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街区改造的几点认识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15 08:18 热度:

  摘要:新与旧的调和,道路交通的改造

  关键字:因地制宜,整旧如旧,并置,和谐,细腻

  新与旧的调和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个最合宜的解决办法,因为涉及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基本上能做到因地制宜就很好了。

  历史街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改为商业和文化建筑群,另一种是人们会继续生活在其中的社区。这两种都很适合吴良镛先生提出“整旧如旧”的做法。

  其实“整旧如旧”的道理应该更早为人们所接受才是。接受新环境本来对人就是一种挑战,更何况新环境是完全代替了原有熟悉的场所。一个全新的,标榜传统特色的街区会有一个什么效果?我觉得国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平安大街和上海城隍庙。无论是平面、立面、室内外的传统装饰、内空间分隔、家具、雕刻等等,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簇然一新。平安大街两侧,犹如薄薄一层舞台布景,金碧辉煌,却毫无人气。

  上海城隍庙整的来说还技高一筹,所有的建筑是按传统手法布局的,而且因为是以珠宝业为主的旅游商业区,不再涉及复杂的居住功能,珠光宝气一点也是无可厚非,游人熙熙攘攘也还热闹。但走过一遭之后,游人除了买纪念品,吃风味小吃之后,并没有对这里的传统建筑特色有过多的关注,看来旧街区本身的魅力还是丢失了。而且,前几年的“古装”风,刮遍大江南北,“水浒城”、“明清电影城”、“唐宋电影城”、为了小小屏幕的要求,出了这些面子唬人,细节粗糙的复古建筑。耗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之后,本来古城该研究、该保留、该改造的区域又被遗忘。反而是山西平遥、河北蔚县、四川福宝等贫困偏远的地区,越是贫苦,越是没法改变现状,包括建筑。历史文化名城的旧街区改造有“整旧如新”、“整新如古”,“整旧如旧”的虽然有,不但少而且面临被再改造的危险。表面的东西称为时尚,而本质的东西却仍无人问津。

  改造必然是有新有旧的,要做到和谐,还是得先着重尊重历史,尊重遗迹。我认为首先应该考虑的有:

  并置(JUXTAPOSITION):

  新与旧原本是有冲突的,如何让人们身处其中,尽力减少陌生、不安和别扭的感觉,可以称为“并置的艺术”。

  从简单的道理说,就像并排放在面前的任何两件工艺品,不论是两样一模一样,还是迥然相异,都不会被称作“协和”。西方著名的历史街区,譬如巴黎、巴赛罗那,从古至今,都有优秀的建筑得以保留,共同创造出有着完整的历史积累痕迹的街区。这种“并置”,应该是一个城市特点的最好体现,缺失就成了“城市特色危机”。北京旧城区,有很多已经永远失去了这种机会,太多的是推倒重来,开发强度之大,已经无法接受保留低密度的古旧建筑。“并置”现象比较明显的,我觉得绍兴旧城应该算是其中较好的之一。旧城中心的“三味书屋”等几家旧宅子全部“照旧”,连水道和狭小的道路都一一保留,路的另一侧是旅游纪念品销售处,店面小且少,整个怀旧气氛保留的比较完整。再往新市区去,是一些近代建筑:祠堂、周恩来故居博物馆等,建筑特色基本与旧城是统一的,虽然建筑本身有些刻意仿制的味道,但至少周围没有出现旅游商业类的新建筑,不会破坏从旧城带来的气氛。再往新城去,要数古迹也只剩了一家“咸亨酒家”,慕名而来的游人非常多,但店面却不大且仅一层而已,大的餐饮空间都被放在了院子后面,很含蓄的做法。联想到旧城,如果天安门前少一些车水马龙,长安街少一些高楼大厦、鳞栉节比,也许也会称上有些“并置的艺术”。

  尺度(SCALE):

  尺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的感受。旧城的街道空间,更多的突出街道两侧建筑一层,也是更看重街道和人之间的关系,结合感觉与距离的直接关系,应该是亲切、舒适的。假设两个实体的高度为H,其间距为D,当D:H的比值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旧城区更应该注意到比值在1到2之间的尺度感,属于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不至于有压抑感,宽不至于有排斥、离散感。

