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3-02-22 09:08 热度:

  摘 要:钻孔灌注桩目前在各项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抗震性好、承载力大、施工噪音小、可以解决特殊地基沉载力等诸多优点。但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工序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多,水下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监控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准备

  事前控制是管理工作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隐蔽性及工序的不可逆转性,前期工作的尤为重要。

  (一)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前期工作除了人、机、材进场、通水通电通路等基本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对钻孔灌注桩的有关方法及施工程序作详细设计;施工方案应根据现场人员、设备等实际情况编写,要注意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做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如垂直度控制、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捣等,具体内容包括:

  1、设备选用,包括应急措施的备用设备(如发电机、备用导管、潜水泵等);

  2、材料质量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4、确定护筒埋设、成孔、钢筋笼设置、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措施和方法;

  5、桩基施工进度安排、完成单根桩与桩之间最短时间和钻孔顺序;

  6、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执行标准;

  7、泥浆选用和配比以及泥浆池安排(应附平面布置图);

  8、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质检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文明施工措施等。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

  选择的成孔机械必须与现场土质、桩径、桩深等要求相适应,应注意审查其设备档案,保证其性能良好,不合格的机械不准进入现场;如果机具破旧易坏,施工中打打停停,势必影响质量。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一)钻孔准备工作检查

  1、进场原材料及功能性试验的检测

  对已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原材及施工中拟采用的钢筋焊接功能性试验检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规定的频率进行检验。对选定的预搅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资质、生产能力、质保体系、计量器具予以查验。对搅拌站搅拌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砂、碎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有合格的试验单后,根据试验配合比进行试配。

  2、导管的闭水试验

  按最长的桩长接导管,加压0.7Mpa,持压5分钟,无泄露水现象,压力表不降为合格,编号后拆散摆放整齐待用。

  3、泥浆的检测

  旋挖钻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08—1.15左右,正循环钻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1.35左右,具体按地质情况灵活掌握。粘度指标18-22s。不够时要调整,泥浆的制备量以1.2倍的桩体积为宜。

  4、钻头及护筒的检测

  钻头的直径应同等于桩径,不够时两边要加钢筋绑条,满足尺寸要求。护

  筒应直顺,有足够的刚度,宜大于直径200mm为宜。

  5、开工前必须有2个成型的钢筋笼加工成型并检测合格后方可钻孔施工。

  6、钢筋孔规的制备和检测

  孔规的有效长度为4—6倍桩径,直径为钢筋主筋外径加+100mm,在测孔时要求下到底部。

  7、测孔锤及测绳的检测

  测锤不小于3Kg的重物,测绳在使用前用标准钢尺检定,符合要求准用。

  8、钢筋笼的检测

  核对主筋的型号和长度(±10mm);加劲箍和主筋的间距(±10mm);钢筋的骨架直径(±5mm);箍筋的间距(±20mm);焊接的搭接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宽度0.7d,焊缝深度0.3d,螺旋箍劲绑扎搭接长度35d并做弯钩。焊缝外观饱满、整齐,渣皮要敲掉,无夹渣、咬肉现象。

  钢筋笼要分节制作,吊装、孔口焊接成型,帮条焊或搭接焊保证钢筋同心。

  钢筋笼保护垫块要满足尺寸要求,加紧箍截面处钢筋穿孔、绑扎,一个截面不少于4个。

  (二)钻孔及成孔工作检查

  钻孔灌注桩成孔的工序为:定桩位—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终孔—第一次清孔—下放钢筋笼—接人导管—第二次清孔,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都不容忽视;在工程开工时做好钻孔试验。

