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地科技岛项目空间氛围营造的设计心得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21 16:46 热度:

  摘要:本文以绿地科技岛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剖析现代大型综合建筑群的设计理念,形式服务功能,设计服务创意,立面源于技术,技术完善创意。
  关键词:建筑群,空间,围合,延续,办公,商业,氛围,价值
  1 规划要求 
  1.1 项目概况(图一)
  1.jpg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地区,基地北侧为莘庄高速,西面为沪闵公路,东临莘建东路,南侧为广通路。距地铁一号线莘庄站距离约为300m,交通便捷。基地西侧和南侧市政道路的另一边为住宅小区与办公楼。项目用地面积24796m²。为绿地集团开发的一个集商业、办公楼、LOFT办公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
  1.2 业主的使用需求
  
  
  业主方要求设计一幢准甲级办公楼,每单元70-120m².二幢LOFT办公,每单元50-70m²。裙房二至三层商业,单元复式商铺为主。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及以及辅助用房。
  2 规划思路
  场地呈梯形,上窄下宽,在场地靠南侧设置商业的裙房,靠近地块的主要出入口并且面向市政道路沿街布置,便于营造商业气氛,同时也便于商业人流的组织。在场地中部北部是三栋呈“品”字形布置的高层塔楼,恰好与基地北窄南宽的地形达成完美的吻合。最临近莘庄立交的是27层的准甲级办公楼,为本地块的制高点,与南侧两幢13-14层的LOFT办公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与南侧低层商业形成北高南低的建筑形态。商业裙房为单元式商铺,商铺内向庭院及内街,在地块内形成了尽量长同时也十分清晰的流线,增加了商业面及商业的价值。同时裙房两层为主,局部三层。商业在地块中心地带被引入了地下广场,一方面使商业面纵深大大加大,另一方面也将商业与三栋办公楼更好的整合在一起,并创造出极具能量的空间效果(图二)
  2.jpg
  3 规划结构
  在南侧广通路和东侧莘建东路各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从东入口由东向西设置一条东西向道路,与地块内道路及周边市政道路路形成两个环路,分别环绕地块内北侧两栋高层,及南侧一栋高层及裙房。北侧三幢高层围合成一个办公区,在围合成的空间设置一个中心绿化
  3.jpg
  
  广场,(图三)并设计一个下沉广场通向地下。南侧商业建筑以空中连廊相连,以围合和半围合的形式构成丰富变化的商业空间。南侧商业区通过过街天桥与设置在LOFT办公一二层的商业相连,让商业向办公区渗透和延伸,使南侧商业与北侧办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4 绿化交通
  4.1 绿化系统
  北侧办公区设大片地面绿化,“品”字形高层间设集中绿化广场,商场与内庭院,景观结合。做到处处见绿,步步有景。绿化同硬地广场,水景结合,室外标高变化丰富,充分考虑了树木、草地、休闲设施的设置。
  4.2 道路系统
  地块中间东西向道路与北侧基地内道路构成环路,满足办公区交通和消防需求,南侧与基地内道路和周边市政道路构成环路,满足商业区的交通和消防要求。
  4.3 停车
  基地大部分开挖,设置地下机械式汽车库,满足项目建成后的商业和办公大量的停车需求,设置三个双车道汽车坡道,两个靠近基地出入口。北侧办公区结合绿化和道路布置少量地面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结合绿化在商业区道路边设置。
  5 建筑特色
  5.1 立意简洁:
  现代的塔楼组群,外观通过材料构造变化及三栋塔楼的组合造成了剧烈的视觉冲击,裙房丰富的商业组群在功能和空间上都是主体办公楼的有效的补充。整体创造出一组配套完整的现代化办公组群。
  5.2 空间:
  裙房商业部分通过曲折的内街及放大的公共大厅庭院,下沉式广场营造出舒适而丰富的空间变化。三栋塔楼呈“品”字形组群,无论在其中间还是地块外呈现各角度不同的变化。
  5.3 立面:
  塔楼有两种幕墙纹理,朝西朝北用反光度较高的灰色框式玻璃幕
  4.jpg
  墙。(图四)其它面用视觉上更轻盈的带装饰肋的框式玻璃幕墙,带肋玻璃幕墙又采用各种不同彩色玻璃。裙房则用玻璃幕墙与轻质加气混凝土挂板的组合与对比营造商业气氛。
  5.4 功能布局:
  三幢塔楼分别为一幢单元式办公楼,两幢LOFT办公楼。均为单元式可租售。裙房为二到三层单元式商铺,大部分为餐饮功能。地下室局部为商业延续,店铺围绕在地下广场周围,其它部分为双层机械式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
  结束语:
  综合上述,城市的面貌在不断的改头换面,我们的设计思维要大胆的敢于创新、勇于挑战,敢于追求新的设计理念,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标题:浅谈绿地科技岛项目空间氛围营造的设计心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dianli/781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