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序列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7-06-02 13:39 热度:

   商业建筑基本都是公共建筑,是公共空间,共空间序列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共空间序列结构,本文就主要研究共空间序列的结构类型。

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技术开发》重点报道混凝土制品、防水与装饰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机械、工程监理、测试技术、试验仪器等。设有技术开发报道、专题开发综述、国外技术开发、技术讲座、技术开发专栏、短文荟萃、开发信息集锦等栏目。

  目前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公共空间的表达往往忽视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存在与展现。因此该文以人的空间体验为切入点,分析了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公共空间序列的结构类型。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尝试总结出了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建构方式,以期通过对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研究,使其更有机,更具人文性、体验感,进而完善和塑造场所精神,提高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1前言

  以娱乐为导向的体验应个人需求产生,同时又代表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与商业业态相融合并产生协同效应,于是主题体验式商业应运而生。然而,一个令人难忘的商业建筑,必然具有独特的、感人的空间序列和空间体验。因此,在通过一定设计手法暗示和引导人们活动的同时应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为人们创造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考虑到人们在不断移动中浏览周边环境的要求,商业公共空间应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因此,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成为商业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概念解析

  2.1公共空间

  本文中所指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是专门用于满足人们休息、开展活动或社交活动的区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如中庭、门厅、室内步行街等:二是建筑外部的开放空间,如广场、连廊、室外步行街等,这一部分空间既与建筑本身相依存,又与城市开放空间直接发生联系。当代商业公共空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以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设施,满足人们驻足、休息、互动的需要,还能以良好的购物体验吸引人们再次光临。

  2.2主题体验

  体验一词通常是指从感觉而非推理得来的信息。所以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也就是运用共同的母题形式或者利用同一形象的反复出现,营造出多样丰富的环境和情感体验的空间,使人们能够参与、融入到其中,在交流、互动中引导、激发、感染人们的购物行为,留下轻松而美好的回忆。

  3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

  3.1主题性

  主题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诠释与表达,主题贯穿在整个商业公共空间之中,同时在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上都不会脱离主旨,促使公共空间环境因共同的主题而存在,通过同一主题而获得有机的统一。主题的建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景观主题、空间主题、时间主题、文化主题、艺术主题、时尚主题等等(图卜图3)。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主题或体现在空间意境上,或表现本土文化和地域文脉,或突出时代场景,通过建筑形态、材料、色彩等多种手段,运用心理描绘、联想等艺术造型手法,使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得到升华,并与人们内心产生共鸣。商业建筑别出心裁的主题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符号,使人们陶醉于空间魅力的同时,忘却因长时间行走而产生的无聊与疲劳,同时进一步促进“商业聚集效应”,无形中达到商业的最终目的。

  3.2文化与地域性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但实际上其波及之地更强烈的地方文化自觉性与全球化相互共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建筑也应该呼应不同地区的文脉特征,同时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客厅”的形象,商业公共空间在弘扬文化、尊重传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出现大量讲究效益但毫无特色仓储式商店的同时,也出现了既遵循当代建筑创作原则,又力图在购物环境中反映地方情调和地域风格的公共空间。

  由老式的石库门居住区改造而来的上海新天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地域文化为基本脉络的购物中心。改造之后,它被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在新天地的建筑形式上,以海派建筑风格为基本格调,通过对旧建筑的更新、包装,并注入诸多的时尚商业元素,使其成为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海派建筑气质的购物中心(图4)。

  3.3社区与场所性

  创造让人留恋的环境并不一定要靠夸张或是刺激的色彩与形体,特别是在城市化大力推进的当下、大量建筑拔地而起导致市民留恋的生活空间缺乏,所以许多大型商场就以此为机会创造充满生计、活跃的公众活动场所,注重社区化和场所化的设计,塑造令市民难忘并映射传统生活的市民空间。随着大型商场里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人们可以在其中举办各种社交活动和集会,使其演变成公众的社交场所(图5)。

  3.4个性与复合性

  商业活动要想在如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具有独特购物体验的商业环境,能够取得人们较高的忠诚度。在商业公共空间的个性化处理上有很多方式,首先可以利用独特的建筑空间形态来寻求个性化;再者建筑公共空间中充分结合景观、水体和举办特色活动,来提高空间质量等等。

  复合性的实质是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在商业公共空间设计整体一致的基础上,寻求多样风格的并存,尤其在空间节点的设计上,变换手法甚至采用风格迥异的风格,获得视觉上更多的变化。

  4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结构娄犁

  4.1串联型空间

  串联型空间序列主要以一条简洁、明了的路径将各个空间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连贯的空间形态。从路径的形状可分为线型和环绕型,功能空间可以均匀的分布于路径两侧,此类空间序列方向感强,人们在其中不易迷失方向,而且串联的空间模式,让每个商铺都处于人流路线之上,无形中促使了商铺的均好性(图6、图7)。另外,设计中在这两种基本型基础之上,营造线路的辗转开合,并适当的增加节点空间的点缀,形成高潮迭起的公共空间序列。线型空间适合购物,节点空间则适合休憩、观赏、娱乐和交往。4.2向心型空间

  向心型空间序列是以某一空间为主导,其他辅助空间在周围聚拢的模式。在这类空间序列中,路径的强烈向心性会将人们吸引到节点处,并由此形成一个商业中心,而同时商业节点又向四周辐射出多个线型商业区,并通过商业节点的自动扶梯、观光梯等交通形式:水体、景观等艺术形式;表演、社交等互动形式,把商业公共空间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合化、多元化、富有情趣的购物场所(图8)。

  4.3网络型空间

  网络型空间序列是当代商业建筑功能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同时用地较为宽松,商业公共空间在布局上就会把向心型、串联型等多种模式糅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空间布局。网络模式可以是正交、规则的;亦可以是扭曲、旋转、中断、倾斜的,达到增加公共空间趣味性、探索性的目的(图9)。