  其实,甚至比值更小一些,如果不是商业性空间、纪念性空间等有着现实意义的要求,都很合适。譬如当人们在安徽屯溪这样的古村落里漫步,就算是在D:H小于0.5甚至是0.2的街巷里,也有种古色古香味。这是因为尺度还需要有空间的变化:不会是一条巷道通到底,总会有一些放大和节点,产生豁然开朗之意。整个小尺度的空间,因为抑扬、明暗、宽窄的变化,而使狭窄空间变得生动有趣。如何加入节点?如何确定放大处?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涉及中采用20-25m的模数“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可20-25m布置一个退后的小庭园,或改变窗的状态,或是从墙面上作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如果曾经考虑过这种想法,街区设计就不会只流于时尚的、或是复古的立面设计,而是将环境作为一个因素融入整体设计中。比较好的实例,譬如天津古文化街及广场。

  古文化街是天津旧城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将其作为展示天津传统文化的窗口。步行街上的建筑大部分是在原旧建筑基础上改建。街道完全是步行路,距离城市干道200m以上,街道走势保持旧天津歪斜的形态。建筑仿古,一至二层,且沿用原四合院布局,值得关注的是旧街道里加入的现代因素-娱乐广场。广场的位置在步行街的中部,三面围合,对景是天后宫玲珑错落的山门,封闭感符合传统建筑的气氛。广场两侧的建筑是曲艺厅、文化茶舍和酒家等,高度、规模、屋顶的变化比较丰富。其实这个广场是由步行街的中心建筑天后宫的宫前广场拓宽改建而成的,改建后整个广场南北宽约28米,东西长约45米,且形状有弯曲、不规则;和别的同等规模的商业街广场比,尺度较小,反而更合适传统的娱乐气氛,和周围建筑的性格是相匹配的。

  加入广场这种现代元素的步行旧城,再譬如丽江的大研镇,入口空间宛如游艺园“欢迎光临”的做法,广场经平整失去了原有泄水清洗的功能。三面的建筑为配合广场宽阔的尺度,改建成高大华丽的仿古建筑,广场的正对景-美丽的玉龙雪山被毫无特色的现代方楼遮住了一半,全然不是丽江秀丽素雅的风格。这个广场“焕然一新”,反而成了丽江古城的一处败笔。再如建筑设计极其优秀的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也许可以用烦琐的方法解决旧城停车的问题,如考虑地下停车等,但实际却一定要近邻建筑,对着街道大开口,结果破坏了建筑乃至整个街道的环境气氛。

  可见在改造中,加入新的现代设计因素,要加的格外慎重,若尺度破坏了原有的布局,有如美味佳肴里的一只苍蝇。其实再说到广场,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现代的东西,要是看到明清时的北京地图,颇有些街道的两侧,会有放大的空间,也许是当时考虑马或马车的停留。古语有“门庭若市”,可算是早期的广场空间。新旧的尺度有冲突,也有设计中不熟悉传统空间、传统做法的原因。

  色彩、细节(COLOR&DETAIL):

  由于许多手工技艺的流失,现代改建后的传统建筑,总是感觉缺少了原来的厚重感。建筑色彩全都浮在表面,甚至艳丽刺眼。原本明清时的城市中轴线空间,以浓重的黄色屋顶。红墙及白色的台座、栏杆为皇宫建筑群的基调,在大片黑瓦、灰墙的四合院住宅群衬托之下,显示着统治者的权势和尊严;西侧的皇家花园则是一片葱绿,将黄瓦、红墙对比得分外夺目。整体的色彩处理,在那样的年代,自然卓越。年代变迁,优越的环境早为大众所用,遗留下的街道、建筑,从民宅到王府,颜色只会在黑、灰里打转,难免单调。可惜一改造,就有些走了另外的极端,譬如平安大街上好多金碧辉煌的面脸,像是欧洲油画里的中国宫殿。另外的做法,如吴良镛先生主持的菊儿胡同改造工程,运用传统的门头、瓦的色彩,并以白墙为主,总算是和称北京城的灰调子,符合传统建筑的含蓄性格。可是,整体看来,仿佛江南的气息更重一些。曾经在河北蔚县,看到优秀的老匠人做的修复古宅的工作,完成之后,现有的色彩漆都无法和旧建筑统一起来,老人只好刷上清漆,宁可未完成,也不愿刷上刺目的朱红色,换上锃亮的琉璃瓦。

