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基本试验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17 08:25 热度:

  摘要:通过现场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基本实验,对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拔承载力远远高于混凝土抗浮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承载力;试验
  1.工程概况
  郑东新区CBD丹尼斯商业步行街试桩位于该工程E地块,郑东新区西二大街与西三大街之间,建设单位为郑州汉德置业有限公司。该工程建筑物沿CBD步行街呈南北走向,地上3层,地下2层,基础埋深地面下10.0m,框架结构。原设计采用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抗浮桩,后经专家论证为节省造价,拟采用加筋水泥土支盘桩作为抗浮桩。
  2.地质概况
  根据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工程桩长影响范围内的主要地质概况如下:
  第1层:杂填土,层厚0.30~3.50米,平均厚度1.23米,层底埋深0.30~3.50米。
  第2层:粉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砂感较强,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60~2.30米,平均厚度1.48米,层底埋深1.70~3.80米。
  第3层:粉土,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粉质感较强,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20~4.50米,平均厚度2.69米,层底埋深3.80~6.20米。
  第4层:粉土,浅灰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低,层厚1.20~5.70米,平均厚度2.59米,层底埋深5.80~10.10米。
  第5层:粉土,粉质粘土,灰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层厚0.90~4.50米,平均厚度2.46米,层底埋深7.60~12.80米。
  第6层:有机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塑--可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含有机质1.1-16.3%,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0.30~5.10米,平均厚度1.80米,层底埋深9.60~14.00米。
  第7层:粉土,浅灰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70~4.10米,平均厚度2.51米,层底埋深12.40~17.80米。
  第8层:有机质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可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含有机质0.8-14.7%,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0.90~3.50米,平均厚度1.94米,层底埋深13.70~20.70米。
  第9层:粉土,浅灰色,稍湿--湿,中密--密实,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砂感较强,局部为粉砂,层厚0.60~5.00米,平均厚度2.48米,层底埋深15.30~23.20米。
  第10层:细砂,灰色--黄色,饱和,中密--密实,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层厚11.10~18.50米,平均厚度14.51米,层底埋深29.10~35.30米。
  第11层:粉土,黄褐色,稍湿--湿,中密--密实,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70~6.20米,平均厚度2.32米,层底埋深32.80~37.50米。
  第12层:粉质粘土,黄褐—浅棕红色,可塑-硬塑,含结核,干强度高,韧性高,最大揭露厚度8米,最大揭露埋深40.00米,平均埋深40米。
  3试桩及地质概况
  3.1试桩概况
  该工程设计拟采用加筋水泥土支盘桩作为抗浮桩,初步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N(工程桩)。为了了解加筋水泥土支盘桩的承载力情况,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特设置了12根桩作为试桩(共分4组,每组3根,本次检测数量为其中的第一组和第二组2组共6根),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记录,试桩基本情况如下:
  3.1.1桩身情况
  第1组试桩:桩径500mm,支盘1000mm(桩下部设置2个,竖向间距2m),总桩长21m,空桩长10mm,有效桩长11m,桩身通长配置4φ15.2钢绞线。施工日期10月18日;
  第2组试桩:桩径500mm,支盘1000mm(桩下部设置4个,竖向间距2m),总桩长21m,空桩长10mm,有效桩长11m,桩身通长配置4φ15.2钢绞线。施工日期10月18日;
  第3组试桩:桩径500mm,支盘1000mm(桩上部设置2个,桩下部设置2个,竖向间距2m),总桩长21m,空桩长10mm,有效桩长11m,桩身通长配置4φ15.2钢绞线。施工日期10月16日;
  第4组试桩:桩径500mm,支盘1000mm(桩上部设置2个,桩下部设置4个,竖向间距2m),总桩长21m,空桩长10mm,有效桩长11m,桩身通长配置4φ15.2钢绞线。施工日期10月17日。
  以上总桩长为由自然地面算起,根据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试桩区域附近自然地面高程为99.5m(勘察报告以拟建场地E地块东侧众意西路左侧路中心线为相对高程点100.00m);试验平面位于自然地面下2.5m。试桩平面位置见图1。
  1.jpg
  
  图1
  3.1.2施工参数及工艺
  水泥掺量150kg/m,成桩泵压力5MPa,成支盘喷浆泵压力不小于20MPa。
