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浦西园区出入口广场、停车场的以人为本设计

所属栏目:车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21 08:31 热度:

  摘要:本文从世博会浦西园区出入口广场和停车场的入口大篷、配套建筑、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论述了设计全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世博会;浦西园区出入口广场;停车场;以人为本
  
  一、概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的规划理念是展现和谐城市——即以和谐、创新、生态为灵魂,塑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关系。在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场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万游客,平均日客流量40万人,一般高峰日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80万人次,高峰小时到场客流将达20万人次。大量人流、车流在世博园区有限空间内短时间集聚,世博园区地区将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道路及交通设施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合理地安排交通设施、广场,合理有序地利用有限空间资源组织入口周边的世博客流与相关交通的关系,为游客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入园环境尤为重要。
  世博会园区浦西出入口广场位于世博会浦西园区内,由鲁班路出入口广场、西藏南路出入口广场、半淞园路出入口广场、高雄路出入口广场四个部分组成,总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为出入口广场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包括D片区内的1号旅游巴士停车场(服务于鲁班路出入口)、2号VIP停车场(服务于高雄路VIP出入口)停车场,以及F片区的3号、5号旅游巴士停车场(均服务于半淞园路出入口)。停车场用地面积总计16.4万平方米,共布置大车位约905个,小车位约788个。
  经过计算分析,园区最大滞留客流量为日客流量的70%,达到43万人,浦西园区将达到9万人。因此世博会展期间,将大量人流、车流在世博园区有限空间内短时间集聚,并对城市周边道路造成巨大的影响。陆上出入口将承担高峰小时18.72万人进入园区的功能,出入口广场对于高效组织客流,使游客安全、有序地进入世博会园区具有重要作用。世博会召开的184天,将经历上海最热的七、八、九三个月份,近年来上海夏季平均气温27℃,极端高温39.6℃。这六个月也是上海遭遇台风,强对流天气频发的季节,全年50%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中。一个安全舒适的广场空间将为参观者带来更多人性化的关怀。
  二、出入口广场的功能定位
  浦西世博园区出入口广场为临时性建筑,主要满足世博会举办期间的各项功能需求,会后将拆除、改建或改为其他用途。它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人流交通集散功能——出入口广场分别为世博会浦西园区D、E功能片区服务,满足世博客流出入园区要求,具有导向性好和标识性强的特点,主要起到人流疏散作用。人流出入园集散功能是出入口广场的主要功能。
  2、配套设施功能——出入口广场集中布置了游览前或游览后需求的服务设施。具体设施包括餐饮设施、购物设施、援助设施、功能设施等,为游览者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
  3、遮荫避雨功能——出入口广场安检票检区域及蛇形排队区域设置一定规模的遮阳避雨设施,为游人提供较为舒适的排队等候环境。
  4、景观功能——出入口集散广场与城市道路直接相连,构成世博园区的前景广场。入口大篷采用简洁、明快、轻盈的结构形式,结合场地的铺装及移动绿化,使出入口广场成为深化世博主题、迸发城市活力的动感舞台。
  在上述功能需求中,人流出入园集散功能是出入口广场的主要功能,其他功能是出入口广场的次要功能。在出入口广场的设计中,应首先保证其主要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出入园环境,就要求设计在各个方面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三、出入口广场的设计策略
  面对交通压力及气候的挑战,设计过程中采取以下三条设计策略来营造安全舒适的人性化广场空间。
  1、安全有序的流线策略:通过对人流、车流需求的合理分析,运用空间标识系统多元化的设计元素,使世博会主体形象强化突出、连贯而严格统一。导向系统设计从参观者和空间组织的角度出发,为参观者设计人性化的空间导向形式,促进整个广场内外人流的友好互动,使各种流线清晰明确,避免交叉。人流在广场空间中参观行走流畅和谐,空间拥而不挤。
  2、以人为本的需求策略:人性化就是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考虑人的因素的周全程度。人性化设计原则从整体效应和动态发展出发,并深入到人的心理体验方面,从而达到主客体的互动共生。考虑人们连续活动的客观要求,尽可能方便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隔热降温等设施,提供更多健康舒适的空间,使参观者产生深刻的体验。