  其实不是保持旧城原有的色彩体系、原有的建筑色彩的感觉就会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传统的手法加上现代的功能、技艺,会有多么大且丰富的变化。最常见的例子,莫过是西欧小城镇,街道稍作曲折,每个建筑基本面宽一致、高度一致,只会在街道(车行道和人行道)铺装、建筑立面、建筑外环境变化上各自下足功夫。巴赛罗那的城市规划,再严整不过―重要轴线、次要轴线、113m×113m的bolck,且绕过古老的城堡。全都是方格网,一样称为美丽的旅游城市,一样四处可见西班牙风情或是现代风情的优秀建筑。北京旧城也是方格网的布局,等不及定位和改造,画圈圈的局面已经形成。城市总是急着向外扩张,内核却未能完善,色彩只是其中的小小问题之一。

  除色彩之外的小小问题是“建筑细节”。传统建筑的细节处理:雕刻、铺面、室内家具等等,一是体现身份修养,二是考虑人的使用和观赏。日本现代建筑有着很深的传统底蕴,有老师告诉我,其实也不是说这么多的日本建筑都有高超的设计思想,他们只是惯于把细节做得到位的不行。细节的设计随处可见:质感、铺面、室外设施、标志物等,虽然现今的国情无法把所有的建筑精心打造,但至少“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一种大家所公认的带来条理而不是混乱的框架中,我们能够处理尺度、形式、质地、颜色以及特征与个性方面的细微差别。把这些因素并置在一起,就会产生综合效果。所有的设计因素并置在一起,和谐是“彼”与“此”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依此标准,旧城的改造又怎会流于单调、粗糙。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统一常常是很难避免的。但制造人为的变化去避免统一,比最初的呆板还会更遭。G•卡伦警告说“在城镇设计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通病:当人们需要更细腻的设计形式时,规划者的视线仍停留在大的范围”。

  道路交通的改造

  旧城布局到现在,受到的最大冲击来自于“汽车”。调研平安大街的车流量,频繁的红绿灯变换,仍然每分钟61辆机动车,76辆自行车通过。在这么大的交通流量之下,旧城怎能不被压得根本无法回复安宁、安全的生活气氛。旧城居民夹在拥挤的人行道上,人行道紧贴建筑,行动、休憩、绿化、停车都靠它,顶多宽至2m的人行道成了旧城道路的新重要空间。穿越街区时,得借助交通安全岛、安全地带和信号灯。人们已经发现,在一个一般的城市街区中,街道的面积约占整个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时,立刻就会感觉到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里失去了什么。在最应该体现生活气氛、表达传统特色的旧街区,“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格局最应该避免。

  90年代出编集的规划类教科书里写:结合我们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力自行车仍然是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私人小轿车会有所发展,但不会占主体地位,没有必要采取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现在看来,有了一些变化。

  在旧城区,路网过于密集,交叉口越多越不利。认为走直线最快,都要抄近路,重要地段的交通成了最堵的,影响到建筑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路,包括城市次干道开始侵入老街道、老胡同、甚至老房子。如此成了恶性循环,最后旧城和新城有了一样的道路面积比率,旧城也就无所谓传统布局的意义了。

  人车分流,保护旧城传统瑰宝,提高车行效率,这两方面都会有所改善。自然,短期内的完全人车分流,无法实现。但也许至少可以实现限制车流:

  (1)将仅限于公共交通的道路分出来,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私人机动车走旧城外的快速路,利用环线的特点,减少交叉,提高小汽车出行效率。

  (2)改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单调、不合理现状,结合旧城布局,创造有别于新城的生活气息。

  (3)正确设置立交桥和地下人行通道,考虑将地下铁通至旧城区。

  主要参考文献:

  1、G•卡伦著,刘杰等编译《THECONCISETOWNSCAPE》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地震出版社1992

  4、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工出版社1994

  5、凯文•林奇著,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

文章标题:旧城街区改造的几点认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589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