  工艺流程:定位→钻机就位→喷浆下沉→喷浆提升→支盘施工→下钢绞线→张拉锁定。
  ⑴定位:根据现场情况,放出试验桩位;
  ⑵钻机就位:就位时,要保证钻机稳固和定位准确;
  ⑶制备水泥浆:按照水灰比0.8~0.9,进行水泥浆配置。水灰比的大小可用比重计量测;
  ⑷喷浆下沉:钻机就位后,开始从地面喷浆下沉,喷浆压力≥5Mpa;
  ⑸喷浆提升:喷浆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开始喷浆提升;
  ⑹支盘施工:喷浆提升支盘设计位置时,在支盘厚度500范围内采用高压喷浆四喷四搅工艺,揭提升沉降速度每分钟为0.45m喷浆压力≥20Mpa;
  ⑺下钢绞线成桩后采用一次性三翼钻头,带钢绞线钻进至设计深度。
  4检测标准及方法
  4.1检测标准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2试验方法
  4.2.1试验仪器,JYB全自动静荷载试验仪及配套装置。
  4.2.2试验设备,由电动油泵、千斤顶(1台200tf)、反力支座平台、反力大梁等组成的反力系统提供抗拔反力。
  4.2.3加荷方式,加荷方式为慢速维持荷载法:
  (1)每级荷载,由于试桩时试验平台位于自然地面下2m左右,而工程桩标高位于自然地面下10.0m(初步确定),考虑到上覆土体的影响,试桩的破坏荷载应大于设计要求的极限承载力640kN,预估破坏荷载为1000kN,荷载分级为最大荷载的1/10,即每级荷载增量为100kN,首级加荷为200kN。
  (2)测读方法,每级加荷后,0、5、10、15、15、15、30……30min各测读一次,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后,测读应变计读数,即施加下一级荷载。
  (3)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桩顶上拔量不超过0.1mm,且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和在试加后第三十分钟开始,按一个半小时连续3次每三十分钟的上拔观测值计算)。
  (4)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规范规定的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荷。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5)卸荷,分5级卸荷,每卸一级,读记回弹量。
  试验仪器设备布置示意见下图2。
  2.jpg
  5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5.1试验数据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工作于2006年11月22日开始,至2006年11月30日结束。6根试桩在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试桩在开挖后的试坑内进行,试坑坑底位于自然地面下2.5m左右,试验前施工单位已将试验平面下7.5m左右的桩周土掏空松动。
  6根试桩的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数据结果汇总表见下表1。,其单桩试验数据汇总表及相对应的上拔荷载U与桩顶上拔量δ之间的关系曲线(U-δ)和桩顶上拔量δ与时间对数之间的曲线(δ-lgt曲线)、桩顶上拔量δ与上拔荷载对数之间的曲线δ-lgU曲线曲线分别见附图及附表。表1单桩静载试验数据结果汇总表
3.jpg
  5.2结果分析
  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在钢绞线被拉断以前,6根试桩的Q-s曲线皆为缓变型曲线,从所施加的最大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及上拔趋势来看,6根试桩尚未达到桩周土体决定的承载力极限破坏状态,从荷载维持和稳定时间来看,由于荷载容易维持及荷载较大时的稳定较快,也说明桩周土体仍远没有达到极限状态,其破坏皆是因抗拉材料拉断而破坏。另外,从上拔量来看,第二组较第一组为小。
  6根试桩在最大加载作用下最大上拔量小于100mm,依照JGJ106-2003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表2单桩静载试验分析结果汇总表
 4.jpg
  6结论及分析
  6.1结论
  本次6根试桩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2组(每组根)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第1组(2个分支盘):467kN,第2组(4个分支盘):480kN,满足设计要求的320kN。(注:桩的破坏皆为抗拉材料拉断破坏。)
  6.2分析
  (1)原设计21mφ600混凝土灌注桩,配筋为16Φ22钢筋。试验后实际采用的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第一种试桩桩型,配筋为3φ15.2钢绞线,工程造价节省了近千万,经济效益明显。
  (2)混凝土灌注桩受泥皮影响侧摩阻力较小,而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成桩工艺同高压旋喷桩,其侧摩阻力较大。原设计21m长φ600混凝土灌注桩与工程中选用的12m长φ500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抗拔力一样,可见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抗拔力较混凝土灌注桩高的多。
  (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速度较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慢的多,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的施工速度同普通高压旋喷桩施工速度,工期效益也很明显。
  参考文献:
  [1]《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4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文章标题:加筋水泥土支盘抗浮桩基本试验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593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