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轴发展理论的陕南区域空间格局发展分析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01 09:46 热度:

  提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必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本文对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在陕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中应用。

  关键词:点轴发展理论,区域发展轴线,区域发展城镇

  “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1984年由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陆大道研究员提出。陆大道对“点一轴”空间结构系统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该模式是在大量的区域发展经验基础上总结的,是普遍规律[1]。“点—轴”开发模式通常认为适用于开发程度较低、尚未奠定经济布局框架的地区。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国土面积6.9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是33.9%,人口906万,占全省的24.4%。区内生物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越,开发条件居陕西省内前列。但陕南整体GDP相对较低,突破不够明显。本文通过对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在陕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中应用。

  一、 陕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陕南地区处于秦岭与巴山地区狭长的平川和山区,平川面积和耕地面积小,大部分是处于山区地带,地理区位条件决定了其经济容量、市场范围只能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作为陕西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陕南发展存在着种种矛盾:

  第一,经济区位优势不明显,区域经济容量小。从地形来看,陕南地形位于狭长的平川和山区,地理区位条件决定了其经济容量只能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从经济圈来看,陕南正好在陕西关中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大武汉经济圈的边缘地区,既不处于经济的核心地带,又不处于区域经济中心的紧密层,而自身未建立独立完整的市场经济发展循环体系,只能参与周边经济圈之中,接受其影响、辐射和带动,从而失去了主动性优势。

  第二,交通条件不完善。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陕南的经济基础有所提高,交通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目前陕南经济发展最大瓶颈,仍然是对外交通通道偏少,内部交通网不完善。改变交通条件,一方面基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另一方面,相对于平原和盆地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更高,投资回报期长。因此,消除交通瓶颈的任务相当艰巨。

  第三,资本缺乏、人才匮乏。资本要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的良性循环,维持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同样,人才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产业的良性运营,都要依靠人才要素。陕南区域要素中,资本方面,一方面区域内的经济实力不强,规模化的大型企业少,区域财政能力弱,外资投入量比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还不足。人才方面,陕南没有发达的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也是比较落后,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更是缺乏,而吸引人才的条件又不具备,人才要素也处于劣势。

  二、 区域重点发展轴和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区域内各个节点是成等级系统的,同理,联结节点的区域发展轴也是可分为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区域发展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有不同强度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2]。

  陕南地区这个区域内的地带有限,一般来说,“区域发展轴”和“区域发展城镇”选取非常重要,这些“轴”和“点”的选取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3]。

  1. 区域重点发展轴的选择

  从陕南地区的区位情况来看,陕南与四川、湖北接壤,北面是陕西关中地区,正好在关中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大武汉经济圈的中间。可以向南与成渝经济圈相融合,向东打通与华中大武汉经济圈的连接通道,向东和向南实现与长江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对接。陕南应积极建立与成都、重庆、武汉以及西安等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连接通道,利用外部经济圈的条件,通过这些发展轴上的城市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带动陕南发展。

  陕南对外可以发展“四轴”,即四条对外通道:京-昆、包-茂、沪-陕、十-天高速。这些对外通道可以起到非常强的导向和聚集作用。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间,可以选取经济条件较好的汉中和安康作为主要发展节点,构建区域重点发展轴,另将这三市间以及其与西安、宝鸡等临近城市之间的通道作为次级发展轴。

  2. 区域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陕南地区整体较为落后,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从2011年陕西省的GDP来看,汉中为647亿元,安康为407亿元,商洛为363亿元,分别排在全省11个地区的第7位、第8位和第9位。根据经济状况和相对的地理位置,选取汉中和安康为陕南地区发展的重点核心,商洛为次级核心,并选取洋县、西乡、略阳、旬阳、石泉五个地区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城市。

  三、 陕南地区空间格局的“点—轴系统”分析

  现把陕南地区经济结构中的“点—轴系统”的轴线分为一级、二级发展轴线,点分为一级、二级节点。

  1、一级发展轴线

  沿主要交通线发展轴线及其节点分布。主要以沿京-昆、包-茂、沪-陕、十-天高速等四条交通通道发展,连接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与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包头等重要经济城市节点的陕南地区一级发展轴线。

  在这一级的发展轴线上,发展节点主要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其中以汉中、安康两个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起到核心带动作用,可视为“两核”,并开发沿汉江、丹江的经济拓展带。

  2、二级发展轴线

  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内各条交通线为区域发展辅助轴线。其发展轴线上的发展节点主要是各级城镇,以汉中和安康为中心,西段发展建设沿江勉县、城固、洋县、西乡、略阳等一批重要的综合工业城镇,东段建设石泉、旬阳、紫阳、汉阴、白河等一批重要的水电、矿业城镇;同时,发展多点建设,以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和商丹盆地为重点区域,发挥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发展以食品、制药、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为主导的25个县城和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小城镇。

  四、 “点—轴”开发模式对陕南地区发展的意义

  1、 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由点到轴,再到面的空间结构是地域经济组织变化的客观趋势,“点—轴”开发模式顺应了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聚成点,并沿轴线渐进扩散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的效果[4]。

  2、有利于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点—轴”开发模式突出了点的作用,也就突出了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在陕南地区,区域较小,应突出城镇建设带动陕南发展。在空间结构上,点和带的统一,点线与面的结合,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网络的趋势,能够较好地完成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转换,使整个区域逐步向网络系统发展。

  3、有利于陕南空间规划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的最佳空间结合

  对于陕南地区,目前开发尚浅,发展程度低,可以通过“点—轴”开发模式逐渐建立经济平衡,通过点、轴及面的发展,将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与轴线紧密结合为有机整体,达到最佳空间结合。

  4、有利于陕南开放式发展,提高区域的可达性

  “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经济空间要素(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等)的自由流动,使区域开放式发展。在“点—轴”开发模式中的各节点,也就是各级城镇,一般都是交通的汇集点,具有较高的可达性,因而往往成为区域开发的优选地位。陕南经济现状使得其更适用于“点—轴”开发模式,可通过其完成经济开放性建设,并予以部分地区重点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 卞显红、章家清.“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及其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江南大学学报》07年4月.

  3. 张琦.西部欠发达地区空间发展战略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 年9 月.

  4. 龙游宇.从“点轴开发理论”看西部大开发.《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

文章标题:基于点轴发展理论的陕南区域空间格局发展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44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