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自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02 08:13 热度:

  摘要:本文从道家的自然观出发,对装置自然问题进行解释,装置自然是协调人与原自然之间的矛盾,塑造一种和谐统一关系。其次论述了装置自然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问题,并举出若干实例加以论证,最后分析了仿自然装置的价值。
  关键词:装置;自然;建筑;空间
  一、原自然的启示
  什么是自然?辞海里对“自然”的解释——“天然;非人为也。”也是就原自然的定义。在道家思想中,自然的领域是天地万物,自然与人的关系就是天人关系。两者之间不是形成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同等的地位。天地不大于人,人也不大于天地,这也就是道家思想所说的“天与人不相胜”。
  从以上的理解,应该会没有外部力量影响到这个和谐统一的世界,原自然的存在,形成一种“自然运行的规律”,可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原自然一直受着“外力”的影响使之脱离了和谐统一的状态,而这外部力量就是“人”。
  1.1道家思想的自然观
  人类自从有文明以来,就一直处于一种这样的矛盾之中:既是认为自己是原自然的一部分,又将自己置身于原自然之外;以至于将自己看成一个影响自然、高于自然的外力。虽然人对原自然的作用完全也可以看成原自然的一部分,但人自己却应该对自身受于原自然的外力做认真严肃的反思—当我们人类对原自然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会被原自然反作用着;当我们还相信我们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再去对待原自然?换句话说我们要用怎样的自然观,才能达到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装置自然的出现,为协调该矛盾的需要而发展。装置自然是把人与原自然的关系再次紧密,希望以此重新塑造人与原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
  1.2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赖特在许多的论述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他认为美来源于自然,因此特别强调建筑物的设计要尊重天然环境,每幢建筑物都应是基地的唯一的产物。在建筑实践中,他力图打破建筑那种在人与自然之间设置的障碍,首先关注的是使建筑体量、比例、尺度、布局和地形相协调。而赖特另一种设计观念就是模拟自然的建筑观,他曾说过:“设计是自然的提炼—以一种纯几何方式出现的因素……我们可以在所有自然生物固有的过程中演绎出规律,用作好的房屋的基本原理”。[2]
  安藤忠雄在《材质、几何性与自然》[3]的论述中也提到,建筑形式化必需三种元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自然,而该“自然”并不是原生自然,而是经过处理的、人工的自然——它已经被人赋予了秩序,与原自然形成了对比。材料、几何性和自然三种因素集合在一起时,建筑空间便具有了力量和光彩,人们会被建筑所特有的景象所感动。这经过处理的仿自然,就是本文所论述的装置自然,可见,自然对于我们的设计,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
  二、体验自然的桥梁
  2.1装置自然的意图
  目前建筑空间的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被平白无故的耗费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另外,众多的建筑空间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与原自然缺乏沟通等的缺陷,成为现今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建筑界开始提出了一些设计概念,如“生态建筑”、“竹化城市”等的设想,力图通过对原自然资源的利用、模拟、再开发,从而来降低建筑的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对原自然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设计,来改善现在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相对封闭的局面。将原自然要素通过设计,引入建筑内部,利用这一手段来改善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置身装置自然里,犹如置身有序的原自然体系当中。
  2.2装置自然与原自然的对立统一
  装置自然,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原自然的分析、改良后,在空间里再次还原或模拟。装置自然不仅仅看作是一个单独的、细小的物体再现,而是应该理解为建筑空间的一部分或是整个建筑体。装置自然把人与原自然的关系协调,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装置自然并不仅仅把原自然元素的再运用或是对原自然的重整、破坏,而是通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调整处理好建筑空间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外,也整合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使装置自然与原自然趋于和谐平衡。建筑内部要素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等方面,但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等问题,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外,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一个个孤立的、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中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只有解决好各阶段的问题,才能设计出一个健康、安全、高效、节能、方便、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2.3世界上的仿自然装置
  1、水的教堂[4]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为日本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上一块空地所设计的水的教堂,该教堂是装置自然的表现手法之一。
