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沿海平原区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研究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11-15 17:30 热度: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合理进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河北省沿海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内的农村发展条件、土地利用情况,然后对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设计,对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模式设计
  
  一、河北省沿海平原区区域范围
  河北省沿海平原区是指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市的16个县级(市)区,土地总面积14515866.9亩的区域范围。
  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原则
  土地利用模式设计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分析其土地利用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适合该区域生产发展的土地生态改良措施与土地利用优化方案。
  首先,城乡统筹原则。新农村建设和土地利用都是复杂的综合系统,要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从而达到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以人为本原则。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合理的布局,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第三,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文化素养、土地资源条件等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第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土地利用模式要人性化,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而不是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第五,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要以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模式设计的重要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新农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规划中,实现“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建设模式,以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二、河北省沿海平原区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分区设计
  3.1区域内农村发展条件分析
  (1)旅游条件
  河北省唐山、秦皇岛等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2)工业条件
  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大型的工矿企业较多,目前在村庄周围有煤矿、电厂、水泥厂等大型工矿企业的农村,围绕服务工矿企业,大力发展餐饮、娱乐、运输等第三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3.2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用地结构不够合理村庄布局散乱,规模小,占地多,甚至有一些地方农民住宅完全象“天女散花”一样,很难界定村庄范围。村庄布局散乱,造成居民点用地偏多。目前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已达886107.4亩,户均占地约708平方米,人均拥有宅基地217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最高标准150平方米的30%以上,多占土地273590.8亩。村镇住宅建设大都是自发性的,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规划设计,乱占耕地,盲目建设,用地结构很不合理。
  (2)工矿用地粗放,土地生态环境污染加重河北省沿海地区既是城市化的前缘地带,又是乡镇工业等非农产业快速扩张地区。目前,全区域独立工矿用地321990.8亩,占土地资源的2.22%。土地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排污不达标,排出大量有害物质;二是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三是从市区迁出的重污染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染。在上述多种污染源的共同作用下,一些沿海地区村庄的污染程度已经明显高于城市中心区域。
  3.3土地利用模式设计
  针对东部沿海平原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条件,将该区域土地利用模式设计为沿海旅游型+村庄就地改造型土地利用模式和沿海工业企业型+小村合并型、就地城镇化型土地利用模式。
  (1)沿海旅游型+村庄就地改造型土地利用模式积极引导旅游景点周围的农民利用小额贷款投资兴建家庭旅馆,与金融部门协商为兴建旅游的农户提供启动资金,镇政府从项目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加强服务,相关税费尽可能给予优惠。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北京、天津等地个体私营业主,同当地农户合作建家庭旅馆。通过这些政策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居民点整理中要突出住宅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从整个村庄的角度考虑,加强农户间的合作,以村为单位规划出服务设施用地及公共绿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居民点布局、村庄服务功能等都按照接待游客的需要进行设计。对于没有资进行住宅改造的农户,可考虑和公司签订协议,由公司出资进行住宅改造,联合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具体运作中,选定生态环境良好、风景优美的村落,由公司与当地乡政府、村委会协商,并与愿意加入农村社区型景区休闲产业的农民签订协议,由公司出资,对当地农民的住房按新农村建设标准,在原址进行改建装修。改造建设后的住房产权仍归农民所有,一楼营业餐厅由农民经营;改造建设后的住房由农民任选二间作为生活用房,其余住房与公司签订30年转让使用合同,30年经营权归联众园林公司所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村庄整治,整理出部分土地,由公司进行生态农业开发,扩大村民就业渠道。由公司下属乡村休闲俱乐部统一组织客源,来社区型景区观光休闲,享受田园风光和劳作。挖潜民俗文化,邀请民间艺人进行艺术交流,丰富农村休闲内涵。建设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如设置太阳能路灯,开展沟、池、小溪清理工作,新建人工生态湿地,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原村庄道路进行油化改造或新建,改善通行条件;新建停车场、中心广场、生态公厕和公共绿地。对参加社区型景区的农户统一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农村合作医疗费,并对现有老年人发给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新建村卫生医疗站,改善村卫生基础设施。另外,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司和村集体提供补助,让村民人人都享有医疗保障(见图1沿海旅游型+村庄就地改造型土地利用模式图示)。
  (2)沿海工业企业型+小村合并型土地利用模式
  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逐步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目前当地的居民点布局分散,村庄的服务设施功能差。针对各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的现状而提出一种小村合并型整理模式,即集约使用村镇建设用地、资金,综合布局与集中使用基础服务设施,以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越、实力强的村庄为中心,合并迁建其邻近的村庄,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新聚落形式或以某种产业为主导的组团式布局。如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设立乡镇,离镇区较近的村庄也可直接合并到镇。一般选择人口众多、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通过合理规划,重点建设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留足建设空间,引导分散的小村庄向中心村合并,原占地进行复耕。严格控制周边小村的规模,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宅基地,新建住房全部转移到中心村。应将旧村改造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连,在建筑形式上提倡建多层、高层、农民公寓和住宅小区,提高建筑容积率,增加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要求统建和连建,这样可以降低人均用地面积,甚至可以达到城镇人均80~100m2的用地标准。这种模式,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方便了管理,还易于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适用。这种模式可促使居民的集聚,集约使用市政服务设施与基础服务设施,重新组合、调整乡属村办企业布局,有利于提高郊区土地与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村镇的现代化建设(见图2沿海工业企业型+小村合并型土地利用模式图示)。
  参考文献:
  【1】黄郭城.新农村建设中新一轮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6,(12).
  【2】周文霞.岩溶地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设计初探--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3】宋云.农村总体规划设计与城镇化建设实用手册[M].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3.

文章标题:河北省沿海平原区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52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