  5主题体验式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建构方式

  5.1叙事组合

  消费文化促使了商业空间与日常生活情节的联姻,将公共空间的组合模式以某种体验主题为主轴,进行剧情式的叙事组合,把公共空间有机的组织、串联起来,并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让其具有建构场所感的可能。商业建筑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商业公共空间与生活情节是一个整体,要求公共空间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一种建构在空间体验之上,有艺术感染力的公共空间秩序。当然这种公共空间秩序不只是基于视觉形式(形状、色彩、材质)上呼应,更是精神上的共鸣,这种公共空间的秩序是以一定的内容题材及主题为蓝本,譬如,历史文脉、自然景观、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来安排组织公共空间要素,建立同一主题多次出现的逻辑关系,通过“抽象联想”、“具象联想”等途径来体验场所感,塑造有机的、合理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例如,香港青衣城以海洋为概念的主题商场,以其独特的设计,引进了海洋及航海的意念,购物中心还迎合香港当地消费者的怀旧情愫,将商场内的步行街空间打造成极富特色的“旧墟”市集,并云集了香港著名闹市街区的缩影,将空间序列恰到好处的组合起来(图10)。

  5.2韵律体现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在保证功能组合的合理性与交通流线顺畅便捷性的前提下,综合地运用重复、对比、收放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使公共空间形成抑扬顿挫、虚实分明、开合转承、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继而产生一种有节奏、有秩序、有起伏的流动意识,使人们的观感更加多样、生动、连贯。这需要在公共空间序列的建构中蕴含着节奏韵律,主要体现在塑造公共空间各个节点和公共空间的开放流动性上。

  5.2.1高潮迭起的空间节点

  公共空间节点一般是指商业建筑中某一空间的高潮部分,一般以门厅、广场、中庭等空间形式而存在,并穿插装饰挂件、景观小品等元素点缀其中。无论何种公共空间形式都应该具有有机的逻辑关系,使整个商业公共空间流动起来。首先公共空间节点作为商业建筑的核心角色,它需要在整个公共空间序列构建中起到衔接作用,通过它来引导人们不断的视觉变化;其次公共空间节点应具有引导作用,组织空间的人流活动:最后空间节点要有一定的特色,处于其中应有不同的空间体验,以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图11)。

  5.2.2开敞流畅的空间结构

  公共空间的韵律还体现在空间结构的开敞性与流畅性上,这种空间结构不仅仅是物质功能的关联,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链。所以,要使空间具有开敞流畅性,突破视线与行为的枷锁,是部分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流通。开敞与流畅的公共空间序列,更明显的是带给人们明朗、自由、热烈。如行如流水般的氛围感受(图12)。

  5.3场景塑造

  公共空间序列的场景塑造改变了传统商业一味追求商铺最大化而忽略空间氛围的行为方式,让人们在享受刺激、虚拟的空间体验时完成购物。这就要求商业建筑对公共空间氛围和情调进行衬托,将空间中的景观、声光、界面等物理环境因素进行有序的组合来唤起与大众的情感共鸣。

  5.3.1景观的营造

  景观是空间场景中的“软雕塑”,有利于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景观的设置亦内亦外,室内的景观一般以低矮的灌木、藤木为主,结合花池、座椅、标志物设置,吸引人们在此交谈和休闲:室外的景观相比较而言,种类较为多样化,从高大的乔木到地被植物均可为景观元素,其在总体设计上可以点、线、面为基准,形成三维立体式的景观系统。

  5.3.2声光的烘托

  声光是当代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场景烘托的高端技术辅助工具。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自然声的喜好程度要高于人工声,因此在商业公共空间声音创造过程中,应引入有质量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鸟鸣声、波浪声等,避免和降低噪声。商业公共空间中对于光的把握宜配合整个氛围设置或变幻、或热烈、或温和的场景效果。声、光本身虽只是物理现象,但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很多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经验,一旦与公共空间场景的声光烘托发生碰撞时,就会激发人们内心的某种情绪,感悟出种种情感体验。

  5.3.3界面的渲染

  商业公共空间界面一般包括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商业建筑为了提供不同的场景空间体验,通常采用通透的顶界面处理方式,营造洒满阳光的室外化的场景,同时也赋予公共空间流动的通透感和动态的韵律感。商业建筑的顶界面也常常利用局部通透的做法,结合局部吊顶处理和挂件,既体现个性又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图13)。

  侧界面对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场景的主题风格、开阖与导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商业建筑内的侧界面既包括一根根柱子,一座座小品等构成的虚界面,也包括有凹凸装饰构成的实界面(图14)。

  底界面包括铺地、绿化等一系列的底面元素,它是公共空间展开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地面铺装图案的艺术效果也是强化商业空间体验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从设计上讲底界面的设计既要保证人们视线和流线的舒适、流畅,又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强化商业公共空间的体验(图15)。

  6结语

  商业建筑在消费文化如此旺盛的今天,其不单单承载的是商业属性,更需要的是对文化的诉求,是对大众精神的升华。然而,一个要表达和蕴含的意义如此之多的商业建筑,其拥有的公共空间序列必定在结构类型上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以公共空间场所的叙事性为主轴,在公共空间编排上拥有生动的节奏和韵律、在公共空间形式上塑造丰富的场景和氛围。只有这样的公共空间在给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交、互动、交流机会的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与众不同的、多重体验的、充满探索性的感受。主题体验下的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序列的研究是通过回归人体意识,将公共空间的意义与本质融入有机的秩序与丰富的精神感受,从而实现商业价值和空间体验的真正合并。

文章标题: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序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3584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