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民族地区民族类中学英语听说能力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11-17 14:12 热度:

   英语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短板,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学好英语,成为阻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首要问题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类中学英语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新世纪

  《英语新世纪》译林出版社利用强大的英语教材优势及丰富的国外英语读物资源,于2005年9月倾情推出全新的《英语新世纪》初一版、高一版。新版《英语新世纪》集教材同步学习与课外知识拓展为一体,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关注世界,开拓视野。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和工作的最好老师”。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学某样东西,特别是有了一定的成就感时,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对于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学习也更不例外。因此,学好听与说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我校属民族类学校,听说这块一向来是弱项。分析我校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语调不标准

  学生是跟随教师学的,老师丰富的英语知识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决定了学生的发音的准确性,只有最正确的发音才能更加熟练的掌握英语听力,才能不断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发音不过关是英语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发音不过关,就导致初学者彻底没有信心;发音不过关,单词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无法正确使用;发音不过关,语法就混乱不清;发音不过关,听力就永远无法突破;发音不过关,语感就根本不能形成!这样不敢开口,从而导致学了十几年英语的三亿多中国人的“聋哑”现状。

  2、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

  民族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牧区乡下,对一些英语国家地理、历史及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缺乏了解,这些知识的缺乏常会给听力理解带来障碍。尽管所听材料简单,但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万圣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茫然。

  3、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西部边远的民族地区,学生多为少数民族,从小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的教学,由于受母语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低,有的就连用汉语表达交流也很难,使得课堂上羞于发言。而到中学阶段学习英语相当于用第二外语来学第三外语,这就给学生在语言理解方面带来很大困难。

  4、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滞后,尤其是那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英语教师,他们的英语发音、听说能力等都很有限,因而无法从容组织课堂交流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听说训练的正常开展和进行。

  这样的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以及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大,造就了英语听说学习上大批的“特困生”。

  面对这种现实,我想最佳的学习方案是因材施教。具体做法:

  4.1、首先与学生沟通好,再开始与他们谈学习方案,并让他们自己制定奖罚措施。争取他们的认可。

  4.2、语音基础知识与扩大词汇量为主。

  4.2.1补语音基础知识。

  4.2.2灵活处理教材,多抓基础词汇、短语、句型的学习。

  4.2.3师生共同制定短、长期词汇量目标的,努力去落实。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

  4.2.4发挥学生作用,培养老师助手。让兵练兵,兵管兵。成绩好的学生去检查落实老师布置的单词记忆等任务。

  5、指导与训练听说各种技能。

  5.1根据学生水平,改编课文听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兴趣。

  5.2借助多媒体或录音进机,多做课外听说专项练习。训练各种技能。比如匹配、主旨、复述等。同时给予方法的指导。比如预测、做笔记、补捉信号词。

  6、结语:归根到底,提高听说能力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多听多说。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多说,需要教师帮助提供良好的训练机会及训练场所。所以学语言首要是能“听”会“说”。听说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学生其他各项能力如读、写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只有听得正确,说得流利,才能读得流畅。

文章标题:如何培养民族地区民族类中学英语听说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3402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