  3、绿色生态的建设策略:绿色生态建筑表达了人们对建筑环境因为自然而更加宜人的诉求。采用喷雾降温、遮荫系统、节能照明等一系列绿色、科技措施,从而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和湿度、美化景观,使人们可以在更加贴近自然的建筑环境里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便利,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在具体策略中,如何让广场中自然与人工的要素和谐相处、达到完美的结合,如何让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充沛的阳光与可利用的场地雨水,穿越场地的南来季风成为广场整体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让游览环境更加舒适与人性化成为设计中的重点考量,并逐渐形成总体的设计构思——未来的广场应注重与地形的有机对话,以舒展、低矮,可亲近的组合方式去拥抱阳光与空气,将以足够多的遮阳构架最大限度的提高广场中临时建筑的使用效率,同时使用清洁能源……,将绿色与生态的设计理念真切的贯彻到整体广场中的空间与形式中,将世博的绿色梦想变为现实。
  四、以人为本的出入口广场设计
  根据客流活动路线,将出入口划分等候广场即外广场和集散广场即内广场。外广场功能主要提供游客排队等候进场所需空间及安检票检区域,内广场主要为游客入园后短暂停留及疏散提供空间。等候广场主要设置详查间、存失物招领、团队接待、特许店、厕所等用房。集散广场则设置租赁、残障、儿童、母婴、存失物招领、接待等援助功能用房和特许店、便利店、伊利可乐售机售点等商业设施,以及直饮水、厕所、安检管理用房、各类配套机房等服务设施,让游客体验更多人性化的关怀。
  鲁班路出入口广场位于世博浦西园区的最西端,毗邻世博会博物馆、综艺大厅、企业馆。地块西边紧邻鲁班路及卢浦大桥桥脚下的常规公交枢纽,北面隔龙华东路和专线及旅游巴士停车场相邻,东面为蒙自路,南面紧邻世博会博物馆、综艺大厅,地铁13号线出入口天桥的南端在本地块的东北角。售票用房设置于西北侧第2道围栏外用地内,沿鲁班路展开,便于对外排队售票。在外广场西北侧面向参观人流布置有援助、安检、团队换票用房,厕所设置在东北角。西藏南路出入口广场位于世博会园区浦西部分中间,毗邻中山南路,主要客流来源为北侧的8号线和4号线地铁交通以及专线巴士下客点,该出入口广场为散客出入口。
  半淞园路出入口广场位于世博浦西E片区,毗邻企业馆,地块长边沿望达路分布,北邻半淞园路南接苗江路。主要客流来源为东北侧的停车场。高雄路出入口广场位于西藏南路出入口西南侧,北临高雄路,南接龙华东路,西靠制造局路,东毗经六路,北侧地块为大型VIP停车场,为浦西VIP专用出入口。
  入口大篷下的安检、票检区域是整个出入口广场的核心部分。根据世博运营管理模式,设计确定安检票检区域采用先安检后票检的工艺流程,所有普通票检闸机都适应散客票、团队票,在每个出入口还设有无障碍票检闸机和证检闸机。票检设备能实现人员进园和出园的双向计数功能。
  安检票检区域在横向布置上分别为普通游客通道、无障碍通道、持证人员通道。其中普通游客通道以安检闸机5机10门为一组,票检闸机以6门为一组,每组之间留有2m宽的折返通道,在每组票检单元内设置票务处理亭,可及时应对各种票务问题。
  安检票检区域在纵向上分别为自由等候区域、蛇形排队区域、安检区域及票检区域。蛇形排队区域地面设置固定栏杆,栏杆之间设置可变换方向的横挡,可灵活设置排队流线。蛇形排队区域与安检区域留有缓冲区,在缓冲区与安检单元之间设置核探测设备。安检区域与票检区域之间也留有缓冲区。蛇形栏杆在设计上需考虑同时满足团体入园、散客入园、出园三种不同模式的排队方式。
  散客入园采用5机10门大蛇形排队的方式,一个单元内只有一支队列,便于现场管理和安检、票检机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团队入园采用以1机2门小蛇形排队的方式,即每个安检票检单元内有5个蛇形队列,以适应每团一张大票,团队游客必须有一个票检通道入园的方式。出园高峰时,票检闸机的三杆放下,游客通过票检闸机反方向进入变换后直行的蛇形排队区域,顺畅地出园。
  入口大篷采用轻钢结构+膜的组合,以大小相同、高低错落的方形膜为母题,点缀在规则的钢结构体系上,犹如海上星星点点驰骋的风帆。膜结构的柔性材料特性与钢结构坚实立体的造型形成鲜明对比,给出入口广场带来灵动的特性,使整个出入口区域环境与人们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并给大篷下的排队、安检、票检空间带来一定的自然采光。不同地块的入口大篷通过膜的不同色彩使不同出入口得以区分。
  为了使夏天排队入园的游客有一个舒适的等候环境,入口大篷下在蛇形排队区设置了水喷雾加湿设备,利用气化热降低温度。可以把喷雾区的温度降低3~4℃。同时采用净水装置对水进行处理后再用于喷雾。入口大篷雨水收集系统采用虹吸系统以减少管道数量和管道找坡,避免对运营维护产生不便影响,确保夏季暴雨期间大蓬雨水排放的顺畅。在蛇形排队区入口处、安检区域进口、票检出口处分别设置信息导向屏,方便游客随时了解闸机的实时状态。
  五、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为了确保办好一届精彩成功难忘的世博览会,集散广场景观应该首先满足功能需求,以达到游客集散的顺畅、便捷、安全和效率的目标。集散广场景观设计应该围绕以下原则:功能至上,以人为本,经济合理、应变性强。
  面对交通压力及气候的挑战,我们采取以下四条设计策略来营造安全舒适的人性化广场空间:安全有序的流线策略;以人为本的需求策略;绿色生态的建设策略;后续利用的运营策略。
