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措施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01 14:56 热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能;环境保护

  Abstract: China is a big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the sources of energy to use efficiency low countries, currently we must put the "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s to promote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construction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Advocacy of "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is the main cont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It i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re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een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前言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此外,绿色施工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施工组织体系和施工方法”,“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

  绿色施工的内涵大概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含义:①是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②是节约资源,降低消耗;③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④是基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设计产品(即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促使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绿色施工措施,着重从:①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节约能源及节约水资源措施;②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节约材料措施;③按各工程用地及所需人员情况,制定临时用地指标和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等节约用地措施;④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资源这四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节约能源措施

  能源节约主要包括电能节约(施工现场用电、生活区的用电、办公区的用电的节约)、节油控制及大型机械设备优化选型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1电能节约措施

  项目用电均采用分路供电,施工、生活用电均设置分路计量装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能损耗。

  1.1.1施工现场用电控制

  ①项目合理规划现场施工用电线路,合理布置施工区用电设备,尽可能减少大功率设备的安装使用;②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③除夜间确需施工的部位确保照明外,其他无关区域均要求关闭电源;④现场电焊机等配备配置空载短路装置,实现降低功耗。

  1.1.2生活区的用电控制

  ①生化区宿舍内均同统一安装节能照明灯;②各栋宿舍楼均采用限流装置、分路供电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③在宿舍醒目处均粘贴人走灯灭等友情提示标语;④生活区宿舍内杜绝自炊或使用电热器。

  1.1.3办公区的用电控制

  ①正常办公期间,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不用时,均设置在待机状态,下班后全部关机;②办公内饮水机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严禁对沸水进行长时间加热;③办公做到人走灯灭,严禁长明灯现象,同时关闭空调和饮水机电源;④办公场所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照明均采用节能灯;⑤办公室空调均采用1级节能产品,并严格按节能要求控制室内空调温度的设置。

  1.2节油措施

  土方开挖阶段,项目通过优化栈桥布置,缩短了机械的运输路径。大底板砼浇注过程中,采用废旧钢模自制溜槽进行砼浇注,减少砼机械泵送,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合理布置,尽量利用塔吊吊运,尽可能减少汽车吊等用油设备的使用。

  1.3大型机械的优化选择

  现场机械选型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小功率的机械设备。

  2水资源节约措施

  水资源分为常规水资源和非传统水资源两种,现场对水资源节约和利用方面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2.1水资源节约措施

  现场主要通过:①分路供水,严格实施生产、生活分路供水系统,并设置分路计量装置;②统一采用节水型产品;③现场施工车辆均采用高压冲水设备进行清洗;④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做到人走水关等相关措施严格控制水资源浪费。

  2.2非传统水资源利用

  现场建立了循环水系统,专门设置循环水池,将降雨水及基本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排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的废水存储于循环水池中,既按环保要求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又使沉淀水重复利用。施工场地四周均设置统一连贯的排水沟进行排水。另外,基础基坑井点降水阶段,废水量较大,项目集中在沉淀池安装水泵,作为施工养护水、冲洗车辆用水循环使用。主体施工阶段,利用地下室收集雨水和从排水沟排入三级沉淀池的废水作为车辆和道路冲洗及抑制扬尘的用水。

  3材料节约措施

  现场材料节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钢筋、砼、模板等余料预制现场零星构件或利用其来加固结构支撑体系;②采用成品化、工具化的临时设施作为现场临时围护结构;③合理优化钢筋接头方式,尽可能采用机械连接及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④废旧木方采用木方接长技术,对短、废木方进行接长实现再利用;⑤砼实现80%过磅率,严格控制砼方量;⑥采用商品砂浆或干粉砂浆替代常规自拌砂浆;⑦现场及生活区采用周转式彩钢板活动房作为办公和宿舍,保证重复使用率100%,现场围挡及库房充分利用原有拆迁阶段未拆除的围墙或旧砖。

  4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积极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做好施工现场用地保护,主要措施如下:

  4.1积极应用新建筑材料

  ①杜绝使用粘土砖等粘土制品,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损失;②通过技术变更,将地下室及裙房内原砖砌隔墙改为使用ZM轻质隔墙板,实现高效快速施工的同时,也达到了创效的目的;③主体二结构外墙砌体均统一采用小型砼空心砌块;④主体二结构内隔墙采用蒸压砂加气砌块。

  4.2施工用地保护

  ①现场围墙尽量利用拆迁房的旧墙和老围墙,在此基础上再稍加以美观、经济的装饰后作为工地围墙;②要求地连墙施工方将施工用地临时重车道从常规的地连墙内侧改到地连墙外围,充分利用其做为临时施工道路;③现场裸土部位利用小区正式绿化所用的部分花草树进行绿化;④利用原有场地拆迁废、旧砖,砌筑仓库、工具房、厕所等临时建设施。

  5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主要从:“声、光、尘”控制、环境保护、土壤及地下资源保护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5.1光、尘”控制:①噪声控制:夜间施工全部均按政府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且与周边社区做好沟通,并张贴告示,严禁现场鸣笛、敲打,做到材料轻拿轻放等;②现场使用低噪音的施工机械,空压机等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隔音罩;③砼支撑拆除采用爆破技术,降低噪音的产生。

  5.2污染控制 :①照明光束全部俯射施工作业面,严禁平射设置,禁止工地内灯光直射围墙,碘钨灯等灯具均配设了防眩光罩;②夜间尽量控制减少电焊等产生强光的施工作业,电焊等强光作业时均采用遮光罩进行遮挡。

  5.3扬尘控制:①现场均实行全封闭施工,结构施工阶段外架设置整齐、清洁的绿色密目安全网,并定期进行冲洗;②施工现场道路和生活区地面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安排专职工人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和清扫;③施工中全部使用商品混泥土,现场使用水泥筒仓也采取防尘措施,筒体表面清洁,避免锈斑和锈蚀现象;④在渣土,垃圾控制方面,做到工程挖土随挖随运,且装载的渣土不超过运输车辆箱体、上下沿口,并保持运输车辆盖板的闭合覆盖。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采取封闭式容器装盛,及时清运。

  5.4生活区环境保护

  ①现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三级沉淀池和隔油池及化便池,并定期进行清理;②对生化污水和施工废水排放定期进行PH值测试,确保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③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④采用商品砼和商品砂浆,现场无自拌砼,砂浆现象,无运输引起的起尘等现象;⑤禁止使用一次性饭盒、塑料袋;⑥基坑降水设计时通过减少降压井数量和降低降压深度,减少了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通过监测数据保证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5.5土地及地下资源保护

  施工场地全部进行了硬化,空地进行了绿化。施工期间,必须注意对周边环境和管线的保护,达到无破坏地下管线、管道行为。

  6结语

  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保护环境,是企业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和严酷的环境压力,挑战历史和未来工程建设模式的一种施工活动。我们应该勇敢承担责任,积极争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和项目部,不能因为推进绿色施工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就放弃努力,应该克服困难,不等不靠,创造条件,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方法,尽最大努力做我们现在能做的,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标题:简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2254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