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艺术特征分析

所属栏目:工业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20-09-04 09:35 热度:

   中国民间印染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纹样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美,在世界的印染领域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本文通过对四种常见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题材、造型、构图,工艺四个方面的梳理,探索传统民间手工印染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刻地体会到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纹样与印染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发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并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

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艺术特征分析

  1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概述

  印染,顾名思义包括印花和染色两项,染色不印花,但印花离不开染色,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多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印染的染色早于印花,而本文提到的印染纹样则是从印花开始进行分析。中国民间的印染纹样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掌握了用赤铁矿粉在麻布上画上纹样进行装饰,古代称为:画缋。经过古代人们漫长的研究,印花渐渐地取代了画缋,东汉墓出土的蜡染蓝白印花布残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棉布印花实物,所以最迟在东汉人们已经掌握了蜡染工艺。汉代以后,东晋时期墓中发现了最早的绞缬绢,工艺制作不是特别精美,说明印染工艺还处在初级阶段。到了隋唐时期,扎染、蜡染、夹染印染工艺盛行,无论是宫廷的人还是老百姓都使用印染制品。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在宋代,上述三种方式的印染受到一定制约,蓝印花布开始问世。因成本低,效率高,蓝印花布取代了蜡染和夹染的位置,在全国流行开来,期间中原地区蜡染扎染工艺逐渐被人遗忘,仅在西南少数民族延续,直到目前,以贵州为主的几个地区传承了蜡染工艺,以云南大理的周城为主等地区传承了扎染工艺。

  2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的种类

  通过对印染文化历史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从印染工艺区分,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纹样主要可以分为蜡染纹样、扎染纹样、蓝印花布纹样以及夹染纹样四个种类。

  2.1蜡染纹样

  蜡染纹样就是“蜡防染色”出来的纹样,是用蜡把设计好的纹样点绘在棉、麻、丝等天然纤维织物上,涂蜡的部分染不上颜色,去蜡以后布面上留下白色的花纹。

  2.2扎染纹样

  扎染,古时候称为绞染或者绞缬,在民间又称为“疙瘩花布”。扎染纹样是先在棉布上绘制好图案,用针、线、绳根据图案进行缝制或者直接对布面进行捆绑、折叠、打结等技法处理,最后抽成一团,放到已经准备好的染液中进行染色,由于绑扎的地方染液无法进去,所以起到了防染的效果。

  2.3蓝印花布纹样

  蓝印花布,又称“灰缬”“药斑布”“浇花布”,用豆粉、石灰调水为防染剂,以雕花板作为拓印工具的一种传统印染技艺。制作工序为,首先将镂空的雕花板铺在白布上,随后用类似的袜子的工具把调好的防染剂填到雕花板空隙上,防染剂留到在布面上,等晒干后,将布放到染料中,染好晾干之后再刮去豆灰防染浆剂,之后就显出来蓝白花纹样。

  2.4夹染纹样

  夹染纹样是用夹板漏印的一种印染纹样方法。工艺原理是用两块表面平整并刻有相对花纹的木板紧密夹住进行染色,染色时,凸起来的部分被夹紧从而达到防止染液染色的一种防染工艺。这里的“夹”是一种制作方式。印出来的纹样精美细致,有类似版画一样的画面效果。

  3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的艺术特征分析

  3.1题材丰富

  民间印染纹样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题材大多数都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提炼概括。蜡染纹样题材风格因居住环境不同题材也有所差异。如贵州黄平苗族地区,地理位置处于山林中,山中树木繁多,树种有许多鸟,多为鸟类题材。贵州安顺苗族地区,地处平地,蝴蝶纷飞,题材多为花蝶。丹寨苗族、水族地区,地处溪水旁边,草木茂盛,层峦叠翠,地处优美的石林风景区,题材常与这个地区民间故事有关,有人物、孔雀、象等。常见传统扎染纹样多为植物花草,因为白族对花卉有种特殊的情感。动物纹,几何纹也相应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动物纹中,人们对蝴蝶纹样倾注了更多的偏爱和热爱,蝴蝶与花朵共生共存,花朵与蝴蝶共生的景象大量被人们表现在扎染纹样的艺术创作中。南通是我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蓝印花布色彩单一、蓝白相间,乡土气息浓厚,给人以温馨淳朴的美感。纹样题材多以植物花卉和动物花卉为主,不论用何种题材,都力求表达吉祥寓意,因为民间百姓喜欢实实在在的吉祥纹样。夹染纹样题材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唐宋时期主要以花鸟鱼虫的吉祥图案,如牡丹、莲花、水仙、凤凰等,之后演变成沿海浙南地区的晚清戏台上的戏曲人物,一般为才子佳人、英雄美女,后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出现了百子图、八仙等纹样。

