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人饮安全工作的探讨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9 15:00 热度: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农业生产之本。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再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化水资源不断减少,很多集雨面积小储蓄量少的水源逐渐枯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地方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农村人饮安全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人饮安全;存在的问题;综合治理
  1农村人饮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寨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和细菌含量急剧增高。山区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是目前农村人畜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地下水的水源与水位、地形及地质状况有关。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三种。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和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按党的政策,抗旱打窖、挖池,做到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冬季收集降雪,以供人畜饮水之用。
  2农村人饮安全工作的主要环节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规划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做好规划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将任务进一步具体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年度、乡镇、村组和具体工程,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居住、水源、水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供水方式要优先考虑规模集中供水,采用先进制水工艺,降低运行费和管理费,提高运行效益并减轻农民水费支出;规划要统筹考虑工程的筹资方案、运行管理体制和水价方案,走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路子;要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和兴建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中心水厂,实行区域性供水;山区地表水水质较好、水量充足的地方,优先选择取用地表水进行水质净化处理,水源水质不达标或严重缺水的地方,选择合格水源打井取水,采取联村联户建深井高塔、高位水池等工程模式;在居住较分散的山区,可采取多户一井、一户一井或引山泉等形式,兴建简易小型自来水工程。
  2.2保障水源工程建设
  水源是确保农村人饮安全的关键,良好的水源、优质的水质是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的保障。针对人饮水源缺乏、水质差的特点,解决农村人饮安全的对策是在寻找好水源上下功夫,委托有水质勘察资质的单位,在本地境内系统地进行水源地勘察,摸清好水源分布区域及水质状况、水量储藏情况,并加强水源论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做好水源配置,尽可能利用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的水源建设中小型水厂,以集中供水的方式,解决周边地区的人饮安全。改善现有的单井供水,水质、水量发生变化,造成人饮工程难以运行,浪费投资的状况。同时防止已安全的饮水变为不安全饮水问题发生,使人饮安全工程朝着便于管理、水源地利于保护、预防污染方向良性发展。
  2.3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2.3.1招标投标制度依照招投标法的规定,不仅施工要招标,勘察设计、监理和设备采购都应招标,在招标工作中,要严格实行“阳光工程”,避免“暗箱操作”。
  2.3.2投资控制和审计监督制度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建设必须做到: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杜绝随意变更项目,维护计划管理的权威性。国家审计机关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及时制止超计划、超规模的建设项目。
  2.3.3工程监理制度凡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理机构,必须通过投标的方式确定,严把监理资质关,实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促使监理机构有效履行职责。
  2.3.4变更签证会审制度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按投资额确定项目变更审批制度,对超过额度部分,要经党组集体讨论审查确认,必要的签证须经甲方、监理、设计、审计四位一体共同确认,方可纳入决算,以防止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通过变更签证来增加投资情况的发生。对确需进行设计修改,引起工程量变化需要增加投资的,应当按程序报批。
  3加强非工程措施
  3.1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安全水。
  3.2资金筹集措施
  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多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3水价调控措施
  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人畜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
  有计划地进行节水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参加人员有乡、村主要负责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代表,其内容主要是设备运行管理、节水技术、地下水与环境、人饮安全知识、供水管理知识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国内外政策导向和经验。针对农村实际,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
  5加强宣传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规划与实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政策法规、报导典型事件、传播科学知识、传授技术经验,使国家政策深入人心,饮水安全项目家喻户晓,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
  6坚持建管并重,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6.1建立权责明确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供水工程或联村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和受益村代表组成工程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单村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村负责管理;由私人或股份制方式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小型分散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6.2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供水工程运行时,必须具备“三证三卡五公开”条件。建立“公益性工程、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6.3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价调控措施
  水价应包括工程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电费和管理人员工资等。水费专户专账、专人管理,水价核定和水费管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实计量收费,以水养水,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文章标题:对农村人饮安全工作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15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