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投稿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特征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12-23 17:00 热度:

  声乐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很多学校也都开设了声乐专业,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这门课程。尤其是对于一些艺术类的院校来说,声乐的教学更是尤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教学与研究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特征。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拥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而言,声乐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声乐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素质教育

  我国从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同时也将公共艺术选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中。有高校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选修一门2学分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且通过考核,才可毕业。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理解力和表现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方面的压力,歌唱可以起到一定缓解情绪的作用,一些励志的歌曲还能能起到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方法》等。但是由于各学校的教学硬件不同,这项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当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有的学校艺术选修课根本没列入教学计划,因此,公共艺术选修课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大等问题。近年来一些重点院校纷纷成立了与公共艺术教育有关的组织机构,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都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

  注重艺术选修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要求,才能使艺术教育变得更有层次、更科学、更具合理性。艺术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它应该有艺术教学本身的情感性、创造性特点。同时,它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开阔、更解放、更具艺术性的教学思路与创新空间。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作为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层次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创造力和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励鼓舞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综合性特征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基本形式中的一种,作为艺术课程,它所具有的语言性、表演性和歌唱的表达性等特点使其与其他艺术课程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普及声乐艺术,使大学生们学会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世界各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

  (一)歌词的文学特征

  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歌曲产生的源头,很多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因为艺术歌曲的不断传唱而得以保留下来。因此,音乐的发展离不开诗歌,诗歌的传承脱离不了音乐创作。古曲《阳关三叠》的歌词就是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门类,石惟正先生认为:“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它是自己内心的印象、认识、感情、愿望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一种抒解,一种信息的输出。”②歌词具有传达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情感的作用,从而能与大家产生共鸣。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不仅是如何唱歌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文化标志。

  (二)音色的美感特征

  选修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没有声乐基础的,许多学生认为,谁唱的音量大,谁唱的音调高,谁的水平就好。因此,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柔美的歌唱音色。

  音色是无法用个人的喜好决定的,起决定因素的是个人的生理和声带条件。比如,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是低沉、深厚,音域宽广,在歌剧的表演中,主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的特点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是高音区具有明亮的音质色彩,中低声区形成特有的刚健有力的特点。女中音的音色特点既没有女低音的低沉,也没有女高音的明亮,但是音质色彩较浑厚,伸张性较强,比如音乐作品《军港之夜》演唱者苏小明。女高音音色特点是声音宽广明亮而不缺乏细腻,以演唱流畅起伏的歌曲为主,如《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在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让大家理解和辨别各声部音色特点,体会不同声部以及声部混合后所形成的声音的美感,同时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定位自己不同的声部唱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歌曲的时代特征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文化,通过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进行传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音乐作品的魅力,同时也使大学生认识世界各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以及歌曲所具有的不同风格,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已是我国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例如,以我国著名音乐家刘炽所创作的《我的祖国》为代表的歌曲,歌唱的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因此,了解歌曲音乐文化和创作背景,不仅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作用很大,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

  三、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方法

教学与研究投稿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是各不相同的。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由于学生整体的音乐水平较低,因此,教学模式应以集体课为主,小组课、个别课为辅。集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为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锻炼,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而小组课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以节目编排为目的训练。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形体表演和队形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合唱、重唱的特点。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为他们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演唱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应用于已经在声乐方面受过训练的特长生或较有潜力的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知识普及的教学,应采用集体课的教学方式,而小组课教学又可以弥补集体课单一性及枯燥乏味。所以,应根据高校对于声乐课程的相关配套设备、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基础,将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有机的结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形成统一的教学整体。

  声乐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它通过感性的理解和科学的方法运用,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们内心感情的。同时,音乐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声乐作品进行亲身体会,增加欣赏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课堂教学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必然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完善,同时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不仅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而且也是现代化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加快高校公共艺术学选修课声乐教学改革,也为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

  ②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

  参考文献:

  〔1〕崔颖.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袁志正.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与对策[D].陕西教育,2012,(7).

  〔3〕蒋娟全.普通高校公共声乐选修课声乐选修课教学之我见[J].安徽文学,2011,(10).

  〔4〕梁娜.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知识+欣赏+学唱”的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大观,2013,(1).

  〔5〕曾南英.谈歌唱表演艺术中的思想感情表达[J].新课程学习,2011,(6).

  〔6〕耿彩芳.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相关期刊简介:《教学与研究》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同时发表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文章标题:教学与研究投稿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eshu/2933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