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01 16:20 热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现浇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一些混凝土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方面的技术。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
  
  前言
  现浇混凝土楼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但是由于设计、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己竣工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轻者影响房屋观感,重者可能危机建筑结构安全。因此,探讨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技术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设计缺陷
  许多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房屋长度要求设计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同时在结构设计中为了控制造价指标节省投资,板厚多取设计下限。还有板的构造措施设计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板角未设置放射钢筋,板表面未设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最小厚度未考虑楼板中大量预埋管线从楼板中穿过的影响等。
  2、材料原因
  有些房屋工程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可泵性,部分楼板混凝土坍落度设计过大,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增加。同时,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外加剂、掺合料掺量过多,原材料质量波动也是造成楼板裂缝的重要原因。一些房屋建筑工程,为赶进度,常将柱、梁板混凝土改为同一种强度等级,提高楼板混凝土强度,并一次性浇注,造成梁、板、柱挠度变形不协调产生裂缝;预拌混凝土中粉煤灰、矿粉掺量过多,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抗拉强度达不到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混凝土生产前,未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复试;个别水泥、外加剂、掺合料质量波动,粗、细骨料含量超标,甚至使用细砂、特细砂,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3、施工、养护不当
  (1)楼板施工欠规范。有的工程在支模架搭设中缺少足够的刚度,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及成型后模板出现局部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一些房屋建筑工程,为赶工期,楼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规定强度,即已上人操作,并堆放荷载,使楼面混凝土受到损伤。
  (2)混凝土振捣不当。楼板混凝土平板式振捣器振捣过度、粗骨料下沉,楼面出现表面砂浆层,导致强度降低,出现砂浆干缩,造成表面裂纹;平板振捣器振捣不均匀,未振捣的部分,混凝土易呈块状出现开裂。
  (3)养护期不足。混凝土浇捣完后未及时进行表面覆盖和浇水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由于收缩产生拉应力,造成表面裂缝;模板支撑立杆与楼面接触部位没有设垫板,受力不均使混凝土在浇捣过程及成型后局部变形,导致裂缝产生。
  (4)底模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受到内伤;平板式振动器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造成粗骨料下沉,楼板出现砂浆层,混凝土强度降低,也易出现干缩裂缝。
  二、控制裂缝的主要技术控制措施
  1、从设计环节上控制
  (1)楼板厚度、刚度设计。一般上,现浇楼(屋)面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mm,厨房、厕浴等不宜小于90mm,单向板应不小于L/30(L为板的单向跨度)。多层、小高层预拌混凝土强度应<或=C30,高层应>或=C35。
  (2)加强构造配筋,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屋面板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板角处上部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为克服墙角45º斜裂缝,应在墙角配置放射钢筋(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1/3跨(不少于1.5—2.0m)上部支座负弯矩钢筋宜每隔1根设置1根通长钢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和端头裂缝。
  (3)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各类预留管线应尽量在圈梁及墙体内敷设。必须在楼板内敷设的管线,应尽量平行于楼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短边方向)布设。现浇板中预埋管线应避免集中布置,预埋管径较粗时(应≤1/4板厚),管线必须设置在板厚中心位置;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可采用接线盒方式.当楼板厚度较薄时,应在管线外侧增加钢丝网。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4)当房屋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后浇带。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并在楼板中间墙体支座处设一条伸缩缝,使其释放内应力。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5)平面设计要避免平面形状突变。住宅的建筑平面设计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特殊条件下应采取在不规则处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片或暗梁的方法进行处理。
  2、混凝土的调配和材料甄选
  (1)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通盘考虑,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和砂的粒径,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拌制混凝土,多用骨料、少用粉料。坍落度适当控制,不宜过大,多层和小高层宜小于140㎜,高层宜180㎜,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流动性。应选用高等级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2)严格甄选材料及控制掺合料参量。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必须按规定对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进行检验复试,不合格不得采用。楼板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掺合料的掺合比例应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最大用量应<180㎏/m3.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骨料的用量占体积的70%左右,必须注意粗骨料的质量,宜用粒径15~20mm的石子进行合理级配,含泥量<1%;砂子应用中、粗砂,含泥量<3%,砂率控制为40%左右。当有条件时,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
  3、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
  (1)规范楼板施工。施工时,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在按规定留置施工缝处,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集密结合,振捣混凝土应避免过振,混凝土初凝前宜用抹子搓平2-3遍;现浇混凝土楼板必须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水平和垂直方向各一遍,每次振捣相互重叠1/3的振捣宽度;在初凝后和终凝前应用木抹子赶平压实及用铁抹子赶压三遍,减少收缩裂缝的出现;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堆料和施加荷载,在硬化期间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必须等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mm2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少量的抗裂合成纤维,其掺量为0.6~1.8kg/m3,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注,若由于工程需要在夏季施工,则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浇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2)注意及时进行养护。施工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这样既减少外界高温倒罐,又防止干缩裂缝的发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内,及时进行合理养护,保证规定的养护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少于7d,对掺有外加剂或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提高混凝土自身拉伸应变能力,防止干缩变形出现裂缝。“对于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昼夜,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昼夜”。
  (3)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控制拆模时间,同时,模板支撑立杆下部与楼面接触部位一定要加设垫板顶紧,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变形。混凝土在实际温度养护的条件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最低温度控制在25℃以内,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不超过9℃以上方允许拆模。
  结语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虽然是一种比较突出的质量通病,但只要从设计、施工工艺、材料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严格遵守施工规程,裂缝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预防的。
  
  [参考文献]
  [1]郭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5,(1).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3.(11).
  
  
  

文章标题: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342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