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0 09:23 热度:

  摘要:由于近年来建筑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建筑企业能否立足,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技术将起着核心作用。本文介绍了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从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养护等几方面阐述了土建施工方法。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混凝土

  一、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由于我国整体的建筑技术水平不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与发展。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否有效的结合进行的科技成果,将直接影响着工程日后的使用性能。同时,要想提高建筑技术的整体水平,其唯一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管理以及大量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混凝土施工方法

  混凝土工程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混凝土的配料、 搅拌、 运输 、浇筑和养护等。

  1、 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 砂、 石 、外加剂 、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 级别、 包装或散装仓号、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 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 1 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配合比

  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 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 同时,应符合经济、 合理的原则。混凝土生产时,砂、 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 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2)搅拌

  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 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 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 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 搅拌混凝土时,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满足规范的规定。 投料顺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按照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

  2、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是指混凝土拌和物自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段运送距离以及在运送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

  (1) 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 泌水、 砂浆流失 、流动性减少等现象。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灌筑量。 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2) 运输方法

  混凝土运输分为地面运输 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三种情况 运输预拌混凝土,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混凝土如来自现场搅拌站,多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 双轮手推车等 混凝土垂直运输多采用塔式起重机 混凝土泵 快速提升架和井架等 混凝土楼地面运输一般以双轮手推车为主

  3、混凝土施工方法

  (1)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 位置、 尺寸、 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 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 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 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 3m时,应采用串筒、 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 支架、 钢筋、 预埋件、 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 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 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 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 插,使之成型。 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 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 温度等条件。 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 热养护、 自然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

  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过程能正常进行,包括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参考文献:

  [1] 付志明. 建筑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6) .

  [2] 闫业宏.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2) .

  [3] 顾世明,施国英. 建筑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

  [4] 范超雄.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Z2) .

  [5] 许平,邹岩霞.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2) .

  [6] 刘钦燕. 建筑施工技术措施探析[J]. 装备制造, 2009,(08) .

文章标题: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412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