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04 10:35 热度:

  摘要:
  本文从当前地震频发,人们抗震意识增强的现状入手,进而讨论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着重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应用。
  关键词:建筑;抗震;应用
  近年来,随着地震一次次的袭击,我们的抗震,防震意识也在曾强。其中,建筑防震就是防震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很难预测,但是,建筑物出色的的抗震设计却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极大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应用的具体阐述,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出发。
  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
  不经数值计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设计,特别是在一些难以做出精确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立足于工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抗震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从场地选择、房屋体形、结构体系、抗震防线设置、刚度分布和构件延性匹配等多个方面,来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未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出的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钢筋混凝土基本体系有捧架、刖架、框架框剪、剪力墙、框筒等,在设计大中型项目中,原则上尽量选择超静定次数高的基本体系。同时采用构造措旌,使基本体系增加超静定次数,这样,在地震等水平力作用下.大震引起的破坏仅限于超静次数的降低,叩出现部分塑性铰减少结构的约束度.也能确保结构抗震的可靠度,便总体系增加保证环节。
  体系的设计中,首先应使结构平面力求简单规则,主要抗侧力构件布置应对称匀:其次应使其质量沿高度均匀分布,避免刚度突变,并尽量降低建筑物的重心;第三、应考虑荷载重心与刚度重心重合问题,尽量减小地震荷载所引起的整体扭转力矩及局部应力集中;第四合理设置变形缝:第五、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对出屋面的房间结构应防止鞭端效应破坏。
  二、 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
  通常所说的砖砌体结构包括多层砌体承重结构,底框架砌体结构和内框架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结构缺乏延性.其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均较低,因而在地震中比其他结构体系的震害更为严重。为此应考虑除一般原则外,还应在建筑平面及结构布置上,要优先采用横墙或纵横培麸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平面对齐、垂直连续,窗间墙宽度均匀,楼梯和跨层避开转角和尽端:层数和总高度、房屋高宽比及抗震横墙同距还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采取构造柱和圈粱和抗震墙等构造措施,使结构从整体上调整应力的传递,以减小裂缝.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并实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要求.对砖混结构中承重墙的门窗洞口比较多的问题,可将铰接连接的单个构件。变成刚性连接的整体构件。通常采用减小洞El尺寸、合理布置开洞位置、合理设置构造柱、圈梁和层间加强等措施。形成整体后的构件能够补充局部削弱的不足.
  对于底部框架的砌体结构.为防止底层过多的变形集中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且均匀对称布置:对于内框架房屋应适当控缩横墙间距,加强楼盖刚度.外角与梯间角设置构造柱与圈粱和楼盖紧密连接。
  三、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现代化充分发展的今天,再单纯强调结构在地震中不严重破坏和不倒塌,己不是一种完善的抗震思想,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抗震的需要。美国和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了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它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次变革.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指根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以及地震设防水准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目标,按照该目标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使设计的建筑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作用下具有预期的抗震性能和安全度,从而将建筑的震害损失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
  我国学者提出:基于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应该考虑两类目标功能水平,第一类是由规范给定的各类结构的最低功能要求,反映结构。共性”;第二类是按照建筑的用途,由业主、使用者与工程师共同确定。反映结构“个性”.设计采用可靠度的表达形式并由构件的可靠度过渡到结构体系可靠度,通过“投资一效益”价值分析方法进行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在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中,除了结构抗震验算外,抗震措掩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结构所具有的抗力和延性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提出。综合抗震能力”概念.并采用构造影响系数来描述不同构造措施的作用。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础和关键是性能目标的确定,它包括设定地震水准、选择性能目标和定义性能水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X12001.)规定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遵循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设防目标包含了地震水准和性能水准,因此可以说.抗震规范的设计方法已经具有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雏形。
  四、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应用
  要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必须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进行有效控制。实际震害和理论分析都表明,变形(耗能)能力不足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的主要原因.而地震导致的结构变形是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破损的主要原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与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位移响应密切相关,变形指标比强度指标更能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而人们对于结构变形能力的研究已由来已久,在国内外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已提出了结构的变形限值,以变形作为设计参数易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将位移(变形)作为控制结构性能的参数,还可以对结构的整体行为进行合理的控制。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上,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是现阶段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有望成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实用方法。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提供了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但要能真正应用于工程实际,还有不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位移性能指标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2)非线性地震变形需求的计算有待于进一步改进;3)设计方法本身还不够完善。工程实用性、可操作性有待于迸一步改善.
  目前由于对结构性能状态的具体描述、相应的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标准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可以说,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现阶段基本上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学者们在此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全方位,大范围的应用将可以极大地减少大地震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刘敢,任保平.建筑抗震有学问[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2003.
  [2]李佳峰.建筑抗震[J].中国建筑研究院,2008(3).
  [3]孙永志.建筑抗震设计图说[C].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文章标题:论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385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