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2-03-21 09:51 热度:

   美术是一种反应社会生活,表现创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的活动。[1]幼儿美术活动有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三种形式,[2]它具有帮助幼儿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功能,并且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社会性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存在活动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机械、评价理念偏颇等问题,这不仅使其失却了艺术活动的本来功能,也无法发挥其对幼儿综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幼儿的美术活动应该来源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自我情感的表达,应该符合其年龄发展特点,使其成为基于幼儿和为了幼儿的活动。因此,我们通过在美术活动各个环节融入游戏元素,让美术活动本身变得更有趣味和教育性。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

  一、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多样化

  幼儿美术活动不是单一地用蜡笔、水彩笔绘画,或者做泥工和折纸,它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要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活动,前提是为幼儿投放多样化的美术材料。[3]多样化的材料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美术活动的需要,它不仅要具备数量上的丰富性,还要具备功能上的多样性。

  首先,为幼儿提供灵动多变的自然材料。大自然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彩色世界,五彩斑斓的树叶、造型百变的石头、形态各异的果实等都深受幼儿的喜爱,为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4]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去选择自然材料,在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中大胆地进行造型或装饰活动,通过在“玩”美术的过程中发挥想象,进而创作出许多精美的美术作品。例如,利用石头来创作石头彩绘和石头拼画,利用树枝制作迎春花和桃花,利用树叶制作拓印画和叶贴画,利用泥土制作泥塑和泥画,利用种子制作造型贴画和镶嵌画,等等。自然材料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灵动而富于想象,且材料均为幼儿所收集,他们会对美术活动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创作欲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其次,为幼儿提供一物多用的废旧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3~6 岁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萌芽期,对废旧物品的利用和创造,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激发其创造意识。在美术活动中开发利用废旧材料,既能使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同时也能培养其环保意识。幼儿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收集各式废旧材料,在认识各项废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手工活动,通过大胆造型和想象创作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

  二、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有可操作性

  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对美术活动能否游戏化有重要影响,选择可操作的、实用性强的活动内容,可以让幼儿更持久地保持创作热情。

  首先,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事、物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来源。幼儿对富于生活经验的事物比较乐于表现,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幼儿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贴近实际生活的事物,做到活动内容“生活化”。[5]例如,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有过吹泡泡的经验,他们对吹泡泡用到的“吸管”非常熟悉,掌握了一定的吹泡泡的技能,并对吹泡泡这一活动有所期待。在小班开展吹画《吹泡泡》美术活动,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自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毛线这一创作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对毛线的弯曲、能绕团、可变性强、颜色丰富等特征也具有直观的感知。在这一基础上开展中班绘画活动《好玩的毛线》,幼儿对线条画这一技能的掌握则是水到渠成的。在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幼儿的画作上呈现了丰富的线条组合,如螺旋线、弯曲的长线等。

  其次,为活动内容设置适宜的游戏情境。幼儿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说一说、做一做、动一动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巧妙融入音乐、体育、语言、表演、角色等游戏,借助与游戏情境的结合,美术活动就更能吸引幼儿的积极投入。[6]例如,小班《影子朋友》拓印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展开:一天,阳光明媚,有只小鸭走在草地上。忽然它看到一只“黑”鸭子跟在它后面,小鸭说:“你是谁呀?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我是你的影子朋友啊,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小鸭和影子朋友玩得很开心。可是,一阵乌云飞来,影子朋友不见了,小鸭很着急,你们能帮小鸭找到影子朋友并把它留住吗?有趣的游戏情景便于幼儿进行亲身体验和操作,美术活动就可以更加自然、高效地开展。

  三、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要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则不但幼儿愿意学,而且能起“乐学”之效。因此,我们尝试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开展幼儿美术活动,通过“玩”美术来引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主动参与,激发其对美的敏感性,提升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使美术活动的结构设计游戏化。在日常美术活动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活动,有的活动以游戏情节为线索贯穿始终,有的活动则在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分别融入各种游戏,以此来形成符合幼儿实际特点、富有情感和具有操作性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例如,小班涂色美术活动《松鼠存粮》,就是以小松鼠运松果的游戏贯穿整个活动:教师先出示小松鼠引发幼儿兴趣,然后和幼儿一起扮演小松鼠收集松果,并搬运到树洞里储藏起来作为过冬的粮食。幼儿边玩边学,兴趣浓烈,满足了幼儿生理和心理需要,激发了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喜爱。

  其次,使美术活动的指导方法游戏化。指导方法的游戏化主要借助不同的载体来实现,如故事、儿歌、舞蹈等。通过故事来开展美术活动即将美术活动的内容创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化。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进行交流,跟随故事情节来开展美术活动,这样就能更容易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小班《五彩鸟》美术活动就是通过故事的方式展开,白鸟想穿一件彩色的衣服,它飞过果园的上空,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羽毛就变成什么颜色(教师把白鸟的羽毛涂成相应的颜色)。此时,幼儿会自发地在白鸟的身体上大胆地进行涂色,美术活动也在故事情节的引领下不断深入。通过儿歌来开展美术活动则是借用其内容简练、朗朗上口且富有儿童情趣的特点,让幼儿从自己的画笔下找寻边画边诵的乐趣,满足其自娱自乐的欲望。形象有趣的儿歌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更让幼儿感到绘画活动就是一个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克服畏难心理,变得敢于下笔和乐于下笔。此外,幼儿美术活动还可以是动态的,即幼儿愿意跟着音乐舞蹈进行创作,美术活动中涉及的绘画很多都可以在舞蹈动作中得到体现。[7]例如,《天鹅湖》活动中,幼儿模仿天鹅在水中嬉戏的情景,展现自己的舞姿,再用直线、曲线展示天鹅的体态,并用深蓝、淡蓝、白三种颜色来点彩。借助舞蹈,静态的美术活动变成了动态的,恰好让幼儿好动的天性得以释放。

  四、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要游戏化

  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情感的沟通,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点评产生共鸣。恰当地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评价,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升其语言表述能力和增强其审美鉴赏能力。[8]我们根据活动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游戏化评价方式。例如,在大班泥工活动《秋天的水果》中,幼儿将制作的水果展现在水果店来进行角色游戏,幼儿自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售货员兜售自己的水果,顾客则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让幼儿介绍、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能使他们产生积极情感,获得心理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自己的创作热情。尊重幼儿的天性,将美术活动游戏化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将美术活动游戏化同样面临一些实践上的困惑,如美术活动游戏化过程中过于偏重游戏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教师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都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对美术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等做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究,使其最终服务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2]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3]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0-15.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来源:《学前教育研究》,作者:张 斌

文章标题: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ueqian/480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