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中学东校区规划设计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23 16:40 热度:

  摘要:校园是一个寓教于绿、寓教于乐的地方,它应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其规划设计应起到有利于改进都市生态情况,重塑都市自然生态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以南宁市第二中学东校区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设计生态型校园、提供一个与“大自然协调生长的空间,一个以人为本,创造清静、精致的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校园规划设计,生态型,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理念,景观规划,景观生态,景观连续性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度增加、土地的过度开发、今世化交通的增长,都市生态情况的逐步恶化,我们渐渐丢失了树林、池塘、丘陵......,人们渴望绿地、森林、山川湖泊、渴望倾听自然的声音,都市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都市的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应起到有利于改进都市生态情况,重塑都市自然生态的功效和作用。
  
  一.规划背景与设计理念
  南宁市第二中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学校,形成了“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员工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原校区位于南宁市旧城区中心,校园不但具有浓厚的人文积淀,而且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建筑依地形高低错落,廊道种植垂吊式植物,一年四季,花红叶绿,相映成趣。
  东校区是学校适应城市发展的一个扩建项目,是南宁市的重点工程,其基地位于南宁市风岭北部,占地23.02ha,地形原貌为典型的丘陵地貌,与原校区相似,为延续学校的自然人文精神,切合学校配置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项目以设计生态型校园,提供“一个与大自然调和生长的空间,一个以人为本,创造清静、精致的自然生态空间”为规划设计理念,因地制宜,依山据势,充分发挥山地建筑的优势,尽量保留原有山形地貌、保护原有植被,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师生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二.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实际用地的特点,着眼“尊重地形的原则,以保留山体为中心,形成一轴三区一点”的规划结构。目的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亲近自然的学习生活空间,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
  
  一轴:景观生态文化轴
  全园以一条“生态-文化-构筑物”的轴线环通,用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串连起整个校区的建筑、景观、活动场所。
  起点为北面主入口,其两侧为景观生态停车场,停车场内配置常青乔木,组成林荫道,北面主入口为一方形广场,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名人廊,与两侧景观停车带形成对景的效果,使入圆者视野开阔,心境舒畅,而且乔木与绿地的规矩式条带状结构充实表现了教育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特色。由主入口广场向南轴线化为绿色活动平台沿山势阶步延伸,两侧对称布置与半围合山水庭院相融的艺术楼、行政楼、核心教学楼等教学建筑,到园区最高端-信息楼前广场后分为左右两分轴,左分轴穿越信息楼的“文化之门”进入景观生态带,右分轴斜向景观生态园区,过宿舍区,到达体育运动区,而后左分轴重汇与生态绿洲中。
  其中艺术楼、行政楼分设两个半开敞式展示大厅,供人行经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历史文化的认识;信息楼设置大型观景平台,可俯视整个校区;各主要建筑均以底部为架空种植层的观景文化廊连通,减少建筑对地貌的影响;沿途设置步碾儿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到达步移景异的效果,设修建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气氛;使校园景致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充分表达“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理念。
  
  三区:教学区、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三个主要功能分区。
  (1)教学区:利用北面的山体高差沿山势错落地布置教学楼、实验楼、信息楼,不但能保持原来的地型地貌,维持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创造出变化丰富的建筑空间。
  建筑群分东西两组,各自有连廊相通,中间一排建筑端墙更拉开距离,形成了核心区的中央广场,提供一块开阔的平地,组织了日常教学中的大多数户外活动,是整个校区的焦点所在。
  (2)宿舍区:采用组团式布置,各个组团浮游于绿岛间,运用设计手段将其内的建筑物和休憩空间有机的组合,使自然与建筑相协调。建筑设计凸显南方特色“空、透、漏”、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实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规划计划理念。宿舍区内又分别包括商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和活动广场,以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体育运动区:由南北两个运动场及体育管组成,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北面,供教学使用,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种种活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踩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计划分时段对外开放,位于基地的南侧,临近城区主干道,交通方便,与各住宅小区毗邻,方便进出。
  
  一点:中心景观区。
  位于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之间的校园中心区域内,为连接各功能分区的绿色纽带,绿地成片状布置,水系相互连通,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洲。由树林、热带植物园、荷塘、观鱼池、大草玶、景观休憩广场等部分组成,树木园、热带植物园内树木品种多,以种植本地树种为主,其中珍稀濒危的植物有9科13种;大草玶分区植栽热带草皮及灌木复式绿化,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景观休憩广场设计花架、坐凳、观景廊结合植物形成围、半围合多功能空间。中心景观区“寓教于绿、寓教于乐”,为师生创造了更多的课余休息、晨读、体会自然、交流活动的空间。
  
