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设计与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25 09:07 热度:

  摘要: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要求给建设管理和规划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提高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实施过程及管理的水平,使保障性住房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品质化是可行的。本文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建筑特点,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和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1保障性住房问题的产生

  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是社会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居住保证.住房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住房正如自然界中的“无壳蜗牛’,是无法生存的。人与住房的关系在商社品会中,变得极其复杂,在附加了多重功能以后,已经具有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

  尽管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居民在商品住房市场货币支付能力逐步增强,但是,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较快,价格涨幅已经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中低收入阶层在商品住房市场逐步被边缘化了。城市中低收入者所住的低等级住房往往破旧、居住面积狭小、小区环境恶劣,容易造成火灾隐患和社会治安恶化,导致严重的住区衰退。这既不利于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也有悖于社会公平的原则,更关系到人权和社会稳定。

  2提高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的质量及要求

  设计质量的关键是设计者的出图质量。按ISO-9000的要求,过程控制是关键。设计质量不能只寄托于最后的审查把关,在控制过程中有些环节要加强。

  2.1 住宅设计不能一概“一步跳”按建设部规定,住宅工程可以不做初步设计,可以从方案设计一步跳到施工图设计。现在住宅标准大大提高了,出现了高层、超高层住宅并带裙房和地下室车库、设备层,建筑方案审批通过后,还需通过初步设计来完善结构、水、暖、电专业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要做出预算,控制投资。甲方不希望做初步设计,要求设计院边设计、边施工、边订货。从保证设计质量看,不能省却初步设计这一环节。

  2.2 施工图设计审查应是政府职能,国际上通行做法是由政府有关城建部门重点审查施工图的安全、卫生及公共利益方面问题,不是全面审查是否符合规范问题。我国现在让各大中型设计单位组织队伍负责施工图审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成为市场上有偿劳动的行为。一些不够资格的设计单位,自己无力审图,把审图把关的责任转移到施工图审查单位。要保证设计质量应从设计资质和准入制度严格抓起,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淘汰,要重新洗牌。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内容要简化,不应由设计单位承担这事。政府应挑起审查把关的职责,可以委托专家审查,也可自身设置专家组织审查。

  2.3 强制性规范不能代替所有现行规范,现在有一种假象,好像只要设计符合了强制性规范,质量就合格了。其实不然,所谓的强制性规范也只是在大量的通行规范中抽出若干重点条文而已。符合了强制性规范只是低标准达标,只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大量的规范中都有“必须”与“应”执行的条文,理所当然,这就是强制性的,何必多此一举再抽出部分条文作为强制性规范以偏盖全呢?何况每次修改规范,强制性条文也要做相应修改,重新再版,造成大量重复劳动,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得益的是印刷厂和编制单位,增加经济负担的是设计单位。这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不明智作法。

  3 保障性住房环境及空间设计

  在土地与资金有限、住宅高密度发展情况下如何实现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外部环境空间的休憩交往、景观和生态三大功能。

  3.1 合理的小区规划布局设计

  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的设计定位和微利开发性质,决定了其用地集约化和单位面积功能最大化的设计。合理的建筑单体布局结构不仅是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对于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小区来讲,合理的布局结构有利于多出房、出好房,从而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成为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

  台理的布局结构应综合考虑居住区住宅、公建、绿地、道路等不同性质的用地的特点,恰当地进行功能分区布置。对于占掘绝大多数用地的住宅应从同照、通风、采光等影响居住品质的要素出发,在兼顾室外空间环境的前提下,控制好住宅单体的布局方式和问距,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3.2 动静分明、公私分明、洁污分明的组织设计

  在交通体系的设计上应着眼于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干扰,创造安静的居住环境,做到动静分明、公私分明、洁污分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其它商品房小区不同,出行的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在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小区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3.3人性化和实用性的绿化景观设计

  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小区内部应该设置基本绿化环境系统,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该根据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境特点以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是实用的、可达的。

  3.4空间利用多元化

  规划保障性住房小区一般空地比较受限,容积率高、单体朝向不佳等先天限制条件使得规划难度较大。规划布局首先一定要满足日照间距要求,不能因为是保障性住房而有所降低。同时,在满足建设规模的前提下让出尽可能多的公共空间和庭院,包括采用架空等方式,尽量创造户外邻里交流空间,户型虽然小但空间不小,户数虽然多但不拥挤,车位、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健康医疗等都要满足面积需要,其他包括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门卫值班室。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尽量考虑自然排烟,且开窗面积要满足消防规范;强弱电竖井尽量合用,减少门的数量和占用面积,目的同样是在不影响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节约投资、节省公摊面积,提高得房率。

  4 总结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住宅的质量,除了规划设计自身水平要不断提高外,还要有良好的规划设计环境,然而保障性住房的很多问题是在普通商品房开发中不会遇到的,常常容易被忽视。站在购买或者租住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群体的角度,他们有的是倾举家所有购买一套房子,有的是申请多年才享受到政府的好政策。作为建设管理者,应该融入热情和关怀,将心比心,为他们着想,把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落到实处,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建筑可以成为改变生活的力量,保障性住房正是建构在社会责任的基石之上,懂得这一点,并为此深入细致工作,加强管理监督,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刚,薛德升,魏立华欧美城市居住混台德理论、实践与启示[J]城市规划,2007(2)

  [2]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M].上海:华东理T大学出版社.2006

文章标题: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设计与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58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