居民行为与社会交互模式的影响
  胡同空间何以能很好支撑其间居民多样性的社会活动与交往?
  空间形态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之间是否彼此可视与可接近,即共同在场和相互知晓的模式,正是这种共同在场促使了更进一步的社会交流与交往,而空间对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通常关联于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与使用方式。
  胡同与合院空间各层次街巷的渗透与融合(开放式空间)创造了空间的多样性,因而可承载多样性的生活,亦增加了交往行为产生的可能;而胡同复杂的小尺度空间(迷宫式空间)的包容与主控性则为居民营造了很强的领域感与安全感;胡同空间网络很好地平衡了其对外的开放性与其内在的复杂与内隐胜,也正是这种平衡造就了其极具魅力的公共交往空间。在胡同区域中线形的街巷连接着一个个院落,其空间距离是可达的,而其心理距离也是亲和的,许多看似理所应当、平常不过的行为实际正体现了潜意识指导下交往行为在胡同网络开放性的空间形态中得以充分发挥。这种住区公共空间形态以其最大的适宜性包容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产与生活,其实,这也正体现了从行为学、环境学、心理学对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种种人性关怀:丰富的空间层次、适宜的空间尺度和距离感、功能空间的弹性化以及人们感受住区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都为居住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
  5.小结
  胡同与合院空间,一方面创造适当的迷宫系统,这是传统胡同系统内部的一种空间结构,它创造了空间的丰富性,最优化了局部空间的控制力,并营造了居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则应保证空间的开放性,以确保满足其不同的使用者以及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创造一种宜居尺度。
  传统的胡同与合院空间结构给予我们今天的居住区空间设计以很大启示,但现今传统区域的许多新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却与此相悖:新的、巨大的住宅群以及宽阔的街道,本应是连接功能的街道现在更多表现为一种空间阻隔,这些宽阔街道打破了存在于传统居住区的空间结构平衡,与此相连的许多小街巷也被逐渐被大量机动交通所占据,它们再也不是居民与邻里交往的“延伸的生活区域”,大尺度的街道空间将传统邻里划分为许多小碎片,而其间却缺乏步行道的联系;或是空间设计走向另一极端,居住区完全从城市肌理中孤立出来,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街道模式以及其间的联系,这些封闭住区简单开放的边界并非可以自动建立与城市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是对人们活动与社会交往的阻碍。居住区空间的创造应考虑空间结构的组织以促进支持社会交往以及不同居民阶层的联系,从而保证公共空间网络既服务于居民也为外来访问者所喜好。
  
  [参考文献]
  [1]邓奕.北京胡同空间形态演变浅析.北京规划建设17-19
  [2]武晶等.由行为场所理论看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山西建筑2008.1第34卷3期.25-26
  [3]李宇鹏.北京胡同的变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内江师范学院报2007.22卷第1期.58-61
  [4]王静文等.居住区公共空间社会维度的句法释义.华中建筑2007.11.166-169
  [5]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9-162
  [6]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13-245
  [7]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37-203      理工论文

文章标题:胡同与合院的居住空间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65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