  
  三、竖向设计
  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阶段性的进行场地开发,尽量减少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由于场地原始地貌为北高,南低,中部为洼地,依据“顺应山体形态和山脉走向,尽可能少的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的原则规划道路体系,使土方量尽可能少,做好土方就地平衡;
  (2)景观设计依山据势,保留局部特色山林和带状自然坡地,保护优化原有湿地,利用凹地开挖人工湖,构筑北面以山地景观为主,中部以北面山体为屏障设置水系,南部以微小起伏的地形及行道景观为主的园区景观,展示山水园林风格的独特魅力;
  (3)合理的道路系统和景观分区为构筑物的提供了有机场地:北面山坡顺势而上设置教学区,平坦地势处设计体育活动区,中东部坡地建设为生活区。道路、景观、构筑物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与自然地貌融为一体。
  
  四.交通规划设计——步行+自行车行走校园
  东校区为住宿性学校,校园各功能组团间距离较大,最远距离超过500m,设计时考虑环保和便捷性的双重原因,校园交通主要考虑人车分流的交通方式,限制机动交通,鼓励以公共交通系统和步行+自行车行的方式行走校园,减少机动车对环境的污染。
  交通线路分为两环:车行道在校园外围形成封闭的环道,私家车停放于南北两侧的生态停车场内,乘坐园区公共交通工具-电瓶车和小巴到达二级环线;;级环线交通组织主要考虑步行+自行车系统:一是自行车系统,自行车既节省能源又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健康的出行工具,因此二级环线均设有自行车道,师生可由环形道路骑自行车,通过与环形路相垂直的小路进入各栋楼下的架空处停放自行车,便捷往返教学区、宿舍区、后勤服务区间;二是步行系统,设置南北两主入口,师生既可由北大门前的大台阶上到三个平台,再分别进入各栋教学办公楼,又可由南入口通过景观步道进入校园生活区,同时通过各功能分区内建筑间的廊道均可到达主要活动空间。各区蹊径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活动区蹊径将各园地同等支解成各功效小区,相互联接,并有蹊径引向主环路。两个系统是独立不交叉的,保证了校区的安静和安全,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五.种植规划设计
  种植规划不但应考虑环境优美和经济效益,也应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活动的人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设计吸取“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通过林地、绿带、水系等的巧妙布置来保持的生物多样性,创建生物栖息地,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境。
  (1)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在校园中设计海星状的生物栖息地,其中心是一个具有自然植被的大块区,分荫生植物、棕榈植物、水生植物和肉质植物四大区,可以保护校园地下蓄水层和相应的地下水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为大多数需要广阔空间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逃逸掩护,同时它还能够保留各种自然的景观,让校园更加近似自然。海星的触角端部是小块区,这些小块区形成群体,具有“脚踏石”的功能,有利于物种之间的活动。设计中,利用土丘、树林及建筑物分隔活动人群及生物栖息地,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2)设立湿地生境的保护区:
  护岸处理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充分考虑因水位变化而带来的景观效果变化,保护区内是全步行系统,桥梁采用裂纹式铺装,中间留有通道,避免隔断生物物种的迁移。
  硬质铺装道路尽量避免穿过湿地保护区,如需硬质铺装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并在涵洞、管底堆放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性。
  南宁本地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在配置时遵循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主要措施有:大量使用希美丽、夏荷、肾蕨、菖蒲、热带睡莲等湿地植物物种,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除考虑到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其花期和色彩、高低错落搭配,并安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相互遮挡。
  (3)在道路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种植扁桃树、荫香、楠树等,适当穿插四序花卉,力图树木曲折犬牙交错、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到达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孕育发生一种清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4)绿化与建筑的契入:
  建筑适应南方气候特色设计架空层、绿化中庭、空中花园、休息廊等空间,结合建筑空间立体植栽本地植物,使绿色植物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然调节器,促进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改善空气湿度条件,降低夏季室内温度,绿色植物的介入还有助于帮助人们在紧张的状态下得到适当的放松,为师生提供了充满生机的、令人愉快的视觉效果以及一个舒适的休憩与交流场所。
  六、结束语
  校园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环境,生态发展是要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设立生态型校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
  生态型校园规划给南宁市第二中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校园中良好的教诲情况、自然情况,能满足师生生理及生理上的要求,人与自然相协调,延续生态,也延续了学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

文章标题:南宁市第二中学东校区规划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605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