  1、测量工作控制

  钻孔孔位检查,下护筒前验线,引桩位十字线弹中,沥青砼路面用风镐冲掉路面层,钻挖至护筒顶外300mm。用测锤测护筒垂直度。倾斜度要求小于1/100。

  复测护筒顶标高:误差为1cm以内可使用承包人的数据,1cm以外要重新检

  测,使用共同测量的数据,用护筒高程控制桩底和桩顶高程。

  2、对操作人员的监控

  钻孔灌注桩施工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要随时检查现场人员特别是质检人员

  的在岗情况,督促做好成孔钻进记录。

  3、关于垂直度的控制

  垂直度控制主要依靠钻机就位的平整垂直,在钻进过程中应作必要的检测,

  特别是钻进过程中碰到孤石、坚土时更应及时复查。

  4、孔内水位及泥浆比重的控制

  为了防止坍孔,孔内水位必须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钻进过程中适时控制

  泥浆比重,一般控制在1.1—1.3的范围内。

  5、终孔

  终孔的确定主要参照三个因素,即设计深度、钻速及浮渣取样,原则上应由

  地勘单位派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鉴定。

  6、清孔

  清孔分两次进行。当确定可以终孔时,先进行第一次清孔,下测绳量测孔深,下“孔规”至底以检测有无缩径和孔的垂直度,同时也可保证钢筋笼的顺利下放。待下放钢筋笼及接入导管后,再测孔深,得到沉渣厚度。浇筑混凝土前应再进行第二次清孔,并及时做好检测及记录。通常使用垂球法测定孔底沉渣,沉渣厚度应符合不同桩型的要求,通常选用的以端承力为主的桩沉渣不得大于300mm 。

  (三)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水下砼施工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控的

  关键环节。在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对关键环节如第一次浇灌的混凝土量、中间过程提管拆管的高度等要现场即时核定,混凝土灌注应连续施工,中途的停工将对桩质量产生极大的隐患。

  1、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的控制

  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32.5的转窑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应合理级配,令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控制在18cm—22cm之间。

  2、控制第一批混凝土量

  首灌要一次下放,冲击桩底,泥浆上浮,保证桩底质量。混凝土导管的第一

  节底管应不小于4m,第一批混凝土量应能令导管埋入混凝土1m以上。

  3、提升及拆管的监控

  混凝土应连续灌注,随着桩内混凝土面的不断升高,需适时提升、拆卸导管,

  拆管前须用测绳测定混凝土面的高度,以确定提管高度即拆管节数,埋管深度宜保持在2m—3m,过多则影响灌注速度或造成塞管,过少则易造成浮浆或泥巴夹层。

  4、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监控

  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及供应情况,掌握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底部高度,确保导管埋入深度。

  三、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及质量预控措施

  1、坍孔的预控措施

  钻进坍孔,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孔时,应选用较大比重、粘度的泥浆,并放慢进尺速度;根据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比重,确保泥浆具有足够的稠度确保孔内外水位差,维护孔壁稳定;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负责补水,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钻孔时,严格掌握孔径、孔垂直度,尽量使孔壁较规则;在浇注水下混凝土前,要始终维持孔内有足够的水头高;吊放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并竖直插入。防止钢筋笼碰坍桩孔。

  2、缩孔的预控措施

  应经常检查钻具尺寸,及时补焊或更换钻齿;有软塑土时,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3、护筒冒水、钻孔漏浆的预控措施

  埋设护筒时,护筒四周土要分层夯实,土质要选择含水量适当的粘土;起落钻头要注意对中,避免碰撞护筒;对有钻孔漏浆相应情况时,可增加护筒沉埋深度,采取加大泥浆比重,倒入粘土慢速转动;适当降低护筒内的水头。

  4、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的预控措施

  应将钢筋笼骨架的几根主筋延伸至孔底,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与护筒相接固定;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混凝土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米。

  5、夹泥、断桩的预控措施

  认真检查清孔情况,防止沉渣过多在浇注砼时造成夹泥。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尽量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确保混凝土能连续灌注,随提升导管,做到连灌、勤测、勤拔管,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过浅。

  6、桩偏位的预控措施

  施工测量人员必须对每根桩进行复核,钻孔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时时控制,成孔后用孔规等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桩轴心偏位发生。

  四、结论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周密考虑,精心组织。尽管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只要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就能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

文章标题: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627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