  教堂内挖出一个人工水池,从周围引入水体。建筑经过精心设计,人在建筑外部是不能看见水池。参观者在建筑尽头的开口处进入围墙内,才第一次看到水的出现。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原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籟之音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建筑与大自然充分地融合。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化……
  这是一种仿自然或是建筑化的自然境界,在装置自然里,人再次享受到了原自然的生命,安藤先生把自然原素的建筑化已经提升到了一种神性的境界。
  “……我认为,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正在建造中的光的教堂表现的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安藤忠雄《从水的教堂到光的教堂》
  2、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在他的另一个作品——住吉的长屋中,对自然独特的体验,作了生动的注解。
  住吉的长屋基地面积只有65m²,安藤在建筑内部的起居室与餐厅、厨房和浴室之间,插入了一个小庭院,在这里,所引入的外部空间不仅仅是为了建筑提供原自然的新鲜空气和阳光,也不只是为了封闭建筑里头虚无缥缈的点缀。小庭院的设置,使风霜雨雪四季变化介入了人的生活中,自然与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人置身貌似封闭的建筑空间里,却与自然形成零距离的接触,把自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安藤看来“接触自然比生活便利更为重要”,人们在进进出出之中,重新找回久违了的对自然的体验,认识到生活严峻的一面。
  3、流水别墅
  设计师赖特先生设计的流水别墅在建筑界已经耳熟能详细。
  水平伸展的地坪,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4、竹化城市
  通过装置,张永和试图在人体和空间之间发现和建立各种可能的体验关系。在他的装置中,作为体验主体的人体,并不是抽象的人体或带有社会性的人体,而是具体的、个体的,甚至是生理意义上的身体。
  “竹化城市”是他的城市设计的体验自然理论的产物,体验城市被替换为体验自然,在城市中体验自然。竹子的运用,既是一种植物,又带有浓郁的人文属性,用竹子来“软化”城市,可以看作是自然对城市的“修正”。
  虽然各装置自然运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但其目的却是显而易见的,平衡人与自然间已经弱化的联系,营造、模拟出满足人对原自然渴望的使用空间,使建筑不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又与自然和谐共生,融为一体。装置自然也是装置在未来建筑设计发展上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仿自然装置的价值
  根据调查统计,人的一生中,会有80%的时间在室内空间里度过。而在现今科技高度发达,紧张的工作节奏,繁忙的都市生活,使人类与原自然的关系越渐疏远,而玻璃、钢铁、混凝土等现代的建筑材料只是更多的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精确、冷静,却忽略了原自然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
  因此,改善原自然与人的之间因建筑这障碍所受到的破坏,对于保持人类身体上、心理上的健康,精神的养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装置自然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如在封闭空间里引入或模拟自然光线、植物元素在混凝土世界的点缀等,这些手法都能有效解决人与原自然之间越渐疏远的隔膜。
  原自然与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在情感上、躯体上已经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风花雪月,万物枯荣,这些自然现象都会在人的内心引起联想和共鸣。把自然界的山水、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的人工环境之中,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则能使人工环境充满活力,使建筑除了满足人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成为人们寄托对原自然渴望的感情场所。
  装置自然的出现,把原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距离再次拉近,人受建筑的阻隔会逐步减弱,感受自然咫尺可待……现代建筑的已经不仅仅在平面上发展,向高空及地下的纵向发展已经不容忽视。装置自然在地下空间的运用更是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地下自我封闭的空间内,要接近自然的比率接近零,人长期在这封闭空间内活动,会减弱人的活动质量,装置自然的运作,加强满足了人对自然的强烈渴求,改善和提高着人们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四、结论
  本文将原自然要素通过设计,引入建筑内部,利用这一手段来改善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置身装置自然里,犹如置身有序的原自然体系当中。
  装置自然的运作,加强满足了人对自然的强烈渴求,改善和提高着人们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未来的建筑道路正是这样,但是,装置自然,它对于建筑的影响才刚刚起步。让我们的设计进入原自然的循环体系,建筑空间将会回到自然的本源。
  参考文献
  [1]装置(installations)是一种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当代艺术形式。本文提及到的仿自然装置:是对自然进行科学分析,模拟自然而营造出的空间。
  [2]《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赖特》,项秉仁编著。1992年3月。
  [3]《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安藤中雄》,王建国编著。1999年6月,第一版。书中论文集中提出“材料、简单的几何形态、和自然的集合”三个要素,是建筑形式化的必然要素。
  [4]水的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由著名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中雄所设计。
  

文章标题:装置自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348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