  游客到达出入口广场后经过自由广场区域、预排队区域后,在蛇形排队区内排队,经过安检票检后,即进入内广场进行集散。内广场中设置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以应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
  通过分析以上人流行径模式,可以根据服务设施布局和各广场交通具体情况,在广场边缘适当安排休憩空间;总体广场布局可以细化为自由空间、预排空间、行进空间和停留空间四部分。
  为了实现游客集散的顺畅、便捷、安全和效率,广场铺装设计突出引导性将是重要环节。
  铺装引导的主要设计策略如下:
  1、铺装整体形式以各种流线及入场行程特点作为布局依据。
  2、根据出入口和闸机口位置寻求最直接的路径。
  3、铺装细部以简化的方向符号作为图案,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强化路径的表达。
  4、通过铺装图案密度暗示空间特征,影响人流的行为从而提高交通效率。铺装形式标准模数为6MX6M,符合广场空间尺度要求,同时和环境设施及服务建筑尺寸配合较好。内广场自由活动区铺装形式引入4MX4M为单元,以创造更加亲切的广场尺度。
  5、铺装材料采用200MMX100MM舒布洛克砖,便于组合拼装和会后回收利用。
  6、铺装色彩采用深灰色、浅灰色及土黄、赭石色。以灰色系列降低太阳辐射而提高视觉舒适度;色阶差异突出地面图案标识。
  景观照明引导作为辅助设计手段,主要策略如下:运用高杆灯照明,结合铺装形式,强化夜间导向功能。
  其它形式引导还包括服务建筑立面及标识系统。将结合铺装形成全方位立体交通引导体系。
  人性化就是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考虑人的因素的周全程度。人性化设计原则从整体效应和动态发展出发,并深入到人的心理体验方面,从而达到主客体的互动共生。考虑人们连续活动的客观要求,尽可能方便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隔热降温等设施,提供更多健康舒适的空间,使参观者产生深刻的体验。
  园区内的遮阳设施分为三大类:可拆卸式遮阳设施、移动式遮阳设施、建筑大蓬遮阳设施。主要设计策略如下:遮阳蔽雨采用3MX3M移动伞,突出安装便利,应变性强,便于回收的特点;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设计指南》的相关指标,集散广场遮荫率需要达到25%;移动伞主要布局在广场边缘,围绕服务建筑展开,以不妨碍大流量过境为前提;高架平台作为补充遮荫率。
  园区内的坐椅休憩设施主要设计策略如下:坐椅布置前提应该以不妨碍交通为原则;坐椅采用2MX2M回字行条凳为主,结合移动伞、移动绿化和局部路段的行道树,主要依托遮荫措施提高舒适度;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设计指南》的相关指标推导,坐椅数量达到1.5座位数/100m2。(即150座位数/1hm2已经达到《公园设计规范》上限指标);充分利用高架平台下部空间作为坐椅集中安置点;根据现状条件提供的座椅数基本达到或者超过场地规范的上限值。由于世博会人流的特殊性,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再增加数量,以满足游客的舒适要求。
  园区内的垃圾收集设施主要设计策略如下:垃圾筒结合停留空间设置,主要结合坐凳布置;垃圾筒采取分类处理方式;垃圾筒布局采用25米服务范围为标准,达到繁忙商业街的上限水平。同时由于世博会人流的特殊性,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再增加数量,以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广场内的每组饮水器服务半径约为200m。饮水点在造型上依据人体工程学设计,力求简洁、美观;并考虑了不同身高的人同时使用,并且在饮水池进行了人性化设计,设置了扶手栏杆,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六、以人为本的停车场设计
  作为进出世博园区的交通集散地,世博浦西各出入口广场均设置了配套停车场为市内外游客出行服务。
  停车场交通组织从“车动、人少动”的原则出发,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的进出场路线,并留出充足的人行通道空间。为方便游客以最短步行距离进出园区,场内靠近出入口的位置划出一定面积的集中上下客区域,入园时巴士先进入下客区放下游客后由通道进入泊车区停放,游客则沿站台经行人出入口离开停车场,按固定路线入园;出园时团队游客在广场上集中,巴士接到指令后调度到指定上客位,再由领队带领团队进入停车场上客驶离。场内相关交通设施具有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可为夜间客流散场高峰服务。
  在设计方案中优先考虑游客需求,力求做到安全、省时、便民。停车场内服务设施突出公益性、社会服务性的理念。包括在排队等候区域考虑设置遮阳和降温设施,场内设置人员休息场所和室外饮水点等。停车场内均设有公厕及配套用房:公厕设置有男女卫生间和残疾人厕位;配套用房一层布置了轮椅租赁、治安处置室、库房等用房;二层为管理用房、部分办公室、会议室及更衣室。在3号停车场内结合售票广场设置了票务用房,为无票游客提供方便。

文章标题:世博会浦西园区出入口广场、停车场的以人为本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liang/779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