  3.2造型独特

  传统民间手工印染的纹样造型都与其特殊工艺相互关联。蜡染的纹样造型自由度最高,也可以做到非常细致。纤细的线条元素经常出现,有的在植物、花纹样的茎叶上,有的在动物纹样的身体与翅膀上,有的则在几何纹中,这也是最能体现民间蜡染纹样的艺术特征。并且无论是植物纹还是动物纹样,都会采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到不同类别的花朵在同一条根上生长开放;或者同一个动物头部配有其它动物的身形;亦或者动物身上有植物纹,而植物体内又孕育着动物等,让纹样充满着独特的生命力,激发了观者对于纹样探索的好奇心,这体现了纹样造型自身的趣味以及新奇的内涵美。民间扎染纹样中,花卉造型最为丰富,白族人把对自然和生活的所感所悟都融入扎染纹样创作中。除了对自然界花卉的写实造型外,还对花卉或植物蔬菜进行变形装饰,如桃形、五边形等。常见的蝴蝶造型也有很多变化,如圆形蝴蝶、长方形蝴蝶、三角形蝴蝶、多边形蝴蝶,形状有大有小变化。还有些几何图形纹样造型,比如万字形、三角花等。蓝印花布独特的工艺流程限制了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白底蓝花纹样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的花板必须是整体相连不得断开,从视觉上看,颇有传统剪纸艺术的效果。蓝底白花布中,点元素运用的比较多,每个白色的点之间互不相连,互补链接,所以花纹也较为抽象,颇有清新秀丽的装饰艺术美感。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是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样式,在不同的民间手工印染纹样中,也颇具特色。夹染工艺也因不同的工艺造就了不同的装饰纹样造型。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染液流通的顺畅,在夹染木板上雕刻花纹时候需要下刀深且宽,刀刀相连,所以纹样造型中需要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细节部分,强调突出整体。一些具象的人物、动植物等纹样造型需要用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突出重点纹样,细节简化,不求形象的真实度,纹样错落有致,相互衬托,丰富饱满,给人粗狂、浑朴的美感。

  3.3构图多样

  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主要构图形式适合纹样具多。如贵州蜡染,都符合一定的适合纹样构成形式,图案纹样边缘都有一定的装饰界限。云南及四川扎染纹样形式除了适合纹样,还有一些单独纹样描绘自然场景。湖南湘西的扎染纹样十分特别,一般使用较为散落的点为元素,纹样多为小型图案为主,风格纯美典雅,原始质朴。民间传统蓝印花布的纹样构图是根据需求来布局,除了直接被用做被面、床单、头饰的适合纹样,还有四方连续纹样的构成形式。这种四方连续的形式是通用的蓝印花布,组织形式有散花组织形式、缠枝花组织形式、格子花组织形式、满地花组织形式,其纹样单元形重复出现,铺天盖地,产生出美妙的节奏韵律感。夹染纹样的布局和构图是独具特色的固定程式。由于夹染制作工艺的限制,呈现出规矩严谨、对称的稳定美感。除了对称构图,整体纹样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即中间是人物、动物、花鸟的主纹样,旁边是水果、花叶等辅助纹样,纹样线条的粗细,点和面的大小都很统一。每幅的构图框架虽然相似,但题材内容有所区别,正所谓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符合了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原则。

  3.4工艺精湛

  不同的手工印染方式下的纹样展现着不同的艺术特征。蜡染工艺中,由于蜡质中蜂蜡与石蜡的配比数值会直接影响到蜡染纹样的效果。比如蜂蜡配比量高则适合更细腻的图案,而石蜡含量高,蜡质偏脆,在浸染的同时,由于蜡液风干以后会出现偶然的裂缝,在布面上形成了漂亮的“冰裂纹”,这种偶然的花纹也使得蜡染布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民间扎染中,由于扎结时所用的力度不同,扎结或者捆绑的松紧程度不同,布料的厚薄不同,棉线的粗细不同,都会影响最后扎出的纹样效果。“晕色”是扎染纹样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虚实相应、层次丰富的花纹,具有中国画写意画的神韵。传统扎染布面表层充满浮雕感的褶皱,也是由于扎染扎结过程中捆、抽等方式留下来的痕迹,在布面上产生了自然的肌理感。而伴随着繁复细腻的扎染纹样和迷人的触觉感受,这种褶皱使扎染的纹样显得更加厚重,朴实的原始美中又带着工整细腻的工艺美感。

  4结语

  纹样是人们审美的视觉符号,它把各种文化性的、多元化的审美情趣记载下来,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大众思想的集中体现。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纹样与印染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每种特殊的印染工艺下,没有刻意地修饰便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特征。背后凝聚了民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在传统中发现美,并研究其纹样造型结构以及文化背景,这样更有利于在现代设计中注入新鲜的活力,通过独特的艺术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它的丰富多彩和精美绝伦。

  参考文献

  [1]张晓霞.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80-182.

  [2]侍锦.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0-75+257-260.

  [3]王利.扎染工艺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70-76.

  [4]张晓霞.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龚建培.手工印染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45.

  《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艺术特征分析》来源:《工业设计》,作者:杨娜

文章标题: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艺术特征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gongyesheji/4371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