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高于外侧用地的滨河公园竖向设计探讨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1-02-23 08:09 热度:

  【摘要】通常城市内河流具有城市防洪重要作用,当前有许多城市为了达到城市防洪要求采取提高河流堤坝高程现象,导致堤坝高于河流外侧用地,在城市与河流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基于这一不利影响,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在河流堤坝高于外侧滨河公园用地时,在满足滨河景观、防洪等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对不同竖向设计方法对比研究,提出“堤外造园”,使滨河公园景观功能与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滨河公园;竖向设计;景观;堤外造园
  1引言
  滨河公园是结合河流水系、视线开放等有利条件以及沿河防洪、河床地质等不利条件,沿河流两侧布局的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而不是专指的哪一类公园。
  公园竖向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首先竖向设计是通过设计不同的地形地貌,组织园林空间达到所欲营造的园林不同功能场所和景观;另一方面竖向设计时利用和改造现状地形,创造、改善植物生长和建筑物建设的条件;最后竖向设计解决公园园路、场地、绿化等工程及排水问题。
  滨河公园在竖向设计时通常是结合河流水系、开敞空间等有利因素进行,但在部分城市由于河床较高,为了满足防洪要求,人为提高堤坝高程,导致河流两侧堤坝形成一堵高墙(见图1),使城市与河流之间分割,严重影响城市对水景观资源的利用。
  下面以临朐县弥河滨河文化休闲园设计为例来探讨滨河公园在针对堤坝有上述情况影响时,竖向设计中时常采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2项目简介
  2.1现状
  临朐弥河滨河文化休闲园占地面积30.4公顷,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100-300米不等,基地呈狭带状。基地与河流之间存在一道堤坝,堤坝与基地高差3米,局部5米。园内有部分生长较好、树龄较大的柳树。片区内为临朐弥河的古河道地带,地下含有丰富的沙资源,地下水位较高,水含量丰富。
  2.2任务要求
  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尽量保留现状柳树、避免移栽,合理开挖水面形成良好的水景观,并把开挖的地下砂子,作为工程建设材料,就地应用。
  2.3规划布局
  规划采用“一片一线、三轴三区”设计结构,以公园一条主要游览道为主线,贯穿三个景观区,利用传统园林造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层层展开。
  3竖向设计研究
  公园在设计中对现状堤坝及公园地形进行重点研究探讨,对堤坝及公园内部地形塑造提出了填埋洼地、迁移堤坝和“堤外造园”三种模式,并最终采用“堤外造园”的设计模式。
  3.1竖向设计关注点
  设计公园为城市可建设区与水域之间区域,包括沿河副坝、堤坝路和滨河景观区(见图1),为原河流的老河道区域。
  在功能方面,沿河堤坝具有城市防洪重要功能;在空间景观方面,堤坝与河流常水位高差3-5米,并高于部分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堤坝犹如城市与河流之间设立的人工屏障,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在现状树木方面,尽量保留现状树木、避免移栽,要求必须少填土方,以免新增覆土过厚影响现状树木生长;在经济方面,尽量减少土石方,节约成本。
  3.2竖向设计多方案对比研究
  3.2.1填埋洼地方案(方案一,见图2)
  填埋洼地方案是采用常见取土填埋洼地的设计模式,公园沿堤坝外大致与堤坝持平,避免了堤坝犹如屏障的影响,同时也没破坏堤坝防洪的要求。本方案在设计初阶段提出,符合参加研讨的大部分人员设想,但由于填埋土方工程量较大,整个公园需要客土近40万立方米。根据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公园内必须开挖水面突出水景景观,由于现状堤坝与河流常水位高差在3-5米,按照本方案出现公园与内部水系水面高差较大的矛盾,在公园地块现状狭小的用地内,难以形成较大水面,因此导致很难形成良好的亲水景观,同时按本方案现状树木由于新增覆土厚度过厚,为保证现状植物良好生长必须移植。
  3.2.2迁移堤坝方案(方案二,见图3)
  迁移堤坝方案是指沿城市可建设用地重建一条与现状堤坝高程相等的堤坝路,同时把现状堤坝路拆除,方案基本能解决方案一所出现的土方问题和公园内部水系亲水性问题。整个公园按方案二基本无需客土,且完全能够保证在景观性良好的情况下水面能够让人触手可及,同时能够满足关于保留现状树木的要求。但由于迁移堤坝仅为整个河流的防洪堤坝一部分,迁移堤坝后,洪水时可能受到涡旋沉积等问题的影响,降低堤坝的实际防洪能力并可能淤积河道,如何新建堤坝来满足防洪要求还需要大量论证,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课题。另由于公园完全是建在防洪堤以内,洪水时会淹没公园,可能会给公园绿化及设施带来很大的损害。
  3.2.3“堤外造园”(方案三,见图4)
  由于前两个方案都存在相应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通过前期大量探讨研究,最后提出第三方案,即保留现状堤坝,尽量减少土方填埋,“大保留、小改造”,最终现状地形特征,保留现状地形地貌,通过竖向设计有效界定公园景观空间与场所,创造宜人、具有特色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
  通过对堤外造园的方式研究,方案在堤坝外与公园内护堤之间通过少量填埋,使之坡度减缓,局部沿堤坝路堆砌假山,结合现状地形高差依势造山,工程所需客土3万立方米;在景观的融合性方面,公园内开挖水面,形成一条水系,由河流引水、出水,堤坝桥采用起拱较大的拱桥,使公园水系与河流相融于一体;在公园的亲水性方面,由于公园内基本没有提高原始地形,水岸与水面高差能够控制在0.1-0.6米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亲水尺度;在现状植物保留方面,除了开挖水域需要移植的部分树木外,其它均能很好的保留现状;在防洪方面,公园内水系引、出水口堤坝桥通过设置可移动水闸方法处理,可临时关闭引水功能,以防公园在洪水时受到破坏,并达到了城市防洪的要求。
  方案采用传统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竖向设计上对现状地形地貌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通过适量填埋堤坝护坡、造山以及在堤坝上布置拱桥,有效的打破现状不利影响,营造出丰富的公园空间景观,并在经济因素和环境效益上达到节约和艺术的最佳组合。方案得顺利通过相关园林专家、教授评审,并对方案提出的“堤外造园”手法给予充分肯定,定为最后实施方案。
  4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的河流更加受到关注,它已不只是提供人类生活用水、防洪、运输等功能,还赋予了城市中的生态和景观等更多重要功能,正确处理城市中的河流及滨水空间,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也是当今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热门课题,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以人为本"进行创新设计,打造城市特色。
  临朐县弥河滨河文化休闲园设计目前已经建设完成,项目获得年度院项目设计创新奖,作为临朐县弥河城区段开发建设规划的建设实施部分获得省、院优一等奖以及省建国60周年成就奖。
  
  参考文献:
  ○1储兆文,著,中国园林史(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8
  ○2林焰,著,滨水园林景观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河川治理中心(日),著,刘云俊,译,护岸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文章标题:河堤高于外侧用地的滨河公园竖向设计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29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